選擇脂肪的產品類型在實際應用脂肪喂牛時,應選擇保護性脂肪產品中碳鏈短的脂肪酸,這樣吸收得好,利用率高。同時要選擇不飽和脂肪酸,這要比飽和脂肪酸容易吸收。
添加時間要適時產犢后的奶牛消耗體力大,加喂脂肪的本身也是一種應激,故奶牛產后不宜在短期內添加。產后3周~5周可添加,添加后應激影響較小,產奶量會暫時下降,但隨后產奶量會增加。特別在炎熱季節和泌乳期添加脂肪效果更好,并能延長產奶高峰期,使整個泌乳期產奶量增加。但到泌乳后期效果不明顯,沒有使用保護性脂肪的必要。
日糧組成要合理為充分發揮脂肪的添加效果,應注意飼喂優質干草,使纖維量達到要求,促瘤胃多產酸,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脂肪的作用,奶牛產奶量和乳脂率才能明顯提高。日糧中干物質粗纖維含量應在17%水平,酸性洗滌纖維21%,同時應增加日糧中粗蛋白質的含量;日糧鈣含量如為正常水平應增加0.1%~0.2%,日糧鎂含量保持在0.25%~0.30%。還應考慮適量增加日糧中瘤胃降解蛋白和過瘤胃蛋白的含量,以維持乳蛋白水平,不致因為產奶量增加而下降。
增喂添加劑每天補充6克~12克煙酸、10克過瘤胃蛋氨酸或20克~30克過瘤胃賴氨酸,或每天補充20克~30克過瘤胃膽堿,與補充瘤胃保護脂肪等合并使用。這對提高產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水平,降低代謝疾病,改善繁殖性能等均具有顯著的協同效果。
要分清適用對象飼喂保護性脂肪,適于高中產的奶牛,對低產奶牛不適應,效果不好。若牛群平均泌乳量低于25.5公斤,不必添加油脂;泌乳量超過此值,則可添加脂肪以提高日糧能量濃度,滿足其生產需要。同時,對乳脂率低于3.5%的奶牛使用效果好;乳脂率高于3.5%時,添加效果不明顯。
飼喂脂肪要循序漸進日糧中使用與停用瘤胃保護脂肪均需要逐漸過渡,以使奶牛有時間調整飼料采食量和瘤胃微生物菌群。逐漸增加脂肪喂量還可以避免適口性差的問題。生產中一般分三個階段喂到定量,即經3周至4周達到使用的全量,不會明顯影響奶牛的適口性。
總之,在添加脂肪時,必須充分考慮奶牛的生理特點和生產水平,適宜地協調添加劑量,瘤胃保護脂肪產品的特性,飼養管理等因素,才能進一步提高奶牛的生產性能,挖掘奶牛的產奶潛力,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