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查看: 12312|回復: 3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警惕29歲現象(轉)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8-5-29 19:06: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什么是“29歲現象”?

     我在多年培養、使用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的過程中發現:不少員工在20多歲時,學習工作有激情,工作上勤勤墾墾、踏踏實實,生活有藝術、有情趣,可是到了29歲左右,按說應該更成熟更有價值才對,但反而情緒波動大、工作浮躁急功近利。表現在看書、學習注意力不集中,對外界事物的興趣忽高忽低,設定的工作目標或高不可攀或放棄追求,對下屬或要求過分或聽之任之,對親友不耐煩,對團隊尤其是對上級經常抱怨牢騷,對待批評建議經常沒有耐性甚至反應過分激烈,老虎屁股摸不得,經常比過去,講排場慕虛榮,對自己過去的同學朋友羞于提起現在的職位或收入,內心經常將自己與認識不認識的姣姣者做不切實際的比較,比較之后往往自慚形穢、自怨自艾、自我放逐,嚴重者陷入重度抑郁癥。生活沒情趣、工作無效率,經常是心里著急行動卻無力無效,就像人們夢中經常遇到的緊急情況:想跑邁不開腿,向動動不了,想說張不開嘴,人際關系不是冷漠就是緊張。
     過去30歲這個坎之后,這類人有兩種結局,一種原來就樂觀、平和的,通過及時努力調整一切正常化了。但有很大一部分人掙扎抗爭不過,就此消極麻木、一副萬事皆休、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式。
     這又是什么原因呢?我注意到這種狀況多發生在30歲左右時,找他們分析原因,他們自已也不是很清楚,但是經常聽到這種人哀嘆:“快30歲了,成了家沒立業,什么時候立得起來呢?我什么時候能像你們一樣?”
     三十還沒立業!對我觸動很大,記得我30左右的時候,雖然沒有明顯上述癥狀,但也因功未成名不就,失衡焦慮了好一陣,好在及時用“阿Q精神撫慰療法”調整過來了,都是“三十而立”這句古語害了大家!
    20多歲時,都知道是打基礎的時候,要想今后有成就,現在就要多付出,心態較平和,也有一定的耐心;當快要到30歲時,眼看自己的夢想和追求的結果沒能達到社會上講得“立業”的期望和標準時,對父母不好交待,不好意思見同學朋友,自己無法面對,自己給自己制造很多無形的壓力,而且越來越大。
     那什么是社會的“立業”標準為呢?我認為是人們對三十而立要達到的社會期望水平過高。改革開放初期各行業充滿了機會,各專業也因沉寂了十年,所以到轉型期很多人一夜暴富。時代對77、78級80年代的畢業生格外惠顧,給他們創造了快速立業的機遇,成名成家相對容易;而到90年代末和21世紀,社會經濟發展有了一定的基礎,各行各業向專業化推進,而且社會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這時成名立業的周期在拉長,進入門檻一再提高。

現代社會“五十而立,三十知天命”

     針對29歲現象,前些年我提出了“五十而立,三十知天命”的觀點,受到了許多朋友的歡迎。古代人均壽命50歲左右,30生命過多半,此時不立則晚矣,如50歲時再不知天樂命,則只有苦熬余生了。而現代人平均壽命已到70歲左右,古代的30歲相當于現在的40-50歲,而且由于知識爆炸、競爭激烈,各專業行當更加復雜化,變數更多,人到40-50歲才能到達事業的高峰。30歲左右時,有的人剛剛拿到博士學位,創業者剛剛掙脫困境賺個溫飽;許多公務員剛剛擺脫端茶倒水、打零雜的狀態;普通工薪階層生存問題剛剛得到解決(房價、教育等社會成本增高)。提出“五十而立”是讓多數年輕人放平心態,期望不要太高,壓力不要太大,不要過分急躁;提出了“三十知天命”,恰恰是因為這個年齡更需要及早知天樂命,看清人生大道,不違天命(自然法則、社會潮流、人生使命)這套理論通過各種論壇和大學演講,反響很好,還真救了不少人。
     但后來我仔細閱讀《論語》中孔子的原話,“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發覺我原來的論點有些缺乏依據,如孔子講的“30而立”中的“立”指的不是立業,而是立志立身,銜結前后兩句就能明白。他的意思是說,我15歲開始做學問,30歲立志(周游列國,布道授業),40歲左右時學問習精,不再受外界誘惑而偏離方向。無論是學問不惑還是人生方向不惑,都不是現代意義上的“立業”層面。大家知道,所謂人生三立——立德、立功、立言。對于孔子來講,立德算在40多歲后周游列國,50多歲****3000,賢人72;立功是孔子在68歲歸魯方被尊以“國老”之后;而立言呢,在公元前722年訖于公元前479年即孔子卒年間,孔子修訂六經(《易》、《詩》、《書》、《禮》、《樂》、《春秋》),真正的立言不朽之作《論語》是在他去世后****們整理的。可見孔子的“立業”是很晚的。我常以此告誡那些視“30歲立業”為成功標尺的年輕人說:“圣人尚且如此,何況我等凡夫乎?”。
     我也拿我的例子(不敢與圣人相提并論,只是為了治病救人,不得已而為之)勸導安慰那些29歲癥狀的人說,我37歲才真正辭職,下海創辦皇明公司是在1995年,當時不但是赤貧而且還負債近百萬元,到了2000年也就是我42歲時,公司才有了盈余,但按照大家心目中“立業”的標準還差得很遠,即使說立業也應是無論你的公司事業還是專業都立得住、站得固、走得穩。別說42歲時,就算我47歲退居管理一線之前,當我離開公司總裁崗位時,企業穩嗎?企業立得住嗎?我退居管理一線已近兩年了,48歲近50歲了企業才有些“立”的跡象,企業文化、戰略模式、管理機制等方面才有些大模樣。然而管理體系上的“三機制兩原則”雖然提出來了,但真正能可持續發展推行,穩定執行尚需時日,真正應了我提出了的“五十而立”。
     我想對年輕一代說的是,你們的夢想追求固然可以理解也值得尊重,但過于急于求成的心理是不切實際的、有害的。希望你們把夢想藏在心底,保持知足長樂、知天樂命又積極進取,相信付出總有回報的心態。走好走實人生的每一步,相信你們的人生能頂天立地,你們的事業能穩健而長足發展,年輕人,你們的路長著呢,一路走好!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superfisherliu + 1 【通過審核】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8-5-29 19:32:11 | 只看該作者

奉為經典

三十而立,我也想。但還是常常失敗。敗于自己心善!
板凳
發表于 2008-5-31 13:04:26 | 只看該作者
我個人認為不管是30而立還是40,首先我們要有明確的目標,現代社會已經是百花齊放,不可能人人當老板,你的目標是什么?有了目標,努力向你的目標奮斗。
地毯
發表于 2008-5-31 13:30:08 | 只看該作者

版主支持一下

版主的文章在浮躁的現代社會,猶如一股鎮定劑,使人們安靜下來,轉而思考自己的現狀,進行自我定位,實現個人的價值,受益匪淺!
5
發表于 2008-5-31 13:52:49 | 只看該作者

有趣的測試

這個測試很不錯,算是個人的一種傾向吧!
6
發表于 2008-6-2 19:53:26 | 只看該作者
謝謝!我明年就29歲了,從26歲開始的上述困擾,現在正在走出來,我會30而立的!!!
7
發表于 2008-6-2 20:31:50 | 只看該作者
還有1年我也29了,打拼7年了,感覺或許29歲真是一個十字路口,也許前面是康莊大道,也許選另一條大道直通我向往的地方。有點迷茫與彷徨。:xuehu:
8
發表于 2008-6-2 20:58:19 | 只看該作者
學生當的時間很長,29歲正是剛踏出學校,邁入社會的年紀,但是29歲現象只是個概念,并不限于29歲。所以警惕并注意調整心態才是。
9
發表于 2008-6-3 11:04:11 | 只看該作者
我正處在29歲這個關口,也許我也在犯著這種現象的毛病呢,反省啊。
10
發表于 2008-6-12 11:24:38 | 只看該作者
明年就29了,我有這種心態也一年多了,正郁悶著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6 12:2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