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類死魚事故的判別
浙江養殖戶問:魚類氨氮中毒、藥物中毒和泛池死魚這三類事故如何能判別?
有些養殖戶對魚類氨氮中毒、藥物中毒和泛池死魚這三類事故不能判別,現根據我們的經驗介紹具體的區別方法及有效的防治措施,供參考。
一、判別方法
1、從發生死魚的時間上判別。氨氮中毒死魚多發生在連續晴好天氣的午后2:00-6:00;藥物中毒多與農田施藥、魚池施藥及工廠排污等有關,死魚不分白天還是黑夜;泛池多發生在溫差大、特別是連續低氣壓悶熱天突降大雨造成上下水層急劇對流或連綿陰雨天,死魚多從后半夜開始至翌晨日出后止,泛池與水質太肥、池魚太多直接有關。
2、從魚類的表觀癥狀上判別。發生氨氮中毒的魚塘,池魚呼吸急促、亂竄亂游,繼而仰浮水面,不久即死。發生藥物中毒的魚塘,魚浮頭現象一般不大明顯,癥狀的表現也與毒物種類有關,有的出現行動遲緩、麻木、體色變黑、下沉水底而死,有的則會竄游、顫抖、抽搐、掙扎、直至昏迷而亡。而泛池的表現是:池魚分散在全塘水面張大嘴巴呼吸空氣,驚動它們也不下沉逃跑,嚴重時小雜魚已死、小蝦跳上岸,池邊的魴、草魚逐漸翻肚,掙扎幾次便死,接著鰱鳙魚開始死亡,鯉、鯽魚一般是最后才死的。
3、從死魚的種類上判別。氨氮中毒的魚池,不分種類和個體大小,均部分死亡;藥物中毒的魚池,一般均全塘死光或基本死光;泛池死魚以魴、草魚、鰱、鳙為常見,鯉鯽魚很少死亡,泥鰍、黃鱔幾乎不受影響。
二、防治方法
高溫季節控制施用氮肥,炎熱天氣要經常加注新水,并定期用鐵鏈等攪動底泥,經常開動增氧機等改善水質,同時宜選用發酵腐熟的有機肥作基肥和追肥,這些措施能有效防治魚池氨氮中毒癥;藥物中毒多是突發性出現的,很難預防。一旦發生,只能采取徹底換水或大量加注新水以沖淡毒害物質的濃度,或立即采樣化驗找到毒物成分后對癥施藥使之發生化學反應來補救。泛池的防治方法較多,最有效的是大量沖注新水和潑灑化學增氧劑(如過氧化鈣等),其它方法不贅述。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