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的泄瀉是一種常見的多發病,用針灸治療黃牛泄瀉治愈率達97.5%。
1. 選穴 主穴為胃愈、脾俞、交巢。配穴為關元俞、百會、后三里、帶脈、尾本。
2. 針法 寒瀉者火針胃俞(雙側)、交巢、后三里(雙側),各留針3至5分鐘。熱瀉者水針抗
生素注入胃俞(雙側)、交巢,放帶脈、尾本血,也可單用火針關元俞(雙側)、交巢、不留針,放
帶脈、尾本血。根據病情對脫水者適當補液。虛瀉(包括脾虛泄瀉、腎虛泄)者火針胃俞(雙側)、
交巢、百會、后三里(雙側),視病情配合補中益氣、溫腎澀腸中藥內服及補液。下痢者用抗生素注
入胃俞(雙側)、交巢,火針后三里(雙側)不留針。
3. 配合治療 對病牛雜有黃豆至鴿蛋大帶血的膠狀物,加減白頭翁湯(白頭翁40克、廣木香15
克、苦參30克、黃連15克,穿心蓮30克),水煎內服;對起立困難臥地不起的病牛,體質較弱者囑畜主灌服補中益氣丸,每次6粒,每天2次,連服3天;對伴有體溫升高達39℃以上的病牛配合使用量為100萬IU,小牛用量為80萬IU,效果非常理想。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