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病情況及癥狀
一頭從澳大利亞引進的荷斯坦奶牛于2004年12月16日產犢后第三天發現該牛不食,精神沉郁,眼窩中度脫陷,腹圍稍大,聽診心率快,瘤胃無蠕動音,未見糞便,體溫正常。疑為十二指腸堵塞。
藥物治療
復方氯化鈉500毫升×6瓶、10%濃鹽水500毫升、維生素c 5支、慶大霉素160萬iu、10%安鈉咖20毫升靜脈注射;石蠟油300毫升、人工鹽500克內服。
第二天病情加重,兩后肢亂動,眼窩下陷,直腸檢查空虛,有少量粘液。
手術療法
術前靜脈注射復方氯化鈉500毫升×15瓶,采取剖腹探查術。病牛站立,手術部位在右上腹,刮毛,腰旁神經傳導麻醉,局部浸潤麻醉、打開腹腔后,右手進入腹腔進行探察。先摸真胃,發現變大、觸之較軟。十二指腸部有一個堅硬硬塊,拉出傷口處,用手固定側切6厘米,取出一個長6厘米、寬4厘米、厚1.5厘米的一個毛球。切開似馬鬃樣毛。
縫合
十二指腸傷口處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把腸管后端固定住,不讓腸內容物留入傷口,用醫用腸線雙層縫合,最后縫上大網膜,沖洗干凈送入腹腔,把腹腔里血液用紗布蘸干凈,常規關腹。
術后護理
肌注青霉素480萬iu,鏈霉素3克,每日兩次。連注5天。術后5小時開始排黃稀水樣糞便。由于該牛體質較弱,手術過程中臥下,雖進行左側位固定、不影響手術。術后臥地不起,不能站立,用鐵門板拉到土地上。第二天開始吃干草,拉大量稀糞。經過輸鈣、氯化鉀,肌注維生素b1,第三天站立,10天拆線,一切正常。
分析
此牛引進之前在澳大利亞為放牧散養,據知情人講,吃的是一種似棕毛的食物,牛吃進后無法消化,滾成球,造成此病。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