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查看: 269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片形吸蟲病(肝蛭病)的防治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8-5-9 22:43: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片形吸蟲病是由肝片形吸蟲或大片形吸蟲引起的一種侵襲病,主要發生于反芻動物(黃牛、水牛、綿羊、山羊、駱駝等),協診癥狀主要是營養障礙和中毒所引起的慢性消瘦和衰竭;病理特征是慢性膽管炎及肝炎。中獸醫學稱此為肝蛭病。
  (一)病原
  本病病原為肝片形吸蟲和大片形吸蟲兩種,成蟲形態基本相似,蟲體扁平,呈柳葉狀,是一類大型吸蟲。前者長20--35毫米,寬5—13毫米,色紅褐,呈扁平的葉片狀,蟲體肩部寬而明顯;后者長33--76毫米,寬5--12毫米,肩部不明顯,后端鈍圓。
  該病原的終末宿主為反芻動物,中間宿主為椎實螺。牛吃草或飲水時吞入囊蚴,囊蛐之包膜在胃腸內經消化液溶解后致幼蟲鉆人小豚壁隨門靜脈人肝或穿透腸壁到腹腔經肝表面人肝,后幼蟲由肝實質入膽管,幼蟲在膽管內經2—4月就發育成成蟲,其卵隨膽汁進入腸道由糞便排出。成蟲寄生壽命3—5年。
  (二)癥狀
  患片形吸蟲的肉牛,其臨床表現與蟲體數量、宿主體質、年齡、飼養管理條件等有關。當牛體抵抗力弱又遭大量蟲體寄生時,癥狀較明顯。急性癥狀多發生于犢牛,表現為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或消失、體溫升高、貧血、黃疽等,嚴重者常在3--5日內死亡。慢性癥狀常發生在成年牛,主要表現為貧血、黏膜蒼白、眼瞼及體軀下垂部位發生水腫,被毛粗亂無光澤,食欲減退或消失,腸炎等,往往死于惡病質。
  (三)診斷
  應結合癥狀、流行情況及糞便蟲卵檢查綜合判定。其病理診斷要點為:
  ①膽管增粗、增厚,即慢性膽管炎及膽管周炎;
  ②大多膽管中常有片形吸蟲寄生。
  (四)防治
  本病的預防,首先要對疫區之牛每年春秋各驅蟲一次,驅蟲期間的糞便要堆積發酵;其次用硼劑如1/5 000硫酸銅噴灑水田等滅螺。
  該病治療常用下列藥物:
  ①硫雙二氯酚(別丁),按每千克體重40--60毫克配成懸浮液口服,其副作用為患牛輕度拉稀,1—4天會自行恢復;
  ②硝氯酚(拜耳9015),按每千克體重3—7毫克一次口服,對成蟲有效;
  ③雙乙酰苯氧醚,每千克體重100毫克,對幼蟲有效;
  ④溴酚磷(蛭得凈),每千克體重12毫克,一次口服,對成蟲及幼蟲均有效;
  ⑤三氯苯咪唑(肝蛭凈),每千克體重12毫克,一次口服,該藥對成蟲和幼蟲均有效。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8 00:37,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