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的嗜酸性肉芽腫
貓的嗜酸性肉芽腫是貓口腔中的一種原因不明的炎癥病變,病變經鏡下觀察其表層上皮壞死,下面有一白細胞浸潤帶,深層含有大量的嗜酸性細胞。多發部位于唇、舌、軟腭、咽部及口腔粘膜的部位。
癥狀:在上述部位可出現小圓斑,逐漸增大,形成一個典型的褐色、干燥的外觀,其邊緣上翻,在口腔中褐色的肉芽不斷增生,突出于口腔粘膜,可引起貓采食、咀嚼和吞咽困難。常伴有外周性嗜酸性白細胞增加。該病可見貓舔食軀體被毛而蔓延于其他皮膚,如大腿內側、肘內及腹部的皮膚。
治療:目前尚沒有滿意的療法。有些貓用皮質類甾醇療法有良好的效果。對于嚴重的病例可采用電外科技術,外科切除,反復的化學腐蝕和照射治療,都可有不同程度的療效。有人認為給予雌性激素療法可以達到控制口腔嗜酸性肉芽腫的目的。另外可結合對癥治療,如消炎、補充維生素,及口腔沖洗療法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