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
胃炎是指胃粘膜的急性或慢性炎癥。臨床上以嘔吐、胃痛及脫水為特征。
病因:采食不干凈或腐敗的食物,另外服食過冷的食物以及有刺激性的藥物或異物。繼發于某些疾病,如:腸炎、貓瘟熱、胰腺炎、腎炎、華枝睪吸蟲,及腸道寄生蟲及中毒性疾病。
癥狀:嘔吐是本病的特征性癥狀,病初嘔吐食糜,即為粘性泡沫的胃液。患病動物有飲欲感,但飲水可見加重嘔吐癥狀。精神沉郁、弓背、觸壓腹部疼痛敏感、脫水、皮膚彈力下降、眼球下陷。
治療:
①絕食療法,對患胃腸炎的動物停食停飲24小時。
②補液療法,可用5%葡萄糖鹽水20~40毫克/千克加入5%碳酸氫鈉5-40毫升,每日一至二次。
③止吐:給予止吐劑,胃復安1毫克/千克,2次/日,肌肉注射。
④抗菌消炎,慶大霉素、卡那霉素,必要時可用地塞米松。
⑤有食欲后可口服健胃藥,如,多酶片、乳酸菌片、復合維生素B等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