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蟲病
常見寄生在貓小腸內的絳蟲有犬繁殖孔絳蟲、貓泡尾絳蟲和泡狀帶絳蟲。絳蟲的成熟節片隨糞便排出。本病為食入性感染,因貓舔了帶有蚴的跳蚤、吃了有蚴的鼠、兔肝、生牛、羊、豬肉后引起絳蟲在小腸內大量寄生,聚集成團堵塞腸道,影響腸道功能。
癥狀:腹瀉,有時嘔吐,糞便時稀時干,呈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的癥狀,病貓貧血、消瘦。常見在貓的肛門周圍有小芝麻粒大小白色節片出現,使肛門部瘙癢,為充滿蟲卵的“孕節”。
診斷:飽和鹽水浮集法檢查糞便內的蟲卵或者卵囊,顯微鏡下可以確診。
治療:口服吡喹酮,15-20毫克/千克體重,一次服用。氯硝柳胺,按150-200毫克/千克體重一次口服。但以禁食12小時后服藥效果好。
預防:不喂貓生肉和半熟制品,及時驅跳蚤,定期服藥驅蟲。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