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白血病病毒感染
貓的白血病有兩種類型,一類是表現為淋巴瘤、成紅細胞性或成髓細胞性白血病。另一類主要是免疫缺陷病毒,這類疾病與前一類的細胞異常增強相反,主要以細胞損害和細胞發育障礙為主,表現為胸腺萎縮、淋巴細胞減少、嗜中性白細胞減少、骨髓紅細胞系發育障礙而引起的貧血。后一類免疫反應低下,易繼發感染。
貓的白血病毒主要引起貓的感染,無性別品種差異,幼貓較成年貓易感。該病毒不傳染人,不會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
貓白血病病毒在貓群中以水平方式傳播為主,通過呼吸道、消化道傳播,也可垂直傳播,妊娠母貓可經子宮感染胎兒。
癥狀:本病的潛伏期一般較長,癥狀多種多樣,一般可分為腫瘤性疾病及免疫抑制疾病兩類:
①腫瘤性疾病:
a.消化道淋巴瘤,主要以消化道淋巴組織出現B細胞性淋巴瘤為特征。有時可波及到脾、肝和腎。臨床上表現食欲減退、體重減輕、粘膜蒼白、貧血,有時嘔吐、腹瀉等癥狀。此型約占全部病例的30%。
b.多發性淋巴瘤:全身多處淋巴結腫大,軀體淺表的淋巴結常可用手觸到。臨床上表現消瘦、精神沉郁等癥狀。此型占病例約20%。
c.胸腺淋巴瘤:瘤細胞常具有T細胞特征,嚴重者整個胸腺組織被腫瘤所代替。腫瘤波及縱隔前部和縱隔淋巴結。由于腫瘤占據部分胸腔壓迫心臟及肺,引起呼吸困難、心力衰竭。該病同時伴有大量的胸水積于胸腔。由于腫瘤壓迫食道可見有貓在采食時有吞咽困難的癥狀,此類型多發于青年貓。
d.淋巴白血病:這種類型常具有典型癥狀,表現為初期骨髓細胞的異常增生。由于白細胞引起脾臟紅髓擴張會導致惡性白細胞的擴散及脾腫大、肝腫大、淋巴結輕度至中度腫脹。臨床上出現間歇熱、食欲下降。機體消瘦、粘膜蒼白、粘膜和皮膚上有出血點。血液學檢查可見白細胞總數增高。
②免疫抑制型疾病:此型貓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貧血、感染和白細胞減少。
主要是白血病病毒對T細胞,尤其是未成熟的胸腺淋已細胞有較強的致病作用,從而使T細胞數量減少和功能下降,胸腺萎縮,使T細胞對促有絲分裂原的母細胞反應降低,而日細胞相對完整。白血病病毒的囊膜蛋白抗原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由于以上原因造成了機體的防衛功能喪失,白細胞下降,使機體無能力防護外來病原菌的侵入,最終全身感染死亡。
治療:目前還沒有特異性療法,一旦發生典型臨床癥狀,應施行安樂死術。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