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ont=楷體_GB2312][size=5]-參加2007年大北農學習交流會有感
[/size][/font][/b] [font=楷體_GB2312][size=4][b]2007年7月28號到7月31號,我參加了大北農學習交流會,通過會上和會下的細心的觀察、認真的討論,給我的感觸特別深,真切地感受到我們缺的是什么!硬的是制度,軟的是文化。
首先,通過這次學習,我們并不缺人,缺乏的是團隊,而團隊的構建有兩個基本手段,硬的制度、軟的文化。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如果我們每個人把公司的事業(yè)當成自己的事業(yè),對企業(yè)非常忠誠,有歸屬感和自豪感,“人不在,心在”照樣可以出色地完成任務。比如軍訓空中鐵鎖橋游戲,每一個隊員處于對本隊的負責,大喊一聲“我是亮劍隊某某,為我加油吧”然后就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但企業(yè)發(fā)展壯大到一定程度,就不能指靠覺悟,必須去靠制度。所以說我們的管理的重點之一是把管理人員的利益與企業(yè)的健康發(fā)展掛鉤,用利益去引導正直、健康、向上的行為。有效機制的建立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內部部門要進行事后監(jiān)督檢查。二是要建立制度化標準流程起到預警機制,起到防范風險、及時發(fā)現問題的作用。不斷地去塑造一個“讓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來”的環(huán)境。
其次,在市場疲軟時,我們的態(tài)度也很重要。邵博士所講人要樹立好的理念,企業(yè)和個人要融入市場,全球定位。我們的態(tài)度表現在行動,而我們每一個人的行動受大腦意愿所支配,意愿的能動性又受職業(yè)能力而控制。意愿+職業(yè)能力=執(zhí)行力。大北農科技園讓我看到大北農的執(zhí)行力,看到了大北農的戰(zhàn)斗力,同時也看到大北農的競爭力。
最后,當我們精英團隊的旗幟掛在萬里長城的最高處時,我暗下決心自己要融入我們的團隊,加入我們的精英團隊,辦好角色,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山不拒細壤,方能成其高;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時間是不會等待我們的,只要人人都能奉獻自我,我們一定會迎來美好的明天。
市場服務中心: 薛永光
2007-8-3[/b][/size][/font]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