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查看: 202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怎樣養雞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8-3-3 08:21: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養雞九大秘訣?
(1)養雞省料秘訣。雞蛋的蛋黃和蛋白是白天形成的,而蛋殼則是在下午和夜晚形成的。對產蛋雞采取一日喂兩次,早上喂給高蛋白,高能量,低鈣質的飼料,晚上喂給低蛋白、低能量、高鈣的飼料,這樣不僅能調節產蛋期,增加產蛋量,還可以節省飼料。
(2)最佳投食秘訣。雞在一天中有兩個采食高峰,一是日出后2-3小時,采食量上午為1/3,此時投食,產蛋率可大大提高。可見飼養產蛋雞上午9時和下午3時兩次投食效果最好。
(3)保雞高產秘訣。如雞群體重沒有正常增長。即使現在的產蛋量和飼料報酬都很高,但潛在著產蛋下降趨勢,在產蛋量下降之前,可通過增加消耗來糾正體重問題。如果飼料的消耗已明顯處在高水平,那只意味著許多飼料消費或至少表明飼料報酬低,如果飼料明顯處在一個較低水平,而雞群體重又正常增長,且保持較高的產蛋量,就可保持下去,并能賺大錢。
(4)夏季增蛋秘訣。夏季雞采食量減少,產蛋下降甚至停產。要使其恢復正常產蛋,除了防暑降溫辦法外,為雞剪毛也是行之有效的辦法,即剪去雞胸部、腿部及左右兩翅的羽毛,保留頸部、背部、尾部的羽毛。剪毛長度以不損傷雞皮,粗毛管斷面不流液為原則 。初夏少剪些,盛夏多剪些。
(5)雞蛋增色秘訣。在日糧中添加0.3%紅辣椒粉、6%曬干粉碎的苜蓿葉或5%的松針粉,均可使蛋黃顏色加深。
(6)貯存種蛋秘訣。貯存種蛋時,應使蛋的尖端向上,可使蛋黃位于蛋的中心,防止胚胎粘連,提高種蛋孵化率。
(7)多孵母雞秘訣。種蛋呈短卵圓形,一頭較大,一頭較小,成倒三角形,表面細致,孵出雞多為母雞;種蛋呈長角圓形,頭尾難分,表面粗糙,孵出的雞則多為公雞。
(8)辨雞公母的秘訣。拉開雛雞翅膀,如看到翅膀的羽毛(正羽)一根長一根短(即羽毛長短相間)便是母雞,要是看到所有的羽毛基本上是一樣的長短的則是公雞,準確率在90%以上。
(9)防雞生瘟秘訣。當小雞長到10-14日齡時,用雞瘟IN系苗滴鼻,同時用雞瘟滅活苗(各地獸醫站有售)0.3毫升肌注。70日齡用雞瘟I系苗肌注,120日齡再次用雞瘟I苗注射,同時用雞瘟滅活苗1毫升肌注一次,保護率可達100%。
品種介紹
1、優良地方品種。湘黃雞,主要分布湖南湘江流域及湘南地帶,是湖南肉蛋兼用型地方雞種,具有三黃(即毛黃、皮黃、腳黃)、體型小、成熟早、肉質特別鮮美等特點。桃源雞,主要產于桃源縣中部,該雞體型高大,公雞體羽呈金花色或紅色,主翼羽和尾羽呈黑色;母雞羽色為黃色或麻色兩類。
2、培育品種。主要是利用本地區雞種與外來良種雞雜交選育而成。特點是該雞肉質味道好于良種雞,但長速稍慢一點。如長沙黃雞,快烏雞等。
3、引進品種
肉雞類:AA雞,艾維茵(白羽);狄高、紅寶(黃羽)等,特點是生長速度極快,體型大,常作分割雞用。
蛋雞類:來航雞(白殼),伊沙、羅曼、海賽克斯、迪卡(褐殼)及綠殼蛋雞等。特點是產蛋率高(年產280枚以上),料蛋比低(2.4:1),特別是綠殼蛋雞具有極大的市場潛力,目前在我市試銷很受歡迎,雞蛋價格達0.5元/枚。
4、其它品種。如珍珠雞(非洲)、火雞(美洲)等。
三、進雞前的準備工作
1、選擇有利于冬暖夏涼的房舍育雛,冬季按平方米15只,夏季按每平方米12只,以房舍面積確定進雞數量,計劃生產。
2、準備放牧山地(或果園、稻田等),并做好圍欄。
3、選擇好育雛和升溫方式。育雛方式可采用平養和網上養,但以平養最為經濟方便;升溫方式采用電熱傘、火爐、紅外線、煙道等設備,但以電熱傘和紅外線升溫最安全可靠,成活率高。火爐、煙道要注意通風,以免煤氣中毒。
4、設備用具及飼料藥物的準備。開料盤,大小號料桶,大小飲水器,雞花料及藥物疫苗墊料等。
5、清洗消毒工作:養過雞的房舍及器具嚴格按清掃、沖洗、消毒、熏蒸四步規程處理,或清洗干凈后用新鮮石灰在雞舍內外及墻壁上粉刷一層,然后把所有清洗干凈后的器具放進密閉房間熏蒸24小時。從未養過雞的房舍和器具可只按清掃、沖洗、噴霧消毒即可,消毒藥可用2%燒堿或0.3%農樂(菌毒滅)等。熏蒸劑量按3x濃度(即每立方米按42ml甲醛+21g高錳酸鉀+10.5ml水)。
四、育雛期間飼養管理
1、首先要選擇優質雞苗。一般采用“一看、二摸、三聽”方法選擇。一看,就是要看雛雞的精神狀態,羽毛整潔和污穢程度,喙、腿、趾是否端正,肛門有無白糞粘著。二摸,主要是摸腹部的松軟程度,卵黃是否吸收良好,肚臍愈合狀況。三聽,是聽雛雞的呼叫聲是否響亮清脆。一般來說,雛雞腹部較大或較小,臍部愈合不好,腳趾光澤不好的雛雞苗飼養難度大,成活率低,效益差,甚至虧本。主要是存在種雞飼養問題或孵化問題。
2、雛雞應盡快運到目的地,最好在出殼后24小時內飲水,26小時之內開食。運輸最好不要超過36小時,特別在夏季運輸中要防止中暑,缺氧和脫水。
3、保證適宜的溫度、濕度、密度、光照,并注意通風換氣。
①溫度要求。1~7天32~35℃,以后逐漸降低平均每周3℃左右,直至與室溫接近,以21~18℃為最佳。
②濕度。1~10日齡控制在60~65%,10日齡以后50~60%。
③密度。1~10日齡內約100羽/平方米,11~20日齡后約40~50羽/平方米,以后逐步降低至12-15羽/平方米。
④光照。每天23小時光照和1小時黑暗。光照強度應由強變弱,0~1周,3.5瓦/平方米,2.3周2瓦/平方米,4周后按0.7~1.3瓦/平方米。
⑤通風換氣。雞舍內空氣新鮮和適當流通是飼養好肉雞的先決條件,足夠的氧氣可使雞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保持健康。應盡量少通風,只要人在雞舍內不感到刺鼻就行了。
4、飲水。①雞苗進場后應先飲水,2~3小時后再開食;頭幾天最好使用清潔的溫開水,并在飲水中加入1‰的高錳酸鉀,以清洗腸道。飲水量一般是飼料的2~3倍,氣溫越高,飲水量更大。長途運輸的雞苗(或孵出時間超過24小時的雞苗)頭2天在飲水中加入5%葡萄糖(紅糖和砂糖及開食鹽均可)和多維,可提高育雛成活率。③飲水器數量要求充足,一般每100只雞需2個飲水器或保持每只雞2.5cm水槽位置。④每天都要清洗和消毒飲水器,并更換新鮮飲水。
5、喂料。①最初幾天可使用塑料布或飼料盤、硬紙料等開食,5~7天后改用小料桶,后再改大料桶。②每晝夜喂料6次,顆粒飼料不少于4次,這樣可刺激食欲和減少飼料浪費。③料槽內添加飼料不應多于容量三分之一,每只雞應有5cm以上料位,保證充分進食,④實行自由采食,不加限制。⑤要使用優質全價料,轉換要逐步過度。⑥3周齡以后,開始補喂砂礫、青草等,并在白天放牧,以食青菜、昆蟲、輔以人工補料飼養方式。
五、疾病防治
肉雞飼養重在防疫而不是治療。因此在飼養期間應經常對用具和雞舍消毒,帶雞消毒,抑制病原菌生長。
(一)用藥和免疫程序
1~7日齡:防止雞白痢,可用諾氟沙星或氟哌酸飲水;或痢特靈、土霉素、四環素等拌料,劑量嚴格按說明使用,以防中毒。7日齡:新城Ⅱ系苗飲水(劑量加大1倍,水中無氯離子,點眼或滴鼻。)10日齡:法氏囊苗飲水(劑量加大1倍,水中無氯離子)。14~21日齡,用氯苯胍、抗球王等球蟲藥防治球蟲病。25~30日齡,新城疫和法氏囊加強免疫。雞痘疫區在25日齡還應刺種雞痘苗。
(二)家禽常見呼吸系統的疾病
1、慢性呼吸道病:病狀為流鼻液、咳嗽、喉頭或氣管發出咯咯聲,食欲減少,逐漸消瘦,母雞產蛋量下降。病程很長,在1個月以上。此病除了雞毒支原體作為病原以外,還可能有多種細菌、霉菌甚至病毒引起繼發感染。最突出的是某些品系的大腸桿菌或某種霉菌引起眼炎。眼瞼腫脹,眼瞼下有豆腐渣樣物,還見結膜炎、角膜炎和整個眼球發炎。如雞舍通風不良,糞便不及時清除,氨氣刺激,會使眼病加劇,以至失明,影響采食活動,呼吸道病癥亦因而惡化。剖檢可見眶下竇粘膜腫脹、充血和出血,竇腔內充塞粘液;粘液性氣管炎;氣囊膜混濁、增厚,有黃色豆腐渣樣物。這幾項病變常甚顯著。
2、傳染性鼻炎:病狀為流鼻液、打噴嚏、咳嗽、張口呼吸、臉(在眼的周圍)腫、流眼水、結膜炎。剖檢可見鼻腔、咽喉粘膜發生炎性充血和水腫,且有大量粘液滲出;眶下竇內常有纖維素性或漿液性粘性滲出物。病程差異很大,約為2~30天。病原為副雞嗜血桿菌,要作病原鑒定才能作出肯定診斷。
3、曲霉菌病:病雞呼吸困難,呼吸次數增加,張口呼吸,吸氣時頸部氣囊明顯擴大,一起一伏,呼吸時發生嘎嘎聲,夜間尤其響亮。剖檢常可見肺有粟粒狀甚至更大的結節,結節灰白或黃色,中心呈均質的豆腐渣樣;氣囊壁常變厚,被覆有一層絨裘狀霉菌菌絲體,有時還見有分量不一的豆腐渣樣物;氣管和支氣管有時有肉眼可見的菌絲體,其他器官如肝臟、胸腔、腹腔等亦可能出現結節。病原為曲霉菌,有時還可找到青霉菌、白霉菌等。只要在病理組織鏡檢時找到菌絲體或孢子,就可作出肯定診斷。
4、傳染性喉氣管炎:最有診斷意義的病狀和病變為出血性氣管炎,咳嗽時排 出血性粘液并附著在喙的周圍;慢性病例則眼、鼻、口腔、喉頭有干酪樣滲出物蓄積,臨床上還見咳嗽、喘氣和發出咯咯聲。死亡率達5%~60%,病程平均兩周,全群從發病至死亡或康復約3周。氣管內注射的人工感染潛伏期為2~4天。
(三)家禽常見腸炎、下痢的疾病
1、球蟲病:多見于20~45天齡的雛雞,病雛精神沉郁,羽毛松亂,聚攏成堆,下水樣稀糞,常為白色的不消化的粉料,并帶有血液。若為盲腸球蟲所引起的,糞便呈棕紅色,以后變為純粹血糞,泄殖腔周圍羽毛被液狀血便玷污。剖檢變化主要見于腸管,腸道病變的輕重程度和部位與球蟲種類有關。盲腸球蟲主要是侵害盲腸,兩側盲腸顯著腫大并充滿凝固或新鮮暗紅色的血液,或含有黃白色豆腐渣樣的混血壞死物,盲腸上皮增厚和發炎。糞便鏡檢可發現球蟲卵囊。
2、雞白痢桿菌病:常發生于2周齡以內的雛雞。病雛常有腹瀉,多排白色稀糞,泄殖腔附近的絨毛為排泄物玷污。剖檢見卵黃吸收延緩,肝、心肌、肺、盲腸、大腸和肌胃有壞死灶或結節,確診靠病原鑒定。
3、禽副傷寒:雛禽是本病最常見的,為急性(敗血性)型。其癥狀為突然死亡、下痢、泄殖腔周圍為糞污粘附;發生漿液膿性結膜炎,眼半閉或全閉,間有呼吸困難或麻痹、抽搐等神經癥狀。剖檢見肝腫大,邊緣鈍圓,包膜上常有纖維素性薄膜被著,肝實質常有細小灰黃色壞死灶;小腸粘膜水腫、局部充血、常伴有點狀出血;大腸也有類似病變,但其粘膜上有時有污灰色糠麩樣薄膜被覆。確診要靠病原鑒定。
4、禽傷寒:病雞糞便稀薄,呈黃綠色。剖檢最常見的變化為肝、脾和腎發紅腫大,腸道有卡他性炎癥;肝呈綠棕色或古銅色,這是本病的一種具有特征性的病變。確診靠病原鑒定。
5、大腸桿菌病:病狀是雛雞下痢,泄殖腔周圍有粘糊狀物。剖檢肝腫大并有壞死灶,雛雞卵黃未吸收;成雞的癥狀和病變與禽霍亂相似。確診應從病雞血液和實質臟器分離到大腸桿菌。
(四) 雛雞常見的疾病
1、雞白痢桿菌病:病雛表現精神萎頓,厭食,翼下垂,間有呼吸困難;常有腹瀉,多排白色稀糞,泄殖腔附近的絨毛為排泄物所粘著。剖檢見卵黃吸收延緩,心肌、肺、腸和肌胃有壞死灶或結節;有些有心包炎,肝有小點出血和灶性壞死,腎與輸尿管偶見充滿尿酸鹽。該病常大批發生于2~3周齡的雛雞。
2、副傷寒:雛雞常為急性型,多發生于2周齡以內的雛雞。其癥狀為突然發病,下痢,泄殖腔周圍被糞便所玷污;發生漿液性-膿性結膜炎,眼半閉或全閉; 間有呼吸困難,有時或有麻痹、抽搐等神經癥狀。主要病變在肝和腸道:肝腫大,邊緣鈍圓,包膜上被有纖維素性薄膜,肝實質常有細小的灰黃色壞死灶;小腸粘膜水腫,局部充血,常伴有點狀出血。
3、曲霉菌病:此病又稱為保姆器肺炎,多見于梅雨季節。飼料、墊料、飼槽發霉,在保溫傘下,空氣中容易飄浮著大量霉菌孢子,雛雞容易感染。患雞出現呼吸困難,呼吸次數增加,張口呼吸,吸氣時頸部氣囊明顯擴大,一起一伏,呼吸時發生嘎嘎聲,晚上尤為響亮。剖檢見肺部和氣囊有粟粒大至綠豆大的黃白色小結節,有時用肉眼可見到灰黃色或黃綠色甚至黑色的霉菌菌絲體,特別以在氣管、氣囊和肺組織的病灶最為明顯。除肺和氣囊外,胸膜、腹腔、腸系膜亦可見到此種結節。鏡檢病理組織一般可發現霉菌孢子和菌絲體,但有時要檢查多片,才能找到。
4、傳染性支氣管炎:病狀為流鼻液、咳嗽、呼吸困難和出現氣管啰音,眼瞼和鼻竇腫脹。剖檢見氣管內有粘稠分泌物,有時混雜有豆腐渣樣滲出物,鼻腔、鼻竇粘膜充血和充滿粘稠分泌物,氣囊壁亦有粘性或纖維素性滲出物。此病常成群感染,幼雛的死亡率可高達25%,而在6周齡以上的雞,其死亡率則很低。用病雞的呼吸道滲出物接種健康雛雞,可在18~36小時內出現氣管。
(五) 雞啄食癖防治措施為防止雞啄癖,近年國內外的有關報道歸納如下:1)及時抓走互有啄傾向的元兇雞;2)斷啄(5--9日齡首次,10--12周齡整修)可減少互啄;3)避免產生強光區,除1--2周齡可用較亮光照外,一般10--15平方米雞舍可用15瓦燈泡照明,俄羅斯提出用藍色玻璃窗;4)減少飼養密度,通風要良好;5)鋪優質墊料,并適當在墊料上撒以谷料以吸引啄食谷物,防止啄食地面或互啄;6)進行強弱分群,冬溫夏涼,設沙浴池;7)日糧要全價平衡;8)備足飼槽與飲水器,且高低適宜;9)可采用廢機油或瀝青涂被啄雞的傷口,有助于其不再被啄;10)治療:如啄羽癖,添喂煅制石膏0.50--3克/日,連喂3天有效。
(五)雞的霉形體病(慢性呼吸道)防治
霉形體病過去稱為枝原體病,是雞的一種接觸性慢性呼吸道傳染病,病原是雞敗血霉形體(過去稱之為枝原體)。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以冬、春寒冷季節較為嚴重。1~2月齡的小雞較為敏感。病程一般都較長,死亡率差異很大,輕癥的無死亡,重癥的死亡率可達80%以上。
1、主要癥狀:病初流粘液性鼻液,打噴嚏,咳嗽,呼吸困難,有氣管羅音。繼而見分泌物干燥,鼻孔周圍結痂。后期眼臉腫脹,積有豆腐渣樣滲出物,突出如腫瘤狀,常造成一側或兩側眼睛失明。
2、剖征:典型病變為鼻道、氣管、支氣管和氣囊有粘性滲出物,胸、腹、氣囊壁上附著珠狀滲出物。肝上通常有一層黃色粘性假膜,心包膜厚而蒼白,有時還見氣管、支氣管中有豆腐渣樣物質。
3、防治:本病的治療可用多種抗生素如鏈霉素、紅霉素、北里霉素、泰樂加、新得米先、治百炎、禽喘靈、泰滅凈等,均有良好療效。本病的預防做好如下工作:①做好種蛋消毒,淘汰患病種雞,建立無霉形體病的種雞場(因為病原可通過種蛋傳染)。②做好雞舍和環境清潔、消毒工作,消滅傳染源。③用上述治療藥
(六)雞神經癥狀性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雞發病后出現神經癥狀,是臨床上常見的現象。生產實踐中要分清病因,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才能收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七)病毒侵害
1、馬立克氏病:典型神經病狀表現為頸部兩側迷走神經腫瘤引起的頭頸歪斜,臂神經叢腫瘤引起的單側或雙側翅翼下垂及坐骨神經腫瘤引起的單腿或雙腿麻痹。側臥或呈一前一后劈叉狀。如有發病要堅決淘汰病雞。對所引進的新雞進行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并應注意疫苗的選擇、免疫次數、方法等。
2、雞腦脊髓炎:由腦髓炎病毒引起的中樞神經損害性傳染病。主要損害1月齡以內的雛雞。病雛具有頭頸震顫等典型癥狀,死亡率10%-30%,引起母雛雞癱瘓。
(二)細菌感染
主要包括大腸桿菌感染和沙門氏菌感染等,此類細菌侵害腦部后引起腦炎癥狀,除極少量成年母雞有癱瘓癥狀外,95%以上的病例發生于22日齡前的雛雞,且蛋雛公雞要占總病例量的90%以上。剖檢變化突出的病變是嚴重的小腦水腫,點狀或彌漫性腦髓質血管出血。
1、大腸桿菌性腦炎:由大腸桿菌侵入腦組織所引起。臨床癥狀可見頭頸震顫、站立不穩等。剖檢可見大腦半球后部有豆粒大灰白色壞死,凹陷。診斷時無菌采取壞死腦組織,應用麥康凱培養基培養,長出紅色中等大小菌落,革蘭氏染色為G桿菌,通常鏡檢可確認為大腸桿菌。在治療方面,采取抗菌消炎措施,以藥敏試驗來篩選有效的抗菌藥物。
2、沙門氏菌性腦炎:亦稱腦型白痢,是沙門氏菌侵入腦組織引起的。剖檢變化、臨診癥狀與大腸桿菌性腦炎相似。鏡檢可檢出G桿菌。治療與大腸桿菌性腦炎相似。

IMG0040A.jpg (6.87 KB, 下載次數: 0)

IMG0040A.jpg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4 01:4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