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 BootCD.ISO 中的所有文件(夾)按照原來的路徑復制到新的光盤鏡像 ISO 中,然后,使用 UltraISO 提取 BootCD.ISO 的引導扇區,我們將它保存為 PE.BIN。
然后在 EasyBoot 制作的啟動菜單中,設置一個菜單項 “啟動老九迷你 PE 老毛桃修改版”,命令行則設置為 RUN PE.BIN。需要記住的是,要將剛才保存的 PE.BIN 放到 EZBoot 文件夾中,否則 EZB 啟動菜單會調用不到而出錯的。
如果使用 BCDW 制作啟動菜單,可以不需要提取 BootCD.ISO 的引導扇區,直接 RUN \WXPE\SETUPLDR.BIN 即可。
3、安裝到 U 盤
這個是大家最期待的,從樓下諸多的回復中也能看得出來,但同時也是最復雜最難處理的。問題的關鍵便是,目前對于主板支持 USB 設備的啟動,并沒有一個公開的標準。各主板廠商對于支持 USB 設備的啟動,都有自己的一套思路和做法。因此,U 盤啟動的制作方法并沒有通用性。具體情況需要具體對待。
對于小于 256MB 的 U 盤,對穩妥也是兼容性最好的方法便是使用 USBoot 將 U 盤格式化成 USB-ZIP 格式,然后,USBoot 程序會向 U 盤寫入 MS-DOS 的引導。這樣的 U 盤如果在你的機器上能夠啟動到 MS-DOS,就好辦了,檢查一下你的 U 盤是不是第一硬盤,這個方法簡單,使用 Diskgen 或者 Partition Manager 都可以看出來。然后根據實際情況,按照附件中的 說明.txt 去做。最終 U 盤下需要有以下一些文件:IO.SYS、MSDOS.SYS、COMMAND.COM、AUTOEXEC.BAT、GRUB.EXE、MENU.LST、LDRXPE(由 BootCD.ISO 的 WXPE 文件夾下的 SETUPLDR.BIN 改名而來)、NTDETECT.COM、WINNT.XPE、WINPE.IS_、XPEMENU.INI 和一個 外置程序 文件夾。這樣的一個 MS-DOS + Grub 的方式啟動 WinPE 的 U 盤就做成了。U盤安裝_DOS+Grub.rar (76.87 KB)
對于大于 256MB 的 U 盤,或者主板不支持 USB-ZIP 啟動的情況,可以使用 USBoot 將 U 盤格式化成 USB-HDD 格式,然后在資源管理器中再將 U 盤格式化成 NTFS 格式,將 Avldr.xpe、WINNT.XPE、NTDETECT.COM、WINPE.IS_、XPEMENU.INI 以及 外置程序 文件夾復制到 U 盤的根目錄,再將 LDRXPE(由 BootCD.ISO 的 WXPE 文件夾下的 SETUPLDR.BIN 改名而來)改名為 NTLDR,復制到 U 盤的根目錄即可。
也可以制作多重啟動的 U 盤,就像安裝到硬盤上的 WinPE 的那種啟動方式一樣。先使用 USBoot 將 U 盤格式化成 USB-HDD 格式,然后使用 FixNTBoot 給 U 盤寫入引導,再將硬盤系統分區中的 NTLDR、NTDETECT.COM、BOOT.INI、BOOTFONT.BIN 等文件復制到 U 盤的根目錄,然后編輯 U 盤中的那個 BOOT.INI,修改為如下內容
QUOTE:
[Boot Loader]
Timeout=1
Default=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DOWS
[Operating Systems]
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DOWS="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noexecute=optin /fastdetect
C:\grldr="Grub 啟動"
C:\Avldr.xpe="WinPE By: 老毛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