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啄毛、脫毛的原因分析
冬春交替季節,由于季節等因素導致產蛋雞容易出現脫毛現象,實事上脫毛多與啄毛有關,也是啄癖的一種,現將有關蛋雞產蛋期啄毛、脫毛的原因分析如下:
一、原因分析:
1、斷喙較輕:某些地方的雞群多數只在育雛期斷喙一次,很少有在育成期修喙的,這導致到產蛋期喙部較長,容易發生啄癖,而啄癖一旦形成則難以控制。這是蛋雞脫毛的主要原因。
2、飼養密度較大:密度大,雞只活動空間相對較小,很容易形成啄癖。養殖戶的產蛋雞籠多數放4只雞,而按其尺寸大小則實際應放3—3.5只為宜。這也是養殖戶容易忽視的問題。
3、飼養管理原因:管理粗放,通風不良、冬季封窗太嚴、清糞不及時等管理方面的因素。
4、疾病原因:有部分雞群出現寄生蟲病(尤其是體表寄生蟲:雞虱等)、腸道疾?。ㄈ玳L期拉稀,則易導致營養吸收不良,出現營養性疾?。┑?。
5、飼料原料原因:由于養殖戶所用的豆粕、玉米、麩皮等飼料原料出現質量問題,例如:豆粕蛋白含量不達標,含硫氨基酸(如蛋氨酸)相對不足;玉米發霉、麩皮摻假(摻稻殼粉、滑石粉)等。
6、季節因素:冬春季節交替時期,雞群一般有一次換毛現象,對于高產雞此現象不明顯,但是對于低產雞(多數是由于發生疾病后產蛋率難以恢復),則可能明顯一些。如果此時有其它應激因素,極有可能引起或加重啄癖的發生。
7、雞群均勻度差,大小、品種、年齡、強弱不一,導致以強欺弱,久之形成啄癖。
8、雞體格發育差、過肥或過瘦,開產時加光過快,開產過早,雞齡過大,飼料蛋白調的過高等,都會發展為啄癖。
9、注射疫苗時疫苗量過大或過涼,刺激皮膚發癢,雞只先自啄,然后其它雞只來啄,久之形成啄癖。
10、飼料營養不全或不平衡,粗纖維不夠,飼料發霉等導致雞體代謝紊亂,口味改變,形成啄癖。
11、遺傳因素,不同的品種,啄癖發生的機率不全相同。輕型蛋雞、海賽克斯白蛋雞發生的機率似乎大一些。
二、防治措施:
1、
加強飼養管理,蛋雞的育成期一定要修喙一次。一般在上籠前后(5-10周齡)進行。斷喙是防止啄癖發生的最好方法,并且可以防止撒料。
2、
降低飼養密度:適宜密度和溫濕度(尤其是換羽季節),加強通風,避免應激,及時供應飼料和飲水。 飼養密度:產蛋雞每籠3-3.5只。
3、合理搭配營養,不用發霉的玉米和豆粕等原料,得病期間增加電解質和多維素的用量(尤其是雞只有腸炎癥狀時);在飼料原料摻假嚴重的地區適當調整飼料配方(如適當增加豆粕的用量),或改用5532S等(蛋氨酸含量高)。治療時,配合電解多維飲水或拌料,必要時添加少許食鹽(注意:千萬不可過大,目的只是為了滿足其嗜血本性),也可用1%--2%石膏拌料5—7天。 4、掌握好光照強度和時間:產蛋期要求達到16小時光照;最好不用60瓦以上的燈泡。
5、及時治療體外寄生蟲和腸炎,嚴重的可加抗生素對癥治療;注射的疫苗不要過涼或及時過熱,量也不要太大,必要時可以分點注射。
6、整理雞群,合理分群,強弱分開飼養,開產時加光不要太快,避免過早開產,育成期就要盡量提高雞群均勻度。
7、及時挑出被啄雞只,避免啄癖的形成??梢栽诒蛔牟课煌孔纤幩Ⅳ~石脂、松節油,甚至涂廢機油等(注意:雞只對含鹽的血液敏感,避免接觸血液)。
8、必要時可考慮采用紅燈泡照明。
9、對于輕型雞和海賽克斯白,適當延遲開產(體重稍微超出標準體重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