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查看: 5512|回復: 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兩例蛋雛雞因飼喂肉雞料導致性早熟的病例淺析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8-1-15 10:03: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兩例蛋雛雞因飼喂肉雞料導致性早熟的病例淺析

天津某養殖戶張某6月份引進海蘭雛雞4000只;養殖戶王某7月份引進海蘭雛雞1700只。張某于7月中旬發現雛雞雄性特征明顯;王某于8月中旬發現雛雞雄性特征明顯。兩戶均要求我公司技術人員前去診斷。
一、臨床病狀:張王兩戶雞群精神狀況良好,采食正常,但骨架發育不良,體型表現矮小肥胖;雞冠發育異常(40日齡,雞冠大而紅,且亮),發育程度近似成雞80-90日齡;體重超標,腹部明顯增大;20日齡時曾出現過啄羽現象,但使用遮陽罩后,啄羽停止。
二、光照調查:調查發現兩養殖戶均嚴格按照廠家推薦的光照程序執行,不出現因光照問題而產生發育過早的現象。
三、用料調查:張某使用某廠家生產的蛋小雞料(0-6周使用),同一個院內劉某用同一廠家生產的蛋小雞料卻沒有出現雞冠發育異常的現象。王某:使用另一個廠家生產的肉小雞料(0-6周使用),連續用30天。
四、臨床診斷: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結合現場診斷分析,初步確定是由于飼喂高能高蛋白的肉雞飼料引起的性早熟現象。
五、處理措施:停止飼喂肉雞飼料,及時更換為蛋雞飼料;飼料和飲水中添加電解質等多種維生素;及時淘汰發育異常的雞只。
六、分析討論:
1、經調查得知,張某所用飼料的生產廠家同時生產肉雞料和蛋雞料兩種飼料,估計廠家在包裝時出了差錯;王某飼喂的肉雞料時間過長可能是導致母雞雄性特征發育明顯的主要原因。
2、商品蛋雞不應飼喂肉雞料。蛋雞和肉雞因用途差異,營養要求也有差異。蛋雛雞生長迅速,6周齡時的體重是初生雛的10倍,而且羽毛生長快;肉雛雞生長發育速度比蛋雛更快,7周齡時的體重是初生雛的50多倍還多。兩種雛雞對營養的需求差異顯著。蛋雛雞:能量11.92兆焦/千克,蛋白18%;肉仔雞:飼料能量水平不應低于12.13-12.55兆焦/千克,蛋白質水平前期不應低于21%,后期不應低于19%。
3、養殖戶對肉雞料的誤解:肉雞料因飼料的能量水平和蛋白水平都較高,所以在較短時間內能加快雛雞早期生長發育,表觀現象較明顯。養殖戶誤認為能量、蛋白越高越好,因此在育雛時更青睞于肉雞飼料,這樣能在短時期內加快了家禽性腺發育,出現性早熟現象。另外,高蛋白飼料還可能加重腎臟負擔,使腎臟功能受損,引起腎病。
從以上案例我們可以看出,養殖戶一定要改變長時期飼喂肉雞料的習慣,在選擇飼料時,不可盲目聽信別人的“經驗”,否則將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在蛋雛雞飼料的選擇上一定要選擇“蛋雛雞專用飼料”,以利于雞群早期體型的發育。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樓主| 發表于 2008-1-15 10:03:41 | 只看該作者

一例因油苗免疫不當造成種雞產蛋下降的診治體會

一例因油苗免疫不當造成種雞產蛋下降的診治體會

遼寧錦州某種雞場飼養的5800套海蘭褐父母代種雞出現以個別雞腫頭、一側腿腫、產蛋下降為特征的病理現象。經臨床檢查,結合剖檢變化及原因分析,診斷為由于禽流感油苗免疫不當造成,現闡述如下,僅供參考:               
1、 發病情況
該廠飼養海蘭褐父母代種雞5800套,從進雛開始至260日齡,雞群生產水平均正常。257日齡免疫禽流感H5亞型油苗,268日齡發現雞群精神狀態不佳,出現產蛋下降。269日再次注射禽流感H9亞型油苗,之后病情開始惡化,產蛋率由93.5%突降至60%,并出現個別腫頭和一側脛關節腫大的雞只,雞群采食量由113g下降至94g。經戶主反應,發病后立即找當地獸醫診斷,懷疑某病毒性疾病與大腸桿菌病混合感染,隨后在飼料中混拌0.02%的病毒靈和0.04%的氟苯尼考,連用4天,未見效果,并出現零星死亡。
  2、 臨床癥狀
經臨床觀察,雞群精神沉郁、食欲減退、飲水減少;個別雞出現呼吸道癥狀;糞便稀??;個別雞只眼臉腫脹、脛關節紅腫、低頭喜臥;種蛋合格率下降。
    3、 剖檢變化
    剖檢14只(12活3死)臨床表現較明顯的雞只,6只腫頭,5只脛關節紅腫,主要病變為:4只頸部皮下蓄積大量油苗,頸部肌肉紅腫呈肉芽樣病變,部分油苗運行至枕骨部位,2只腫頭較重的病雞剪開頭頂部皮膚,發現有大量凝結血塊,部分油苗運行到嗉囊下部;5只脛關節紅腫剖檢為脛關節上部皮膚變硬、色黃,內部有肉芽樣病變,關節囊內蓄積部分油苗,囊液為黃白色;3只死雞出現典型卵黃性腹膜炎癥狀;內臟器官無明顯病變,卵子數量減少。
4、分析判斷
臨床調查情況:采用頸部皮下注射的方式免疫禽流感H5亞型油苗,免疫人員技術不熟練,可能存在免疫部位不準確的情況。從注射部位來看,接近于枕骨部位,加上雞只采食、低頭飲水等造成油苗上移是引起腫頭的原因;雞群發病后再次注射免疫禽流感H9亞型油苗的部位是在大腿外側肌肉,注射部位偏下,個別緊貼近脛關節,可能是造成雞只腫腿的主要原因。
5、臨床診斷
通過流行病學調查,結合臨床癥狀表現和剖檢變化可初步確診為由油苗免疫部位不準確造成的雞群發病。
6、對癥治療
對癥治療:于07年1月12日在飼料中混拌0.02%的阿莫西林,飲水中添加0.05%的種雞多維,連用5天,用藥三天雞群精神好轉,采食增加,飲水增多,產蛋開始增加,每天增加4%。
7、討論與小結
    7.1 根據剖檢眼觀變化,可初步認為雞群是由油苗免疫不當造成。
    7.2 種雞場對免疫人員的技術培訓不夠,造成免疫部位不正確,從而引起雞只腫頭腫腿及產蛋率下降的現象。
    7.3 禽流感H5亞型油苗免疫后,雞群已經表現臨床產蛋下降及精神不振的癥狀,但由于經驗不足,并沒采取補救措施,并進行禽流感H9亞型油苗的免疫,從而使雞群的應激變得更大。
板凳
 樓主| 發表于 2008-1-15 10:04:17 | 只看該作者

蛋雞產蛋初期發生水樣稀便的診治

蛋雞產蛋初期發生水樣稀便的診治

 蛋雞產蛋初期出現水樣稀便,常被忽視和誤診,主要表現為大量水樣稀便。雖不引起雞只死亡、但影響雞的生產性能。主要病因是過早供給雞含鈣量高的蛋雞高峰料,使雞腎臟受損傷所致。通過投放抗生素及微生態制劑的處理方式無治療效果,但采取去除病因和使用調節腎臟功能的藥物如碳酸氫鈉、Vc等辦法療效明顯。
  2006年春季,在河北某養雞鄉的一些中小型養雞場,普遍發生了蛋雞在產蛋初期出現水樣稀便的癥狀,并伴有雞群飲水量增大,產蛋率上升緩慢或產蛋高峰上不去等情況。發病雞群涉及9個中小型蛋雞場,約50000余只雞。該病癥有的被誤診為雞大腸桿菌病,繼而投放大量的抗菌素;有的被診斷為雞腸道有益菌群失衡而投放微生態制劑;有的懷疑是當地水質問題;有的懷疑是飼料中食鹽含量過高或飼料霉變等原因。采取了一些相應措施后仍無效果。由于本病在無繼發病的情況下并不引起雞只死亡,所以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但該病影響雞的生產性能,給養雞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經濟損失。本人根據雞群臨診特點、病理剖檢變化等,采取有效措施,取得了較好效果。
  1 臨診特點
  發病日齡一般在120~150日齡之間,即蛋雞開產初期。病程短的在 15天左右,長的可達 60天。主要臨診癥狀為:雞只口渴,飲水量增多,水樣稀便,雞群產蛋率上升緩慢,產蛋高峰上不去,個別雞只精神沉郁。
  2 實驗室檢驗
  采取病雞心血、肝臟、脾臟涂片進行革蘭氏染色,鏡檢未見細菌。無菌操作取上述病料分別接種于普通肉湯、麥康凱培養基,37℃恒溫培養24小時,細菌檢查呈陰性;飼料中食鹽檢驗為0.3%;水質化驗結果符合飲用水標準。
  3 病理變化及病因分析
  解剖患病活雞可見,泄殖腔充血,腎臟充血腫脹。個別雞腎臟有尿酸鹽沉積。
  初產蛋雞的代謝旺盛,生理變化大,飼料稍做變更就很容易刺激其腸道,引起腹瀉。本病的發生往往是由于過早使用蛋雞高峰料,過量的鈣質損害了雞的腎臟。特別是自配料的養雞場和使用小型飼料加工廠飼料的更容易發生本病。目前開放式雞舍蛋雞開產普遍較早,一般在120日齡前雞群見蛋。一些養雞場為了讓雞群盡快達到產蛋高峰,根本沒有使用青年雞到蛋雞階段的過渡料,而是見蛋后就供給蛋雞高峰料。在這個階段,雞群有95%以上的雞仍未開產,料中的鈣質在雞腸道內以50%~60%的吸收率吸收入血液。過量的鈣質通過腎臟排泄,當超過雞腎臟的排泄能力時,就形成了尿酸鹽沉積,這時腎臟將通過加快水的排泄來緩解腎臟的尿酸鹽沉積。此時發生的水樣稀便實際上是尿液聚積在泄殖腔與糞便混合后的排泄物。隨著雞性成熟后開始產蛋,鈣的需求量增大,此癥狀才得以緩解。這一病理過程形成后,影響雞的正常生產性能。
另外,很多飼養戶從蛋雞育成后期,開始使用自配料,為降低成本,他們往往在飼料中添加大量的米糠、麩皮使飼料中粗纖維的含量過高,粗纖維的含量越高,蛋雞持續拉稀的時間越長;飼料中粗蛋白含量過高或豆粕熟化不夠,也可刺激腸道出現拉稀現象。
  4 診斷及處理措施
通過流行病學調查、臨診癥狀、病理剖檢變化和實驗室檢驗很容易確診。
處理措施:
1、提高雛雞及育成雞的質量,達到品種要求,使雞群開產整齊;按雞的營養標準合理使用過渡料,過度料到產蛋高峰期料更換不可太快,需要5-7天;對發病雞群減少飼料中鈣質的添加量,并在飼料中投放0.3%~0.5%碳酸氫鈉,在飲水中添加0.1%的維生素C,連續服用7~14天。
2、對含粗纖維高的飼料,應及時調整(不高于10%)。
3、要根據雞的營養需要合理添加蛋白質飼料,不可以使用生豆粕。
5  體會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本病主要發生于剛開產的初產蛋雞,由于對初產蛋雞管理的失誤,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會給養殖朋友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損失。
本病雖不會造成雞群大批死亡,但是由于長期拉稀,導致飼料利用率降低,雞體營養缺乏,產蛋率上不去,另外糞便稀薄降低了經濟價值,同時也給雞舍內環境的管理帶來了一定困難。所以,我在這里給廣大養雞戶朋友們提個醒,應予謹慎防治。
地毯
發表于 2008-3-25 15:42:48 | 只看該作者
分析的很有道理,值得學習借鑒!
5
發表于 2008-3-26 15:22:35 | 只看該作者
很好,這樣的實例有針對性好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4 01:55,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