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禽流感及消費的影響,雞蛋及淘汰雞價格都比較低。因此,很多養殖戶對養雞失去信心,并開始拼命“降低成本”。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養殖成本是什么?真正的養殖成本主要是每斤豬肉或雞蛋等所需飼料的費用而不是每斤飼料的成本。很多發展比較好的養殖場老板深有感觸地說:“行情好時喂什么飼料都能賺點錢,行情差時只有喂好飼料才能賺錢或相應地比喂差的飼料的賠得少”,事實上我們養殖無論行情好與壞都要想法降低養殖成本,成本與行情是沒有關系的。
所以,我們要想從事養殖業,就必須相信科學,提高豬、雞對飼料資源的利用率,從改善養殖條件、飼料質量、飼養管理辦法品種改良和疾病控制上下功夫,真正綜合地降低養殖成本。從長遠來算雞蛋價還是比養殖成本高的,只要能堅持科學養殖總的還是有錢可賺的。
另外,有一部分養殖戶認為,現在用非常廉價的飼料先維持,等到行情好時再賣,孰不知這樣,蛋雞少產一個月蛋一斤雞蛋至少增加5分錢的成本,蛋雞還由于過分消耗很快體衰,產蛋率很快降下來,雞蛋總體成本反而很高,何況也未必能趕上好行情;再者由于營養太差,雞抗病力下降,發病風險太高養殖場得不償失。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