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來有企業在用人中“設局”的,常被作為一種經驗談。例如招聘時,考官在桌前的地上丟一張紙片,應聘者如能揀起來就被認為合格,否則就無情淘汰。
個人認為,這種“設局”顯然帶有一定的隨機性,如果說就單項考核有其一定的合理性,那么用以考核一個人的大節則是本末倒置的,在實踐中難免失之偏頗。
以“設局”的方式考察人,就事論事,當然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但是在風云多變的經營活動中,以一時一地的得失論英雄是萬萬不行的。這是因為人的成長過程與管理氛圍的變化密切相關,管理者的榜樣作用影響更大.
當然,如果讓員工獨當一面,管理者的榜樣影響力就會相對減弱,在作出決定前應該慎重對待,需要進行必要的考察。但是實踐對獨當一面人才所需素質的要求是多方面的,用“設局”的方式代替實踐磨練,容易以偏概全;在對人的考察中希圖走捷徑,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也許企業用人不必在“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過程中按步就班的進行,但是經過較長時間的實踐檢驗還是必不可少的。
在對員工進行考察也不能完全屏除人為的因素,包括人為地彌補、強化某種環境要素,以便更有效、更直接地達到考察的目的。但是這應當順勢而為,因勢利導。它與刻意“設局”的區別正如李世民所說的那樣,是“以至誠治天下”還是玩弄“權譎小數”。兩者的效果不同,對于順勢而為、因勢利導的考察,員工除了能感悟到管理者的“至誠”,還能體會到管理者對自己著意培養的良苦用心,從而受到激勵;而對于“設局”,過關者心存僥幸,沒有過關的員工難免會產生被戲弄的感覺,大家從此都會保持戒心,于是乎難免在工作中分心,從而使團隊產生離心力。
試玉應燒三月滿,辨才需待七年期.又還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呢??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