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這樣一個狀況,我覺得和前幾年各地過度發展奶牛行業有很大的關系,這是其一,是造成今天很多農戶感覺上當受騙的主要原因.奶牛行業越來越遠離傳統行業,要求的技術成本越來越高,農民在全無準備的情況下就抱著政府鼓勵的美好愿望從業,后續無法滿足需要,這是失望的主要點。
效益不佳的另一個因素是技術方面的問題,例如美國的奶價,折合人民幣大約二塊九毛五一公斤,然而今天奶價上漲到這個水平,我們也能賺錢嗎?恐怕情況會好,但是我想那時候的原料價格恐怕漲的更厲害,我們還是難以獲得預期的效益。這其中的差別主要是奶產量的問題。我們缺乏的技術包括全國性的統一育種、評價體系(DHI)、技術人員等等
奶品公司都會壓價,這是商業化公司的必然使之,也是很多奶品公司原始積累的最好途徑。農民有時抱怨,有的奶品公司寧可5個生產廠幾年不賺錢做公益事業,也不愿意拿這個錢發給農民。這也是媒體常說的不對等
看了以上的文章發表一點感想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