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酶制劑在飼料中添加的研究和應用是目前生物
技術在飼料工業中應用最受關注的領域,華南農業大
學最近幾年的 5 篇博士論文也從不同方面討論了飼料
酶作用的機理(沈水寶,2002;于旭華,2004;黃燕華
2004;左建軍,2005;譚會澤,2006)。從全球范圍來
看,大約 6 5 % 的含有黏性谷物的家禽飼料中添加了
飼料酶制劑(Sheppy,2004)。許多研究表明,飼用酶
制劑,特別是非淀粉多糖酶能提高畜禽生產性能。進
一步的研究發現,非淀粉多糖酶可以提高營養物質的
消化率,例如提高回腸氨基酸表觀消化率,而且腸系
膜靜脈血清總氨基酸的含量顯著上升。但是,非淀粉
多糖酶在提高腸道可利用氨基酸的同時,是否能提高
氨基酸轉運蛋白的基因表達?這是飼用酶制劑發揮
作用的分子生物學基礎。Kaput 等(2004)指出,日糧的
化學組成可以直接或間接影響動物的基因表達。動
物組織對于飼料成分以及營養水平變化的適應性反
映在其對于這些營養物質轉運型和數量的變化上
(Humphrey 等,2004)。因此,開展添加飼用酶制劑對
營養吸收轉運載體的基因表達影響的研究,將開拓酶
制劑研究的新領域—酶制劑的分子營養學。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