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弈論經濟學中,"智商博弈"是一個著名納什均衡例子:假設豬圈里有一頭大豬,一頭小豬。豬圈的一頭有豬食槽,另一頭安裝著控制豬食供應的按鈕,按一下按鈕會有10個單位的豬食進槽,但是誰按鈕就會首先付出2個單位的成本,若大豬先到槽邊,大小豬吃到食物的收益比為9:1,同時到槽邊,收益比是7:3,小豬先到槽邊,收益比是6:4。那么,在兩頭豬都是有智慧的前提下,最終結果是小豬選擇等待。
實際上,小豬選擇等待,讓大豬去按控制按鈕,而自己選擇"坐船"(或稱為搭便車)的原因很簡單:在大豬選擇行動的前提下,小豬也行動的話,小豬可得到1個單位的純收益(吃到3個單位的食品同時也耗費2個單位的成本,以下純收益計算相同),而小豬等待的話,小豬則可以獲得4個單位的純收益,等待優于行動;在大豬選擇等待的前提下,小豬如果行動的話,小豬的收入將不低于成本,純收益為-1單位,如果這樣也選擇等待的話,那么小豬的收益為零,成本也為零,總之,等待還是要優于行動。
在小企業的經營中,學會如何"拾便車"是一個精明的職業經理人最為基本的素質。在某些時候,如果能夠注意等待,讓其他大的企業首先開發市場,是一種明智的選擇,這時候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比如,在某種新產品剛上市,其性能和功力還不為人所熟識的情況下,如果進行新產品生產的不僅僅是一家小企業,而且還有其它生產能力和銷售能力更強的企業,那么,小企業完全沒有必要首先去投入大量廣告做產品宣傳,以達到和其他企業品牌競爭并取得優勢地位的目的。一個精明的經理人首先應該進行一項細致的計算:在品牌領先的預期收益,和將品牌競爭的費用以產品的擴大再生產,而坐等大企業將市場開發成熟所能取得的收益之間,進行比較以確認哪種方案更有利于企業。
"拾便車"實際上是提供給職業經理人面對每一項花費的另一種選擇,對它的留意和研究可以給企業減少很多不必要的費用,從而使企業的管理和發展走上一個新臺階。這種現象在經濟生活中非常常見,卻很少為小企業的經理人所熟識。
今年春夏之交,曾經爆發過一聲和激烈的天然水與純凈水有害無害的論戰,挑起者是養生堂,但是其論點卻嚴重地影響了純凈水整個行業的利益。實際上,在這個事件中,純凈水有害論戰中的最大受害者,他們是最有理由首先站出來說話的企業。
所以,在夏季的那場水戰中。純凈水行業的其他小企業大可以對論戰不聞不問,精明的小企業經理完全可以坐在家里,看大純凈水企業在媒體上發表的各種聲明,坐享其成而不必在國內往返奔波,在各大媒體發表聲明了。
因此在經營企業的時候,企業經理至少應該存在"智慧"等待的頭腦。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