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特點及癥狀
畜禽哮喘多發于氣候寒冷驟變、圈舍空氣污濁的早晨或晚上,常突然發生。患畜主要表現為咳嗽、氣喘、流鼻涕、打噴嚏,精神不振,有時體溫升高,采食量減少或者絕食;患禽常表現為呼吸困難、張口呼吸、咳嗽、氣喘、產蛋量下降、采食減少。
二、治療
可使用青霉素、鏈霉素、卡那霉素、磺胺類藥物,配合使用解熱鎮痛、平喘止咳藥物。此外還可以配合使用中草藥對癥治療。
風寒哮喘患畜主要表現為鼻流清涕、咳嗽、氣喘,早晚癥狀嚴重,中午則較輕。治療原則:辛溫解表、祛痰止咳,可內服紫蘇散:紫蘇、荊芥、前胡、防風、桔梗、生姜各20—60克,麻黃20—40克、甘草20—50克,共研細末或水煎灌服。每日兩次,連用1—2天。
風熱哮喘患畜主要表現為發熱、咳嗽、氣喘、鼻流濃涕、口渴喜飲、小便黃赤。治療原則、清肺化痰、解熱鎮痛。可內服清肺散:板藍根50—100克、川貝母25—50克、葶藶50—75克、桔梗20—60克、杏仁2—5克、蘇子30—50克、桑白皮20—50克、甘草20—50克,共研為細末,蜂蜜50—100克為引,開水沖調,候溫灌服,每日一兩次,連用2—3天。
頑固性哮喘多因家畜長期哮喘轉化而成。患畜主要表現為長期咳嗽、氣喘、咳喘無力、體瘦毛焦、呼吸氣短、口色淡白、脈細沉。治療原則:清肺理氣、潤肺止咳。可內服固肺散:阿膠、黨參、百合、貝母、紫苑、黃芩、桔梗、當歸、知母、五味子、麥冬各20—60克,杏仁2—5克、甘草20—30克,共研為細末,開水沖調,候溫灌服,每日兩次,連用3—5天。
禽哮喘多因禽舍空氣污濁、粉塵飛揚、寒風侵襲,或取暖時煙熏等所致。主要表現為張口呼吸、呼吸困難、毛逆立、精神不振、采食量減少或不食、產蛋量下降甚至停產。治療原則:抗菌消炎,止咳平喘。可內服三黃湯:黃柏、黃芩、黃連、枝子各等份,每只雞1—2克,煎服,每日1次,連用2—3次。
三、預防
首先要加強飼養管理,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及時關窗閉門,堵塞墻壁洞穴,防止寒風侵襲,保持圈舍清潔衛生,中午要及時開窗通風換氣;其次,飼料營養要全面,勞役要適度;三是發病后要及時診治,以免延誤病情。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