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9月14日-15日,農業部在四川成都召開全國發展生豬生產現場會,深入學習中央領導同志關于發展生豬生產的重要指示精神,部署進一步落實好《國務院關于促進生豬生產發展穩定市場供應的意見》等文件要求,交流工作經驗,抓緊做好發展生豬生產的各項工作,確保生豬持續有效供給。農業部部長孫政才強調,各級農業和畜牧獸醫部門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積極推動政策落實,促進生豬產業盡快恢復發展,加快生豬生產方式轉變,實現家庭飼養與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結合、龍頭企業發展與農民增收結合、小生產與大市場結合,推動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跨越。
孫政才指出,黨中央、國務院對生豬生產高度重視,連續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進生豬生產,這些政策措施對生豬生產的恢復發展和持續發展將產生強大的推動作用。各地區、各部門迅速行動,認真落實中央部署。國務院各有關部門加強協調,相互配合,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當前能繁母豬補貼資金已足額發放到農戶手中,母豬保險工作已全面啟動,標準化規模養殖、良種補貼和良種繁育體系建設等項目也正在積極實施中。各地區全面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生豬生產,在落實國務院政策基礎上,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出臺了加大扶持生豬生產的政策措施。
孫政才說,隨著國家扶持政策的落實以及市場行情的拉動,生豬生產開始出現一些積極變化,形勢正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根據跟蹤調查測算,8月份全國能繁母豬存欄同比增長3.3%,月環比增長3.8%,增幅分別比上月提高1.2和3.1個百分點。規模養殖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8月份規模養殖生豬存欄同比增加15%,環比增加3.4%;出欄同比增加9.9%,扭轉了上月的下降局面。據農業部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信息網監測,8月中旬開始生豬價格出現回落,9月上旬活豬價格每市斤下降1-2元,降幅達11.3%。隨著免疫等各項防控措施的落實,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情逐步趨于穩定,發生幾率明顯下降,且均被有效控制在疫點上,沒有造成擴散蔓延。據統計,7月份全國豬藍耳病發病數和死亡數比6月份分別下降52%和36%;發病率已由7月份的0.8%下降至8月份的0.19%。
孫政才強調,發展生豬生產,確保生豬持續有效供給,是當前農業農村經濟工作最緊迫的任務。各級農業和畜牧獸醫部門一定要以更加負責的態度、更加迅速的行動、更加高效的工作,緊緊抓住落實國家扶持生豬生產各項政策這個關鍵環節,加快推進恢復發展生豬生產各項工作,盡快取得恢復發展生豬生產實際成效。
一是加快恢復能繁母豬存欄。要組織和動員基層畜牧獸醫服務人員幫助母豬養殖戶解決生產中遇到的技術難題,確保母豬生產的平穩發展。
二是完善生豬良種繁育體系。各地要抓緊做好本省區市生豬良種繁育體系建設規劃的制修訂工作,抓緊實施生豬良種補貼項目。
三是增強
養豬大縣生產能力。國家對全國250個左右的生豬調出大縣給予獎勵的資金即將下撥,省級畜牧獸醫部門要督促各生豬大縣用好獎勵資金,專項用于生豬生產。
四是加大適用技術推廣力度。推廣母豬產前產后優飼技術、仔豬飼喂技術、全進全出飼養工藝、微生態制劑替代藥物性
飼料添加劑等技術,提高飼養效益。
五是強化生豬重大疫病防控。進一步加大免疫力度,保證免疫密度和質量;進一步加強疫情監測和流通環節監管,堅決防止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情擴散和蔓延;進一步擴大疫苗生產供應,滿足各地免疫工作需要;進一步推進動物標識及疫病可追溯體系建設工作,做好養殖檔案建立和新型標識佩戴工作。
六是加強豬肉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飼料的違法行為,嚴肅查處在豬飼料中違法添加“瘦肉精”、“蛋白精”等違禁物的行為。組織對獸藥經營、使用環節進行拉網式檢查,加強產地檢疫和耳標管理。切實做好城鄉結合部和農村肉類市場的監管工作。
孫政才強調,新形勢下,穩定和發展生豬生產要正確把握好四個方面的關系,即生產與防疫的關系、分散飼養與規模養殖的關系、加快恢復生產和長期穩定發展的關系、生豬產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關系。在實際工作中,要突出工作重點,增強發展能力,逐步建立生豬生產穩定發展的長效機制,著力抓好六項長期性工作。
一要大力促進科技進步,不斷提高良種繁育和動物產品質量水平。
二要著力轉變發展方式,不斷提高畜牧業生產集約化、標準化、組織化程度,大力發展各種類型的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
三要突出抓好主產區,結合編制和實施新一輪《生豬優勢區域布局規劃》,做大做強生豬產業帶。
四要切實加強疫病防控,提高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置能力。
五要繼續加大政策支持,落實對生豬生產發展關鍵環節的資金投入,進一步鞏固和完善各項扶持政策。
六要切實提高工作指導能力,加強生豬生產基礎性工作,建設一支思想過硬、業務精通、作風優良、能打硬仗的畜牧獸醫干部隊伍。
孫政才要求,各級農業和畜牧獸醫部門要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統一思想認識,狠抓工作落實,確保完成各項工作部署。建立嚴格的恢復生產工作責任制和疫病防控工作責任制。切實加強和改進作風,認真開展調查研究,有效解決發展生豬生產遇到的實際問題。主動加強與有關部門溝通協調,形成促進生豬生產恢復發展的強大合力。切實做好輿論引導工作,營造有利于發展生豬生產的社會氛圍。
孫政才和參會代表前往四川省簡陽市考察了玉成鄉街鄰村、壇罐鄉南堰村等地的生豬養殖和防疫情況。孫政才充分肯定了簡陽市創新機制,促進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的經驗和做法,指出龍頭企業帶動、養殖小區、豬業合作社等是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的有效途徑,要大力扶持和推進,并鼓勵當地農民積極發展生豬生產,促進生豬產業再上新臺階。
農業部副部長張寶文、國務院有關部門、各省區市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的主要負責同志及畜牧處處長、農業部有關司局及直屬事業單位的負責同志共100多位代表參加會議。四川、河南、廣東、遼寧四省結合本省情況,交流了恢復和發展生豬生產的典型經驗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