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篇論文是我的原創。請大家多多執教。失乳犢牛的養育法
吾買爾江
(塔里木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新疆 阿拉爾 843300)
摘要:犢牛的培育是獲得健康、高產牛群的基礎。犢牛培育時期飼養管理的好壞直接關系成年時的體型結構和生產性能。本文介紹了初乳對犢牛的重要作用和失乳犢牛的養育方法。
關鍵詞:失乳犢牛;初乳;養育
犢牛的培育是養牛生產的主要環節之一,也是獲得健康、高產牛群的基礎。犢牛培育時期飼養管理的好壞直接關系成年時的體型結構和生產性能。其中尤其是出生后的護理和養育是很重要。犢牛出生后對外界環境條件適應性較差,需要精心護理、培育。
1 飼喂初乳的重要性。
在實際生產當中可碰到母牛產后生病死亡,或因患乳房炎、早產、等原因不能哺乳的情況。母牛產后生病死亡遺留的,或因病、早產吃不到母乳的犢牛,稱為失乳犢牛。要養好失乳犢牛首先必須保證它能盡早吃到足夠的初乳。初生犢牛絕對不能沒有母牛的初乳。犢牛接受初乳至關重要,應該有理想的開始。喂初乳要越早越好,最好在出生后1小時之內進行。為何要如此快地飼喂初乳,有如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1.1 初乳有多種特殊的作用。其特殊的作用表現為:
1.1.1 初乳是一種天然的保護品
初乳中含有溶菌酶和抗體,前者能殺滅多種病菌,后者含有多種γ-球蛋白,可以抑制某些病菌的活動;還有K—抗原凝集素能拮抗特殊品系的大腸桿菌。這就保證了犢牛不受病害。
1.1.2 初乳提高犢牛對細菌的抵抗力
初生犢牛由于胃腸空虛、其第四胃及腸壁上無黏膜,對細菌的抵抗力很弱。而初乳的特殊功能就是它能代替腸壁上黏液作用,黏在胃腸壁上,阻止細菌侵入血液中,可提高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
1.1.3 初乳能抑制有害細菌的繁殖
初乳的酸度比常乳較高(40—50Tº),可使胃液變成酸性,不利于有害細菌的繁殖。
1.1.4 初乳有助消化作用
當犢牛食到初乳后,可使胃腸道及早分泌大量的消化酶,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1.5初乳有輕瀉作用
初乳中含有較多的鎂鹽,有輕瀉作用,能清除腸道有害物質和促進胎糞的排出。
1.1.6 初乳含有豐富而易消化的養分
母牛產后第一天分泌的初乳,干物質總量較常乳多1倍以上,其中:蛋白質的含量多4-5倍(特別是白蛋白和球蛋白),比常乳多十幾倍),乳脂肪多1倍左右,維生素A與D多10倍左右,而各種無機鹽類也較多。(見表1)。
表1 荷斯坦牛初乳(生后24小時)與常乳成分的比較
成分 初乳 常乳
酸度(T°) 40-50 12-18
干物質(%) 25.84 12.53
非脂固體(%) 18.5 8.6
蛋白質(%) 14.3 3.25
酪蛋白(%) 5.2 2.6
白蛋白(%) 1.5 0.47
免疫球蛋白(%) 5.5-6.8 0.09
乳糖(%) 3.1 4.6
灰分(%) 0.97 0.75
鈣(%) 0.26 0.13
鎂(%) 0.04 0.01
鉀(%) 0.14 0.15
鈉(%) 0.07 0.04
磷(%) 0.24 0.11
氯(%) 0.12 0.07
胡蘿卜素(微克/克脂肪) 24-45 7
維生素A(微克/克脂肪) 42-48 8
維生素D(微克/克脂肪) 0.9-1.8 0.6
維生素E(微克/克脂肪) 100-150 20
1.2犢牛吸收初乳時有特殊的“腸壁閉鎖”現象
在母體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不能透過胎盤傳給犢牛,所以初生犢牛沒有免疫力,只有當犢牛吃到初乳后,免疫球蛋白以未經消化的狀態透過腸壁被吸收入血后才具有免疫作用,但是隨著犢牛出生后時間的延續,吸收未經消化球蛋白的作用將消失。以犢牛為例,其在出生時對初乳免疫球蛋白的吸收率最高,為50%;在12小時后僅能吸收7%,24小時以后僅能吸收極少量或不吸收。(見表2)。
表2牛免疫球蛋白吸收效率
犢牛產出后時間(h) 0 3 6 12 18 24
免疫球蛋白吸收效率(%) 50 40 15 7 5 1
1.3初乳中的重要成分隨產后時間的延續而迅速向常乳成分轉變
初乳中對犢牛生理上和健康上很重要的蛋白質、維生素A等成分,是隨著產后時間的延續而迅速向常乳成分轉變。從表3及表4 中可以看出牛初乳中蛋白質、維生素A等成分隨時間的延續而迅速向常乳成分轉變的情況。
表3 牛奶由初乳至常乳在成分上的變化
分娩后的時間(小時) 比重 酸度(T°) 水分(%) 總蛋白(%) 酪蛋白(%) 白蛋白及球蛋白(%) 脂肪(%) 乳糖(%) 灰分(%)
當時 1.067 46.0 73.01 17.57 5.08 11.34 5.10 2.19 1.01
6 1.044 36.0 79.54 10.00 3.51 6.20 6.85 2.71 0.91
12 1.037 28.0 85.47 6.05 3.00 2.96 3.80 3.71 0.89
24 1.034 27.0 87.23 4.52 2.76 1.48 3.40 3.98 0.86
36 1.032 25.0 87.78 3.98 2.77 1.03 3.55 3.97 0.84
48 10.32 24.0 88.56 3.74 2.63 0.99 2.80 3.97 0.83
72 1.033 25.0 88.14 3.86 2.70 0.97 3.10 4.37 0.84
96 1.034 23.0 88.15 3.76 2.68 0.82 2.80 4.72 0.83
120 1.033 21.2 87.33 3.86 2.68 0.87 3.75 4.76 0.85
168 1.032 22.4 87.87 3.31 2.42 0.69 3.45 4.96 0.84
表4 牛奶由初乳至常乳的維生素A及類胡蘿卜素含量的變化
擠乳次數順序 1 2 3 4 5 6+7 8+9 12+13 16+17
維生素A(微克/100毫升) 319 398 218 125 72 75 67 30 25
類胡蘿卜素(微克/100毫升) 147 189 107 59 41 35 27 16 17
2失乳犢牛的養育法。
在實際生產中因母牛產后生病死亡,或因患乳房炎、早產等原因吃不到初乳的犢牛可以采用寄養和人工哺乳的方法來養育。
2.1失乳犢牛的寄養
犢牛寄養就是為失乳犢牛找一個寄母,依靠寄母的乳汁哺育長大。對寄養母畜的要求:①性情溫順,泌乳量高,母性好,身體健壯,具有代哺能力。②要求寄養母牛與代哺犢牛產期相近,最好相差不過2~3天。③最好能在代哺犢牛生后3天內完成寄養,使犢牛能吃到寄母的初乳。母牛憑嗅覺辨別自己的犢牛,對異己犢牛拒絕哺乳。寄養前可將寄母的乳汁、尿液,最好是分娩時的羊水涂抹在代哺犢牛的頭部及臀部,令它們同居數日,吃過幾次奶后母畜便能自動帶犢牛哺乳。保母牛應當加強飼養管理以提高其泌乳量,以滿足自己的及代哺犢牛的生長發育所需。只要精心做好飼養管理工作,人工寄養都會成功。
2.2失乳犢牛的人工哺乳
失乳犢牛的人工哺乳就是選用牛奶或奶粉、豆奶適量的添加劑配制成人工乳,采用人工哺育失乳犢牛的辦法。如果犢牛生后母牛死亡,犢牛吃不到初乳,可以用其它牛的初乳代替。如果確實不能保證犢牛吃上初乳就必須在人工乳中加入抗菌素及礦物質添加劑等。①牛乳1000毫升加20毫升魚肝油、50克蓖麻油或具有輕瀉作用的其它物質和250毫升土霉素,連喂5天,以后土霉素喂量降至125毫克/日。②可以用豆漿1000毫升(或牛奶500毫升),雞蛋2~3枚、魚肝油15毫升,另加食鹽10克,糖適量組成,充分攪拌后喂給。③也可以喂人工初乳。其配方:新鮮雞蛋2~3個,食鹽9~10克,新鮮魚肝油15克,加入1000毫升清潔煮沸并冷卻到40~50℃的水中,攪拌均勻,按每公斤體重8~10毫升混入常乳中喂給。④人工哺乳:可選用奶瓶將已人工乳隔水加溫至38℃~40℃即可飼喂,首先要教會犢牛吸吮乳頭。奶瓶要用一次洗一次,不可喂涼乳及變質乳。1周后可改為淺盆或槽自食,日飼喂次數不少于3次,可喂到體重的1/6,應防止過食引起消化道疾病。1周后可供給少量的軟嫩干草和10~20克精料,訓練開食,以促進瘤胃的發育。
參考文獻:
[1] 李永祿.養牛學[M].北京:農業出版社,1987.207-209
[2] 廖景亞(譯).犢牛培育始于初乳的飼喂[J].四川畜牧獸醫,2003(1):36-37
[3] 邱懷.現代乳牛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216-217
[4] 冀一倫.實用養牛科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210 |
-
-
失乳犢牛的養育法.pdf
2007-9-14 17:06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83.54 KB, 下載次數: 5
原創論文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