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工廠化養兔生產核心技術的探討
李明勇(中國康大食品有限公司)
摘要:肉兔產業的蓬勃發展,推進了肉兔飼養的集約化、工廠化進程。但只是飼養規模的擴張就稱之為集約化是不科學的,只有掌握從真正意義上實現肉兔集約化和工廠化生產的核心技術,才能實現真正的工廠化。主要包括:基礎設施、飼養設備的標準化,肉兔品種的標準化,生產模式的標準化和高效化,飼料以及飼喂方式的標準化,環境控制的標準化,兔群科學更新的標準化,疾病控制體制的科學化等等。通過集約化、工廠化核心技術的轉化,來實現肉兔生產的高效率、高效益。
關鍵詞:工廠化 集約化 核心技術 高效率
結合國內外集約化、工廠化養兔的經驗,借助康大集團肉兔產業發展平臺;在國內外養兔專家的的幫助下,從實踐中總結出一些從真正意義上實現肉兔集約化和工廠化生產的核心技術:
1、 基礎設施的標準化:
1.1飼養場選址的科學化:選址應在距離村莊0.5公里以上、地勢高燥、利于通風、自然隔離條件好的地方建造兔場,有利于生物安全和與環境的和諧發展。
1.2兔場布局的標準化:兔場設計要改變人畜混居的局面;生活區與生產區嚴格分開,出入有嚴格的消毒更衣程序;飼養區凈道和臟道分開,一切物料和人員入舍要通過凈道,糞便和死淘兔子通過臟道運走;兔舍之間要有15-20米以上的隔離帶,便于通風和防疫;有暢通的排污系統,糞便能夠隨時集中和密封;污水用管道排放并集中沉淀處理。
1.3設備設施的標準化:種兔籠宜采用單層平置排列,后備和肥育兔可采用多層籠,支架式或懸掛式兔籠均可。但不論怎樣設計一定要適合操作,利于高效率工作;便于快速清理糞便,節約水量。采用自控縱向負壓通風系統或與自然通風相結合,夏季利用水簾降溫,保證風速達到1.5米/秒。采用自動飲水系統,料盒設計便于清理料末。
2、實現品種的標準化:優良的兔品種優勢能為產業創造巨大效益。
2.1配套系生產:康大集團在2005年從法國引進伊普呂配套系1130只。窩均產活仔10.5只,母兔年均出欄商品兔42只,35日齡斷奶成活率年平均85%,35-70日齡成活率年平均90.3%,70日齡平均體重2.1公斤,屠宰率48%,飼料轉化率3.6:1,僅飼料報酬每只比當地傳統品種增加效益8元。
2.2優良純種的生產:康大公司2007年4月以從美國引進新西蘭、加利福尼亞純種兔550只,正進行有計劃、科學的純種繁育。同時也考慮在過渡階段利用公兔進行雜交改良。高純度的新西蘭兔將作為清潔級甚至SPF級實驗動物的育種材料。
3.實施批次繁殖模式:即批次催情、批次配種、批次產仔、批次斷奶、批次出欄;
3.1批次繁殖模式的含義:
3.1.1“批次配種”:配種前1-2天進行催情,可以選擇每周周一對所有適合條件的種母兔進行配種;
3.1.2“批次產仔”:配種的第十二天對配種的母兔進行摸胎,挑出沒有懷孕的在下周一再次進行配種,已經懷孕的在配種四周后的周三至周五即懷孕的第29-32天產仔;
3.1.3 “批次斷奶”:在產后35天,即四周后的周三進行同期斷奶,斷奶同時將母兔移走測窩重,評價母兔哺乳能力;
3.1.4 “批次出欄”:適合留種的同時打耳號,公母分開飼養,其余的屠宰。
3.2、49天繁育模式圖解:根據我們的飼料營養水平、飼養環境水平,采用49天繁育模式適合我們現有情況。
3.3、49天繁殖模式兔群循環圖解:將一棟兔舍內的繁殖母兔大致分成7批次,每周一配種一個批次,7個周正好循環一遍。分7組不是簡單的事先將母兔分開,而是在開始配種前,每次都是挑選發情好的配種,集中不發情的先催情再配種。到了第二個循環開始(第八批),每周一配種的兔子是不可選擇的,他們固定的來自產后18天的、14天前配種沒有受胎的和更新的后備兔子。
3.3.1、根據49天繁殖模式,可以固化每天的工作內容:
周次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第一周 配種-1 休息
第二周 配種-2 催情-3 摸胎-1
第三周 配種-3 催情-4 摸胎-2
第四周 配種-4 催情-5 摸胎-3
第五周 配種-5 按產箱-1 產仔-1 產仔-1 產仔-1 催情-6 摸胎-4
第六周 配種-6 按產箱-2 產仔-2 產仔-2 產仔-2 催情-7 摸胎-5
第七周 配種-7 按產箱-3 產仔-3 產仔-3 產仔-3 催情-1 摸胎-6
第八周 配種-1 按產箱-4 產仔-4 產仔-4 產仔-4 催情-2 摸胎-7
撤產箱-1
斷 奶-1 撤產箱-3
3.3.2、根據每周配種計劃,可以按照規律,準確的推算出每批產仔、斷奶、出欄數量。預算出每月、每年的產量,它可以指導全年的生產活動(表略)
3.4同期發情:能夠實現母兔的同期發情是實現批次繁殖的基礎。每周六檢查待配母兔進行做配種計劃時,對2天后可以保持理想的發情狀態的母兔單獨標識不做任何處理等待配種即可;對于在檢查時沒有發情的母兔,我們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可以嘗試不同的催情方法:
3.4.1 生殖激素處理:在周六用PMSG催情(孕馬血清),皮下注射30IU,兩天后即下周一進行配種,配種同時注射促排3號。
3.4.2生物學刺激處理:將不發情的母兔用結扎公兔爬跨刺激等方法催情都可以產生理想的發情效果。我們經2年的多實踐不發情的母兔實現70%的受胎率。
3.5組織配種:每周一實施配種,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證受配母兔理想的受胎率,在每次配種前兩天(前周六)要做配種計劃。每次配種母兔的來源是:產后18天的母兔,2天前摸胎沒受胎的母兔,更新的母兔。
3.6實施配種:集約化生產一般采取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兩種方法。
3.6.1自然交配:按傳統方法操作。
3.6.2人工授精:集約化家兔生產采取人工授精技術是最經濟和最科學的方法,也是我們工廠化養兔的關鍵技術。人工授精流程:
3.7實現批次發情和批次配種的圖解:
3.8填寫好規范的配種繁殖記錄(表略)。
3.9摸胎時間:根據49天繁殖模式,摸胎工作在配種后12天進行。
3.10每批仔兔35日齡斷奶后母兔兔群的流轉程序圖:
懷孕17天
4、飼料和飼喂方法的標準化:
4.1飼料的標準化:
4.1.1飼料配方的營養全價化,營養水平科學化;
4.1.2保證飼料原料的品質優良,嚴格控制不使用霉變的原料;
4.2批次繁殖模式的飼料添加方法:
4.2.1后備兔飼喂過渡方法:
4.2.2仔兔飼喂過渡方法:
4.2.3仔兔只均日采料量的參考標準:
5.環境控制的標準化:
目的 標準
排除濁氣 氨<10ppm,CO2<0.15%
提供新鮮空氣 0. 8-4.5立方米/小時/公斤(活重)
控制與兔子相適應的氣流速度 夏:氣流速度<1.4米/秒
冬:氣流速度<0.1米/秒
兔子供暖舒適 最低溫度10℃、最高溫度25℃,濕度:60—70%
光照時間的控制 生育期:每天光照16小時,4瓦/平方米,肥育期:自然光照。
供水 PH:6.5-7.5,可飲用水的衛生標準
噪音 >60分貝
6、兔群的及時、科學的更新,保持兔群穩定的生產性能:
6.1不同胎次母兔的抗病力:維持兔群良好的平衡(年輕母兔和老母兔之比)具有重要意義,而它又是通過對兔群及時平衡的更新來實現的。忽視這一點,就會使你的兔群不穩定,并使其處于虛弱狀態。種兔最敏感的兩個階段是3胎以下的年輕母兔和13胎以上的老母兔,而介于兩者之間的母兔群(4—13胎)正處于生產力和抵抗力的高峰期。
抵抗力
生產性能
6.2合理平衡的母兔分布群(平均胎位=6.3):
胎位
在這個例子中,人們看到由胎位構成的年齡是逐年下降的,兩種母兔之間沒有明顯的不平衡,同時,13胎以上母兔的數量也很少。這個飼養場的平均胎位(即RMP=6.3)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都是穩定的。
6.3不合理老化的母兔分布群:(平均胎位=9.3)
胎位
上述情況說明兔群老化了。這是一個一直健康的母兔群,既沒有高的死亡,也沒有大量淘汰。所以,飼養者對兔群老化坦然處之,習慣于使其母兔超過13胎的越來越多(20%的母兔超過13胎)。
平均胎位的計算公式=產仔母兔數×分娩次數
產仔母兔數
6.4按時更新的方法:每個49天繁殖周期添加12—15%后備種兔,年更新種兔100-120%。更新是兔群保持連續性的一個主要因素,并且通過提供高遺傳潛力的新母兔使生產性能的維持有了保證。
7、建立統一、有效的動保體系:
7.1組織專家團隊,對飼養場進行嚴密監控,及時發現、解決問題;
7.2根據所在區域,結合發病記錄,制定有效適宜的免疫程序;
7.3根據常發疾病,制定有效的消毒流程和消毒劑的正確選擇;
7.4建立科學有效的藥敏實驗體系,定期修訂用藥選擇名錄和方法。
今后,我國肉兔產業必將隨國內外市場的引導不但發展壯大,隨之也會涌現出一批優秀的集約化、工廠化養兔企業。在由傳統粗放飼養模式向科學飼養模式轉變過程中,必將不斷出現新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只有加強業界同仁的交流,才能不斷共同促進兔業的發展壯大。
李明勇 1998年畢業于山東省畜牧獸醫學校,一直從事肉雞、肉兔的集約化生產實踐工作和肉兔配套系育種項目的研發工作。現任青島康大兔業發展有限公司經理兼育種場場長。 聯系電話:13361279507 信 箱:lmy77@126.com 聲明:在不影響內容的情況下,可以適當的修改和壓縮。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