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hi: :hihi: :hihi: :hihi: :hihi: :hihi: 奶牛產后低血鈣引發的疾病 在產犢前后的鈣負平衡是圍產期奶牛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血鈣的平衡涉及到一系列復雜的攝入、輸出和再循環的機理(Goff 等, 1991)。日糧鈣的吸收、骨鈣的動用和腎臟鈣存留主要是由激素1,25-二羥基維生素D3[1,25(OH)2D3]和甲狀旁腺素(PTH)控制的。在干奶階段,奶牛的鈣需要量小,因此補充血鈣的各種機制相對不活躍。但在產犢前后,分娩和泌乳的啟動使激體對鈣離子的需求量急劇增加,初乳的鈣含量是常乳的10倍。但產犢后的前幾天,由于腸道和骨骼的鈣調動機制無法完全調節到能夠滿足機體急劇增加的鈣需求,幾乎所有的經產奶牛和部分初產牛都會經歷不同程度的低血鈣。
由于鈣離子在肌肉運動和神經傳導中的重要作用,臨床和亞臨床低血鈣都可能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低血鈣的臨床癥狀是產褥熱(或稱產后癱瘓),嚴重時被淘汰。更有多達75%的經產牛經歷亞臨床低血鈣。亞臨床低血鈣的癥狀不明顯,易被忽視,但由于亞臨床低血鈣(及臨床型低血鈣)往往與其它代謝疾病直接相關,從經濟效益的角度分析,亞急性低血鈣比產乳熱造成的經濟損失更大。例如低血鈣導致血漿皮質醇水平升高6-8倍,加劇了抑制免疫反應,降低機體免疫力。低血鈣導致子宮和乳頭括約肌的收縮無力,與免疫力下降共同引起胎衣不下和乳房炎(尤其是大腸桿菌型);另外子宮括約肌收縮無力還可能引起產后子宮脫落、產后子宮恢復緩慢、感染子宮炎等問題,影響繁殖性能。低血鈣還可能降低瘤胃蠕動機能,引起動物采食量下降,加劇了泌乳初期的能量負平衡。低血鈣抑制胰島素的分泌、阻礙葡萄糖的吸收,加劇了脂類代謝,因此提高了脂肪肝的發生率。采食量降低使瘤胃充滿程度降低;進入皺胃的揮發酸量增加、引起脹氣;降低皺胃肌肉蠕動能力,都是皺胃移位或變位的直接誘因(Ronald L等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