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MR飼養技術問答
李偉 1
( 黑龍江省畜牧研究所,齊齊哈爾市,1610051)
作者簡介:作者簡介:李偉(1981-),黑龍江人,碩士研究生,主修反芻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
目 錄
1.什么全混合日糧?
2.使用全混合日糧(TMR)的好處都有哪些 ?
3.奶牛場場址如何選擇?
4.施行TMR技術要建什么樣的奶牛舍?
5. 施行TMR技術需要什么樣的飼料原料?
6.在TMR飼料加工需要注意哪些?
7. TMR需要哪些儀器設備?
8.什么是TMR分組飼喂方法?
9.TMR分組飼喂技巧有哪些?
10.TMR質量監控需要注意什么?
11.TMR混合機容量如何確定?
12.TMR干物質含量如何確定?
13.TMR各種原料的養分測定方法?
14.實配TMR飼料營養含量與配方營養含量相差要在什么范圍之間?
15.飼料原料樣品的采集需要注意哪些?
16.TMR顆粒多大為宜?
17.如何對奶牛體膘膘度評分?
18.什么是荷斯坦奶牛外貌鑒定技術?
19.什么是空槽綜合癥(Empty Bunk Syndrome)?
20.如何監測青貯飼料中的干物質含量?
21.如何制作優質青貯玉米?
22. TMR營養濃度與混合組是多少?
23.如何經營管理散欄飼養奶牛場?
24.散欄飼養奶牛場奶牛肢蹄病如何防治?
25.散欄飼養條件下食槽中飼料糧應如何控制?
26.TMR的配方如何配制?
27.人工TMR飼喂奶牛是否有效?
1.什么全混合日糧?
奶牛全混合日糧(Total Mixed Rations)的概念是指根據不同奶牛生長發育及各泌乳階段奶牛的營養需求和飼養目的,按照營養調控技術和多飼料搭配原則而設計出的奶牛全價營養日糧配方,按此配方把每天飼喂奶牛的各種飼料(粗飼料、青貯飼料、精飼料和各類特殊飼料及飼料添加劑)通過特定的設備和飼料加工工藝而均勻地混合在一起供奶牛采食的飼料加工技術。TMR飼喂技術適用于具有現代化牛舍、飼養管理規范、機械化擠奶廳和TMR混料車等儀器設備的大型養殖場。
2.使用全混合日糧(TMR)的好處都有哪些 ?
全混合日糧(TMR)是結合奶牛散方式(自由采食)而配制的日糧。其便于控制奶牛日糧的營養水平,保證各種營養物質相對平衡和精、粗飼料比例適宜,增加干物質的采食量,維持瘤胃正常發酵、消化、吸收及代謝。對提高飼料利用率,發揮奶牛泌乳潛力,維護健康,延長利用年限,獲得最佳經濟效益均具有重大意義。具體有如下幾點:
(1)控制奶牛日糧的營養水平,提高采食量
TMR技術保證了奶牛所采食的每一口飼料都是營養均衡的。TMR技術能夠保證精、粗飼料混合均勻,改善飼料適口性,避免奶牛挑食與營養失衡現象的發生,并能提高飼料的轉化率,特別是粗飼料,將干草、秸稈、青貯玉米等粗飼料合理切短、破碎揉搓,利于奶牛的采食、消化,有利于采食量的提高。
(2)維持瘤胃正常發酵、消化、吸收及代謝,提高飼料利用率
TMR技術將日糧中的堿、酸性飼料均勻混合,加上奶牛大量的堿性唾液,能有效地使瘤胃PH值控制在6.4-6.8,降低瘤胃內酸、堿變化從而提高瘤胃內環境的穩定性,增強瘤胃機能,提高瘤胃內微生物的活性和蛋白質的合成率。
(3)維護奶牛健康
TMR技術可提高瘤胃內環境的穩定性使瘤胃PH值控制在6.4-6.8能有效地避免瘤胃酸中毒的發生,進而減少由此產生的前胃弛緩、瘤胃炎、四胃移位、蹄底潰瘍、肝膿腫等疾病。減少醫療保健上的開銷,降底成本,使奶牛場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國內許多奶牛場生產實踐證明,使用數月降低消化道疾病90%以上。
(4)精、粗飼料比例適宜
傳統飼養飼料投喂誤差可達20%以上,奶牛全混合(TMR)日糧工藝減少飼養的隨意性,使得飼養管理更精確。飼料投喂精確度可提高5%-10%。
(5)減少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
實現分群管理和機械飼喂,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奶牛場管理成本奶牛全混合(TMR)日糧工藝的應用可使人工效率由過去的10-15頭/人提高到40-50頭/人。
3.奶牛場場址如何選擇?
牛場場址的選擇要有周密考慮,統盤安排和比較長遠的規劃。必須與農牧業發展規劃、農田基本建設規劃以及今修建住宅等規劃結合起來,必須適應于現代化養牛業的需要。所選場址,要有發展的余地。
(1)地勢高燥 肉牛場應建在地勢高燥、背風向陽、地下水位較低,具有緩坡的北高南低,總體平坦地方。切不可建在低凹處、風口處,以免排水困難,汛期積水及冬季防寒困難。
(2)土質良好 土質以沙壤土為好。土質松軟,透水性強,雨水、尿液不易積聚,雨后沒有硬結、有利于牛舍及運動場的清潔與衛生干燥,有利于防止蹄病及其他疾病的發生。
(3)水源充足 要有充足的合乎衛生要求的水源,保證生產生活及人畜飲水。水質良好,不含毒物,確保人畜安全和健康。
(4)草料豐富 肉牛飼養所需的飼料特別是粗飼料需要量大,不宜運輸。肉牛場應距秸稈、青貯和干草飼料資源較近,以保證草料供應,減少運費,降低成本。
(5)交通方便 架子牛和大批飼草飼料的購入,肥育牛和糞肥的銷售,運輸量很大,來往頻繁,有些運輸要求風雨無阻,因此,肉牛場應建在離公路或鐵路較近的交通方便的地方。
(6)衛生防疫 遠離主要交通要道、村鎮工廠500米以外,一般交通道路200米以外。還要避開對肉牛場污染的屠宰、加工和工礦企業,特別是化工類企業。符合獸醫衛生和環境衛生的要求,周圍無傳染源。
(7)節約土地 不占或少占耕地
(8)避免地方病 人畜地方病多因土壤,水質缺乏或過多含有某種元素而引起。地方病對肉牛生長和肉質影響很大,雖可防治,但勢必會增加成本。故應盡可能避免。
(9)飼料庫 建造地位應選在離每棟牛舍的位置都較適中,而且位置稍高,即干燥通風,又利于成品料向各牛舍運輸。
(10)干草棚及草庫 盡可能地設在下風向地段,與周圍房舍至少保持50米以遠距離,單獨建造,既防止散草影響牛舍環境美觀,又要達到防火安全。
(11)青貯窖或青貯池 建造選置原則同飼料庫。位置適中,地勢較高,防止糞尿等污水入浸污染,同時要考慮出嵙時運輸方便,減少勞動強度。
(12)獸醫室,病牛舍 應設在牛場下風頭,而且相對偏僻一角,便于隔離,減少空氣和水的污染傳播。
(13)辦公室和職工住舍 設在牛場之外地勢較高的上風頭,以防空氣和水的污染及疫病傳染。養牛場門口應設衛門和消毒室和消毒池。
牛場場區規劃應本著因地制宜和科學飼養的要求,合理布局,統籌安排。場地建筑物的配置應做到緊湊整齊,提高土地利用率,供水管道節約,有利于整個生產過程和便于防火滅病,并注意防火安全。牛場內務建筑物的配置要因地制宜,便于管理,有利于生產,便于防疫、安全等。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做到整齊、緊湊,土地利用率高和節約投資,經濟實用。
3.施行TMR技術要建什么樣的奶牛舍?
(1)為牛創造適宜的環境
一個適宜的環境可以充分發揮牛的生產潛力,提高飼料利用率。一般來說,家畜的生產力20%取決于品種,40%-50%取決于飼料,20%-30%取決于環境。不適宜的環境溫度可以使家畜的生產力下降10-30%。此外,即使喂給全價飼料,如果沒有適宜的環境,飼料也不能最大限度地轉化為畜產品;從而降低了飼料利用率。由此可見,修建畜舍時,必須符合家畜對各種環境條件的要求,包括溫度、濕度、通風、光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氨、硫化氫,為家畜創造適宜的環境。
(2)要符合生產工藝要求
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和畜牧獸醫技術措施的實施,奶牛生產工藝包括牛群的組成和周轉方式,運送草料,飼喂,飲水,清糞等,也包括測量、稱重、采精輸精、防治、生產護理等技術措施。修建牛舍必須與本場生產工藝相結合。否則,必將給生產造成不便,甚至使生產無法進行。
(3)嚴格衛生防疫,防止疫病傳播
流行性疫病對牛場會形成威脅,造成經濟損失。通過修建規范牛舍,為家畜創造適宜環境,將會防止或減少疫病發生。此外,修建畜舍時還應特別注意衛生要求,以利于獸醫防疫制度的執行。要根據防疫要求合理進行場地規劃和建筑物布局,確定畜舍的朝向和間距,設置消毒設施,合理安置污物處理設施等。
(4)要做到經濟合理,技術可行
在滿足以上三項要求的前提下,畜舍修建還應盡量降低工程造價和設備投資,以降低生產成本,加快資金周轉。因此,畜舍修建要盡量利用自然界的有利條件(如自然通風,自然光照等),盡量就地取材,采用當地建筑施工習慣,適當減少附屬用房面積。畜舍設計方案必須通過施工能夠實現的,否則,方案再好而施工技術上不可行,也只能是空想的設計。
(5)建舍要求
牛舍建筑,要根據當地的氣溫變化和牛場生產,用途等因素來確定.建牛舍因陋就簡,就地取材,經濟實用,還要符合獸醫衛生要求,做到科學合理.有條件的,可建質量好的、經久耐用的牛舍。
牛舍內應干燥,冬暖夏涼,地面應保溫,不透水,不打滑,且污水,糞尿易于排出舍外。舍內清潔衛生,空氣新鮮。
由于冬季春季風向多偏西北,牛舍以坐北朝南或朝東南好。牛舍要有一定數量和大小的窗戶,以保證太陽光線充足和空氣流通。房頂有一定厚度,隔熱保溫性能好。舍內各種設施的安置應科學合理,以利于奶牛生長。
散欄式牛舍建筑的基本要求:寬度在20米以上,長度在60米-120米。標準牛舍以飼養200頭-400頭以上牛為單位。散欄式牛舍是將牛床飼養與擠奶廳相結合的牛場,適合規模化養殖,自動化管理。散欄式牛舍一般長為70米-80米,寬為20米-27米。舍內設牛床,成年牛床長210厘米-220厘米,寬110厘米-120厘米;育成前期牛床長170厘米-190厘米,寬85厘米-90厘米;育成后期牛床長190厘米-200厘米,寬100厘米-110厘米。牛床距地面高度20厘米左右。飼喂道寬4米-4.5米,方便奶牛全混合日糧(TMR)設備的使用。散欄式牛舍可分為房舍式、棚舍式和陽棚式三種。其中塑料暖棚牛舍屬于半開放牛舍的一種,是近年來北方寒冷地區推出的一種較保溫的半開放式牛舍。就是冬季將半開放式奶牛舍,用塑料薄膜封閉敞開部分,利用太陽能和牛體散發的熱量,使舍溫升高,同時塑料薄膜也避免了熱量散失。
修筑塑膜暖棚牛舍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問題:一是選擇合適的朝向,塑膜暖棚牛舍需坐北朝南;二是選擇合適的塑料薄膜,應選擇對太陽光透過率較高,而對地面長波輻射透過率較低的聚乙烯等塑膜,其厚度經以80—100微米為宜;三是要合理設置通風換氣口,棚舍的進氣口設在棚舍頂部的背風面,上設防風帽、排氣口的面積以20厘米X20厘米為宜,進氣口的面積是排氣口面積的一半,每隔3米遠設置一個排氣口。
運動場的大小,其長度應以牛舍長度一致對齊為宜,這樣整齊美觀,充分利用地皮。其寬度應參照每頭牛10平方米設計而計算出寬度。牛隨時都要飲水,因此,除舍內飲水外,還必須在運動場邊設飲水槽。槽長3—4米,上寬70厘米,槽底寬40厘米,槽高40—70厘米。每25—40頭應有一個飲水槽,要保證供水充足,新鮮、衛生。運動場周圍要建造圍欄,可以用鋼管建造,也可用水泥樁柱建造,要求結實耐用。
4. 施行TMR技術需要什么樣的飼料原料?
(1)奶牛全混合日糧需要飼料的種類多
粗飼料是飼養奶牛的基礎,精料只是飼喂奶牛的一種補充料。粗料質量是影響我國奶牛產奶量最重要的因素。常用的有:
a.青干草類:如苜蓿干草、蘆葦、羊草、紫云英及各種野干草。奶牛的最優秀粗飼料是奶牛日糧中必須保持一定量的青干草,可維持正常的瘤胃內環境和提高乳脂率。現代奶牛業取得的成就,奶牛產奶量的提高,就是優質青干草的作用,它是現代奶牛業的標志之一。
塊根、塊莖、瓜果類飼料:如甘薯、胡蘿卜、馬鈴薯、蘿卜、甘藍、西瓜皮、南瓜、甜菜等。營養特點:適口性好;主要作為能量飼料添加,水分含量高。
b.青綠飼料:如甘薯蔓、花生藤、黑麥草、苜蓿、三葉草、玉米青割、各種青菜等。其營養特點:蛋白質含量豐富,富含多種維生素;適口性好;體積大,水分含量高。由于青飼料具有上述種種優點,牛喜采食,加之來源廣泛,成本低廉,一些地區的農戶缺乏科學飼養的知識,大量飼喂奶牛。因為青綠飼料水分含量高,牛采食后很快就有飽感,但因其干物質及其養分攝食不足,反而不利于奶牛生產性能的發揮。所以含水分高的飼料在TMR飼料中要嚴格控制用量。
c.農副產品類:如大麥秸、小麥秸、稻草、玉米秸、花生藤、大豆秸、蕎麥秸等。其營養價值較低,粗纖維含量高,適口性差,消化率低,但來源廣,成本低。奶牛食入可使機體產生飽感。但對于高產奶牛嚴格說沒有飼喂價值。
d.糟渣類飼料:豆腐渣、粉渣、啤酒糟、醬油渣、白酒糟、甜菜渣等。營養特點:適口性好,可提供蛋白。啤酒糟是由大麥麥芽、谷皮、其他谷物、殘化糖渣干燥而成。其粗蛋白含量高于白酒糟,如氮浸出物約占39%-43%,其脫水干燥后,是優良奶牛飼料資源。
TMR中粗飼料營養價值順序為優質干草、野生干草、玉米秸、麥草、稻草。在TMR技術中粗飼料應以豆科、禾本科和秸稈類飼料混合使用效果好。青貯飼料作為奶牛日進食量最多的一種飼料,要注意其供給充足,品質優良。
豆粕、棉粕蛋白質易分解,氮氨酸和胱氨酸低于需求水平,棉粕中賴氨酸含量也較谷物蛋白低,缺乏必需氨基酸,特別是賴氨酸和蛋氨酸。TMR以玉米和青貯玉米為主時,應限制玉米副產品作為過瘤胃蛋白的用量,添加碳酸氫鈉(小蘇打)100克-150克。
(2)奶牛全混合日糧需要飼料營養含量準確。
奶牛場對所用飼料原料的營養含量掌握準確無誤是保證TMR營養含量全價、平衡的先決條件,因為當原料成分變化時,正確的配方也可使TMR迅速變得營養不平衡。例如當青貯玉米干物質從35%變為45%時,蛋白質攝入量僅相差0.1磅(45.4g),但卻造成1磅(454)的乳蛋白產量的變異;對于高產牛,粗料干物質減少導致食欲不振、酸中毒等。這就要求奶牛場有一套相應的保障制度,如:建立自己的飼料化驗室,飼料訂購合同指明原料營養含量,飼料保存制度等。
5.在TMR飼料加工需要注意哪些?
科學的飼料加工技術包括:飼料的加入順序、顆粒的大小、混合時間和加水量等多方面內容。符合營養標準的TMR飼料不僅需要有準確的飼料原料營養含量和科學的飼料配方還需要科學的飼料加工技術。
a.同一批次車內的變化
混合程序、混合時間和飼料裝填次序是控制同一批次內飼料質量變化的關鍵因素。不同型號和大小的TMR混合機具有不同的混合程序要求。對混合程序的具體要求,應參考操作規程,在沒有具體操作規程情況下,可參考下列操作程序:
裝填飼料時不開機,如果不希望把青貯飼料或干草切得太短,則先裝填精料和其它顆粒小的飼料,尺寸長的粗料最后裝填,混合4-8分鐘,除卸料外混合機應處于關機狀態。
b.混合時間
隨著混合時間的延長,TMR混合料的均勻性(一致性)有所提高,但卻有縮小飼料顆粒的潛在可能性,最好與TMR混合機制造商代表和奶牛營養技術人員商量,使得混合的飼料既要均勻又要避免過度混合。
對大多數TMR混合機來說,混合4-8分鐘時間足夠了,過度混合既浪費時間,又浪費能量(燃料或電力),縮短機器壽命。且由于縮小了飼料顆粒而影響奶牛生產性能。除非制造商提出建議,否則裝料時應關機,然后開機混合,只有必要時才開機卸料。
混合程序的樣品如下:
單個垂直混合機 卷筒式混合機 由四個攪拌器組成的混合機
青貯或干草首先裝料
混合3-4分鐘以切短干草
裝料時開機
混合并切割8-12分鐘 首先加入液態飼料
然后裝量少的飼料
裝料時混合機緩慢開機
料裝好后混合3-4分鐘 量少的料既不首先加入也不最后加入
切短的干草最后加入
裝料時混合機間斷性開機混合2-8分鐘
c.飼料裝入次序
混合機加料次序似乎沒有一個統一標準,理想的加料次序應考慮混合機型號及飼料品種。如果混合機主要用于切割干草,則加料時混合機必須處在開機狀態,且干草往往接近最初時加入,否則大多數混合機都可在加料加到四分之三時才開機。
如果出現下列情況,應考慮改變加料次序:
(1)混合機內有死角。仔細觀察混合機底部前后方,如有死角,則一目了然。觀察混合機操作情況以找出潛在的死角。2精料裝在混合機的門旁邊,混合機運轉時把飼料推到門口,因而無法有效地攪拌精料3精料磨得過細。在豎式混合機中,很難把磨得很細的精料從底部提升上來,因而精料應在加入到一半時再加入,因為精料自然而然會到下面去的。4加料時必須處在開機狀態,這會導致飼料粉碎,因而粗料(尤其是干草)應在接近最后時加入,以減少混合時間。
往混合機加水可減少死角的發生,把水加到混合機疑有死角的地方,至少應加8%的水以改變混合料的含水量在食槽中采集幾個樣品,測試其水分。如果日糧中的含水量變化很大,則對TMR的營養含量影響很大。
6 .TMR需要哪些儀器設備?
a.TMR混合攪拌車的選擇
常見的TMR混合攪拌車有立式、臥式;牽引型攪拌車、座型攪拌車等,大部分都配有計算機智能化控制和操作系統,有的廠家的混合機設計有刀片,可以切斷長的干草。攪拌車的選擇可參考以下幾項因素,因場而宜,因不同的牛場情況而加以選擇:
(1)所應用的日糧類型,如粗飼料主要是稻草或青貯等;
(2)奶牛場的建筑結構,主要看喂料道寬窄、牛舍高度和牛舍入口;
(3)攪拌車的型號(主要指容積)選擇的決定因素是奶牛場的飼養頭數,一般按每日飼喂1次,每6-7頭牛就應該有1立方米的容積。
b.現代化擠奶廳
目前國際上主要使用并列式、魚骨式、轉臺式和中置式四種現代化擠奶廳。一個快速、高效而且可靠的擠奶系統,可滿足不同程度的自動化需求。可以使飼料配制人員第一時間掌握奶牛產奶量情況,并以此制定出相依的牛只調配安排。
c.其它儀器設備
TMR飼養下,奶牛場還應具備奶牛管理系統,奶牛自動識別器,糞污處理裝置,奶牛計步器,牛場監視器等儀器設備輔助奶牛場的管理。
7.什么是TMR分組飼喂方法?
奶牛分群技術是實現TMR飼喂工藝的核心, 但根據我國現有的奶牛場的規模和發展狀況,我們可以因地制宜的組織安排適合的奶牛分群方案,分群的數目視牛群的大小和現有的設施設備而定。
第一種方案,分2群,即將泌乳牛和干奶牛分開。 適用于牛場規模300頭以下奶牛生產力比較平均的小型奶牛場。因為牛群中低產牛和高產牛產奶量之間的差別一般不會超過15%。
第二種方案,分4個組群,即高產群、中產群、低產群和干奶群。適用于500頭左右的中型奶牛場,此類型奶牛場一般設施建設較齊全, 奶牛生產性能層次也較分明。
第三種方案,分6個組群,即新產牛群,高產成年泌乳牛群,高產頭胎牛群,體況異常牛群,干奶前期和干奶后期牛群。適用于500頭以上的大、中型奶牛場。具體分群如下:
(1)新產牛群:分娩后1-2周內或分娩后食欲尚未恢復的新產牛及患病牛。該群不能擁擠,飼槽應充足,以減少搶食和應激。
(2)高產成年泌乳牛群:飼喂高產TMR。
(3)高產頭胎牛群:該牛群膽子小,少吃多餐,采食持續時間短, 在同一產奶水平下頭胎牛干物采食量比成乳牛低15-20%因此需要單獨的TMR飼料配方。
(4)體況異常牛群:由瘦牛、胖牛及因繁殖障礙導致泌乳期過長的牛組成。
(5)干奶前期牛群(干奶期頭30-45天):依體況可飼喂兩種TMR日糧,即干奶體況<3.75(5分制,1分最瘦,5分最胖)只飼喂維持型TMR)體況<3.75則飼喂增重型TMR。
(6) 干奶后期牛群(分娩前14-21天)可逐步飼喂泌乳型TMR。
8.TMR分組飼喂技巧有哪些?
分組飼喂很自然地注重產奶量的高低,但體膘膘度、年齡和懷孕階段也應加以考慮。為頭胎奶牛單獨配制日糧,由于減少了奶牛間的競爭,從而提高了奶牛的干物質采食量(DMI)和產奶量。
在大型奶牛場,空懷奶牛單獨分組飼喂有利于牧場管理。處在泌乳后期但體膘膘度較差的奶牛仍應關養在高產組以使其能恢復體膘。每一組內的奶牛其產奶量差異不應超過10kg。如果奶牛年單產超過9000公斤,則可考慮配制一種TMR日糧。各小組間的營養濃度差異不應超過15%,以避免奶牛消化不良。預期泌乳后期奶牛轉群時產量下降幅度比泌乳早期要大。當對TMR飼喂小組進行改變時,每次轉群的奶牛越多越好,并且最好在晚上轉群,因為晚上活動較少,晚上轉群能減少應激。
為了盡可能滿足高產奶牛的營養需要,有必要對組內的產奶量適當加以調整,經過調整以后的產量應該是目標產奶量。這一因素隨著組的數量和每一組內奶牛的分布情況的不同而不同。舉例來說,一組TMR配制時應在實際產奶量加30%,二組TMR配制時應在實際產奶量加20%,三組TMR配制時應在實際產奶量加10%。以這種產量為目標而配制的日糧將能滿足泌乳早期奶牛的營養需要,并能使泌乳后期的奶牛恢復體膘。
9.TMR質量監控需要注意什么?
有關TMR飼料配送的幾個質量控制問題包括:每車(TMR飼料攪拌車)內的飼料均勻性,各車之間飼料均勻性,顆粒大小分布,盡量減少勞動力需求。
10.TMR混合機容量如何確定?
當裝得太滿的時候,大多數混合機日糧混合效果不佳,TMR質量控制的第一步工作是決定合理的混合料多少以確保混合質量。有些混合機當飼料裝得過多或過少時混合效果均不理想。應與飼料混合機制造商聯系以確定不同混合機的合理的飼料裝填范圍。
預測奶牛場的混合容積如下:
(1)出奶牛DMI(干物質采食量)占體重的百分比預測(NRC1989):
DMI(干物質采食量)占體重的百分比 = 4.084 – (0.00387 x BW) + (0.0584 x FCM)
其中: BW = 奶牛體重(kg)
FCM = 4%乳脂校正的日產奶量
4% FCM = (0.4 x kg 產奶量) + (15 x kg 乳脂)
(2) 非出奶牛DMI假定為占體重的2.5%
例如:高產組:75 頭奶牛,日飼喂兩次
平均體重 = 650 kg
平均產奶量(4%乳脂校正奶) = 30 kg
DMI 占體重的 % = 4.084 – (0.00378 * 650 kg) + (0.0584 x 30) = 3.38
DMI kg/頭/天 = 3.38% * 650 = 22 kg/頭/天
22 kg * 75 頭奶牛 / 2 車 = 825 kg DM/batch
混合容積需求量
825 kg DM / 60% DM = 825/0.6 = 1375 kg 飼料容積計算方法如下:
典型的TMR密度為17磅/立方英尺
1375 kg飼料 = 3025 磅
3025磅 /17 磅/立方英尺 = 3025/17 = 178立方英尺
為了確保合理的混合效果,混合機飼料裝填不應超過70%,
因而這一例子中的混合機容積應為254立方英尺 (178 / 0.7)
用公制計算: 典型的TMR密度為: 258 kg/m3
1375 kg 飼料 / 258 kg/ m3 = 1375/258 = 5.3 m3
5.3 m3 / 0.7 = 7.57 m3
可以用相似的公式確定最小的飼料混合量(如青年母牛TMR)以確保混合機能合理混合少量的飼料。
11.TMR干物質含量如何確定?
干物質含量經常需要準確測定以減少各TMR混合車飼料之間的差異并確保日糧的平衡。青貯窖中的青貯飼料(尤其是露天青貯窖中的青貯飼料)干物質含量每天變化很大,這與飼喂當天的環境條件、不同的大田中收割以及同一批次收割時不同部位的干物質含量有關。隨著含水量的上升,干物質含量就下降,因而應經常對牧場內各種飼料原料的干物質含量進行測試。
水分的測定可通過在牧場內飼料準備室放置一臺微波爐和計量稱來完成。至少每周測試一次粗料的水分,測定的數據可用于日糧中潮濕飼料的配制。
12.TMR各種原料的養分測定方法?
有必要經常采集牧場內飼料樣品并對其營養(化學)和物理特性進行分析以保證TMR合理配制,如果對粗料的粗蛋白低估,則增加了飼料成本,因而多余的蛋白質將以氮的形式通過糞尿排出體外。反之,如果粗料的粗蛋白高估,則日糧中粗蛋白就不足,其結果是奶牛的產奶量及牛群經濟效益達不到預期水平。
具體指標計算有
a.初水分(%)=欲干燥減重(%)+[100-欲干燥減重(%)]×風干試樣水分(%)
b. 風干試樣水分(%)=(水分重量/樣本重量)×100
c.粗蛋白(%)=[(v2-v1) ×C×0.014×6.25]/(mv’/v) ×100 式中:v2-試樣滴定時所需鹽酸標準溶液的體積(ml);v1-空白滴定時所需鹽酸標準溶液的體積(ml);C-鹽酸標準液的濃度(mol/l);m-試樣質量(g);v-試樣的分解液總體積(ml);v’-試樣的分解液蒸餾用體積(ml)。
d.粗脂肪(%)=(m1-m2)/m×100 式中:m-風干試樣質量;m1-已恒重的測完水分的鋁盒+濾紙包質量(g);m2-已恒重的抽提完脂肪的濾紙包+鋁盒質量(g)。
e.粗纖維(%)=(m1-m2)/m×100 式中:m-風干試樣質量(g)m1-古氏坩堝及試樣殘渣質量(g)m2-灼燒后坩堝及試樣殘渣質量(g)。
f.粗灰分(%)=(m2-m0)/(m1-m0)×100 式中:m0-已恒重空坩堝質量(g)m1-坩堝加試樣質量(g);m2-灰化后坩堝加灰分質量(g)。
g.無氮浸出物(%)=100%-上述各營養百分含量
h.鈣(%)=(v-v0) ×C×40/2/m×(v1/v2) ×100/1000 式中: m-試樣質量(g);v-高錳酸鉀標準液滴定用體積(ml);v0-空白樣高錳酸鉀標準液滴定用體積(ml);c- 高錳酸鉀標準液濃度(mol/l);v1-滴定時移取試樣分解液體積(ml);v2-試樣分解液定容體積(ml)。
i.磷(%)=a/m×v/v’ ×100/1000000 式中:m-風干試樣質量(g);v-比色測定時所移取試樣分解液的體積(ml);a-由標準曲線查得試樣分解含磷量(μg);v’-試樣分解液定容體積(ml)。
13.實配TMR飼料營養含量與配方營養含量相差要在什么范圍之間?
應定期對TMR飼料樣品進行完整測試,理想的話,TMR樣品測試數據應接近“紙上”配方。
養分 “紙上配制”日糧變化范圍
干物質DM ± 3 %
粗蛋白CP ± 1 %
酸性洗滌纖維ADF ± 2%
14.TMR顆粒多大為宜?
采集幾個樣品并對顆粒大小分布進行分析,如果5-10%的TMR料由2厘米以上的顆粒組成,則這樣的顆粒分布最有利于刺激奶牛的咀嚼,沒有必要把飼料顆粒打得更小,否則不利于奶牛瘤胃的健康,如果飼料顆粒比建議的要小,則應對裝料程序和混合時間重新加以評估。
15.如何對奶牛體膘膘度評分?
奶牛體膘膘度評分是指奶牛皮下脂肪的相對沉積。為了測定這部分的皮下脂肪,已開發了5分制評定系統。奶牛體膘膘度評分是提高產奶量和繁殖效率,并同時降低代謝疾病和其它產前產后疾病的重要的管理工具。
體膘膘度過低(小于3.0)的奶牛很可能缺乏持續力,并導致產奶量低下。偏瘦的奶牛沒有足夠的能量儲備以用于有效的繁殖。
產犢時過于肥胖(大于4.0)經常導致采食量下降,并易在產犢時出現代謝疾病(如酮病、真胃移位、難產、胞衣不下、子宮內膜炎和卵巢囊腫)。
為了跟蹤奶牛體膘膘度變化,應對奶牛體膘膘度每月評定一次。理想的話,產后30天內,80%的奶牛的體膘膘度評分的下降幅度不應超過0.5-1.0分.如果在泌乳早期奶牛體膘膘度下降過大(如大于1.0),則不利于奶牛的健康,并導致繁殖效率低下及泌乳高峰產奶量不高。
當成母牛不再處在能量負平衡(產后50—60天)時,它將每周增重2—2.5公斤,因而要使奶牛體膘完全恢復,大約需6個月時間,頭胎奶牛,由于仍處在生長發育階段,因而需額外增重14—18公斤。
1分體膘膘度評分大約=55公斤體重
理想的體膘評分使得奶牛在泌乳早期即使處在能量負平衡狀態,仍能達到較高的高峰產量。體膘良好的奶牛能保持正常的新陳代謝,因而減少了代謝疾病的發病率。為了確保奶牛在產犢時處在良好的健康狀況,我們管理的目標為:奶牛在干奶時就達到理想的膘度評分—3.5,這樣的話,干奶期就主要應關注體膘恒定、乳腺系統的收縮、復原及胎兒的良好生長。
16.荷斯坦奶牛外貌鑒定技術
我國線性鑒定有兩種評分方法50分制(美國)9分制(加拿大),但不論是哪種,它們都按線性尺度,從一個生物學極端向另一人生物學極端變化的表現程度來鑒定奶牛體型,自94年中加奶牛綜合育種項目在中國執行以來,大家都逐步采用加拿大的9分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999年2月,國際公牛組織第一次采用生產性能和體型來計算MACE(Multi-trait Across Country Evaluation)多性狀全球評估法評定 ,這使的加拿大的評分方式成為國際線性鑒定的先驅者。
這里注重強調加拿大的評分方式頭胎牛標準,因為頭胎牛被鑒定為好+(83分),那么在以后它成為優秀母牛,并且頭胎牛是評價公牛最有效的牛群。
一、 體軀結構:(占總分20%)
1、 體高:(20%)十字部高度,對于25—30月齡母牛
130cm-1分;140cm-5分;145cm-7分;150cm-9分;
2、前段:(10%)
水平-5分;明顯前低后高-1分; 明顯前高后低:9分;
3、體重:(20%)24月齡408kg-1分;454kg -3分;
499kg -5分;544kg-7分;590kg-9分;
1、 胸寬:(20%)極窄-1分;25cm-5分;極寬-9分
2、 體深:(20%)參考最后一根肋骨處的深度。
極淺-1分;中等-5分;極深-9分;
6、腰強度 :(10%)背部與尻部之間的強度。
極弱-1分;中等-5分;極強-9分;
二、尻部(占總分10%)一般要求長、平、寬。
1尻部:(50%)兩坐骨端之間的寬度。
15 cm-1分;20 cm-5分;24 cm—9分。
2、尻角度:(50%)坐骨端與腰角的相對高度或傾斜度。
水平-3分; 5-5份;10-9分;
三、肢、蹄(占總分的16%)
1、 蹄角度:(30%)
25°-1分;45°-5分;55°-9分;
2、 骨質:(40%)極粗-1分;中等-5分;極細致-9分;
3、 后肢側視(30%):
直飛-1分;145°-5分;曲飛-9分;一般認為偏直飛節要比偏內飛節持久力高的多。
四、泌乳系統:(占總分40%)
1、 乳房深度:乳房底部至飛節距離。
低于飛節5cm-1分;高于飛節13 cm-5分;高22 cm-9分;
2、 乳房質地:肉質型-1分;半腺質-5分;腺質-9分;
3、 懸韌帶:
中隔深1 cm-1分;中隔深3.5 cm-5分;深8 cm-9分;
4、前乳房附著:極弱-1分;中等-5分;極強-9分;
5、前乳頭位置:極外-1分;中央-5分;極內-9分;
6、前乳頭長度:3 cm-1分;5 cm-5分;9 cm-9分;
7、后乳房附著高度:乳腺組織上緣至陰門基部距離。
28 cm-1分; 21 cm-5分; 17.5 cm-9分;
8、后乳房寬度:乳腺組織上緣寬度
7 cm-1分 ; 14 cm-5分 ; 24 cm-9分;
后乳頭位置:極外-1分;中央-5分;極內-9分;
五、乳用特征:綜合性,一般用肋骨開張,肋間寬(最后兩肋骨間距離,2指半為中等, 3指以上優秀)。
粗重-1分;中等-5分;極清秀-9分;
在以上五大類進行評定時,還有相對的缺陷要鑒定并要有準確的產犢時間,出生時間以便計算機分析,最后會得出該牛的等級評分:
優秀:90+;非常好:85-89分;好+:80-84分 好:75-79分;
一般:65-74;差<65分.
通過對整個牛群的評定,我們把數據通過PC9000機或直接輸入計算機,就可以得到每頭牛的分析結果,最后可以對使用過的所有公牛進行分析,找出最佳公牛為以后的平衡作計劃。
17.什么是空槽綜合癥(Empty Bunk Syndrome)?
顧名思義空槽綜合癥就是奶牛在限定的時間,料槽中沒有飼料,在長時間后才為給奶牛飼料,從而使奶牛代謝紊亂進而產生疾病。當然飼料也不是喂的越多越好,在現場評估一下牛舍的食槽情況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在散放式牛舍,應檢查所有的飼喂區,在栓系式牛舍,牛頭前面的所有食槽也應全部進行檢查。檢查食槽的最佳時間是下一次飼喂之前1小時,使用的最典型的評分系統如下:
評分 描述
0 沒有飼料
1 只有一點點飼料(少于飼喂的飼料的5%)
2 簿簿的一層飼料(5—10%的飼料)
3 5—8cm厚的飼料(約占喂下去的料的25%)
4 食槽中飼料厚度超過8cm(50%的飼料)
5 飼料沒有動過
0-1分表明牛群飼料喂量不足,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飼料攝入量,這一問題必須解決。任何時候如果奶牛連最后5%的飼料都不放過,則說明如果不是所有奶牛,至少有部分奶牛還沒有吃飽(處在饑餓狀態)。
如果你蹲下來看一下最后的5%的飼料,你經常會發現其中有部分粗料或適口性不佳,或變質或質量不好。奶牛通常會把這部分飼料分開,如果食槽中飼料充足,奶牛往往不會去吃這部分飼料,當奶牛不得不去吃這部分飼料時奶牛肯定是餓了。這部分飼料難以消化,因而本身就影響采食量。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應增加飼料喂量5%或更多,直到評分為2分時為止。如果每天的飼料喂量調整幅度超過5%,則應檢查一下粗料干物質及飼喂方案。
如果在下一次喂料前0.5—1小時檢查時評分為2,則比較理想,評分為3表明飼料喂量太多。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則應清理干凈食槽,并減少飼料喂量5%,同時也應檢查一下粗料干物質及飼喂方案以了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食槽中剩料過多。飼料陳舊、發霉或飼料混合不當往往是造成上述情況的原因。評分4或5表明飼料大大過量,營養配方人員應對飼料配方加以改進。
18.如何監測青貯飼料中的干物質含量?
青貯窖不同部位的青貯飼料中干物質含量經常發生變化,范圍一般在5—10%左右。如果各種飼料單獨飼喂,這一變化問題不大,但是如果用全混合日糧(TMR),則應定期測定青貯飼料的干物質含量,并依此適當調整日糧配方。
青貯飼料干物質含量對TMR混合的影響。
表 1. TMR分組飼喂工作單(Spartan日糧評估)
% DM 80 85 90 95 100 105 110 115 120
-------------------------------------------------------------------------------
開花早期苜蓿青貯備 45.00 505 535 565 600 630 660 695 725 755
含40%籽實的玉米青貯 35.00 650 690 730 770 810 850 890 930 970
玉米籽實工資 88.00 365 390 410 435 455 480 500 525 545
(含44%粗蛋白)豆餅 89.00 155 160 170 180 190 200 210 220 230
蛋白添加劑 94.00 29 31 33 34 36 38 40 42 43
Ca 23% : P 18% 97.00 4.7 5.0 5.5 5.5 6.0 6.0 6.5 6.5 7.0
石灰石 99.00 1.8 1.9 2.1 2.2 2.3 2.4 2.5 2.6 2.7
氧化鎂 98.00 0.56 0.59 0.62 0.66 0.69 0.73 0.76 0.80 0.83
食鹽 99.00 3.7 3.9 4.1 4.4 4.6 4.8 5.0 5.5 5.5
微量元素添加劑 99.00 1.1 1.2 1.2 1.3 1.4 1.4 1.5 1.6 1.6
維生素ADE添加劑 98.00 1.1 1.2 1.2 1.3 1.4 1.5 1.5 1.6 1.7
-------------------------------------------------------------------------------
合計 1710 1820 1925 2035 2140 2245 2355 2460 2570
-各種飼料的干物質含量變化 (<= 80% DM)------------------------------------------
苜蓿青貯(早期花期) 35.00 650 690 730 770 810 850 890 930 970
苜蓿青貯(早期花期) 40.00 565 600 640 675 710 745 780 815 850
苜蓿青貯(早期花期) 45.00 505 535 565 600 630 660 695 725 755
苜蓿青貯(早期花期) 50.00 455 480 510 540 565 595 625 650 680
苜蓿青貯(早期花期) 55.00 410 440 465 490 515 540 565 595 620
含40%籽實的玉米青貯 25.00 905 965 1020 1075 1135 1190 1245 1305 1360
含40%籽實的玉米青貯 30.00 755 805 850 900 945 990 1040 1085 1135
含40%籽實的玉米青貯 35.00 650 690 730 770 810 850 890 930 970
含40%籽實的玉米青貯 40.00 565 600 640 675 710 745 780 815 850
含40%籽實的玉米青貯 45.00 505 535 565 600 630 660 695 725 755
表1列出了目前普遍使用的Spartan奶牛日糧評估TMR分組飼喂工作單的一部分。工作單的上半部分列出了一定數量的奶牛每一種飼料的數量,舉例來說,為80頭奶牛配制包含45%干物質的苜蓿青貯505kg。
當干物質含量變化時,工作單的下半部分使你有機會調整日糧中潮濕粗料的比例,舉例來說,如果苜蓿青貯干物質比例上升到50%,你就只需為80頭奶牛配制455kg的苜蓿青貯。它們兩者的干物質含量是一樣的——即干物質比例為45%的505kg苜蓿青貯=干物質比例為50%的455kg苜蓿青貯。如果苜蓿青貯的干物質比例為50%,而你仍然加了505kg,則青貯飼料中的干物質數量就過多,將導致日糧的不平衡。
為了在青貯飼料中的干物質比例變化時能夠及時調整日糧配方,你需要在牧場內定期測定干物質含量,下面是兩種測定干物質的比較簡便的方法:
考斯特作物水份測試(KCT)
KCT由一臺加熱器/風扇、一臺底部有篩空的樣品容器及一臺簡便的彈簧稱組成。測定時,首先加入一定數量的潮濕青貯料,然后烘干至恒定干物質而測定。無須進行計算,因為彈簧稱已根據水份含量和干物質含量自動校正。
加拿大草原農業機械研究院對KCT 評價很高,認為方法優秀,誤差在3%之內。他們只花了25分鐘就測出了干草的干物質含量,花了35分鐘測出了青貯飼料的干物質含量。
微波爐測定
粗料干物質也可用比較便宜的微波爐和一臺電子稱進行測定。機械稱無法精確到干物質測定所需的單位克。
下面是測定的方法:
1. 首先稱一下微波爐使用安全的能容納100—200克粗料的容器重量,記錄重量(WC)。
2. 稱100—200克粗料(WW),放置在容器內,樣品越大,測定越準確。
3. 在微波爐內,用玻璃杯另放置200毫升水,用于吸收額外的能量以避免樣品著火。
4. 把微波爐調到最大檔的80—90%,設置5分鐘,再次稱重,并記錄重量。
5. 重復第四步,直到兩次之間的重量相差在5克以內。
6. 把微波爐調到最大檔的30—40%,設置1分鐘,再次稱重并記錄重量。
7. 重復第六步,直到兩次之間的重量相差在1克以內,這是干物質重量(WD)。
8. 計算干物質
DM% = [(WD - WC) / (WW - WC)] x 100
警告:如果飼料樣品不幸著火,應立即關閉微波爐,拔掉電源插頭,但在樣品沒有徹底燒完之前不要打開爐門。
樣品的代表性
只有當樣品具有代表性時,以上兩種方法才能準確地測定青貯飼料的干物質含量。取決于天氣情況,暴露在表面的青貯飼料可在幾小時內蒸發大量的水分。
19.如何制作優質青貯玉米?
a.成熟的階段的確定
玉米籽實胚線可用作確定何時收割用于制作青貯的玉米的指示器。一般地說,當玉米籽實胚線處在一半時收割,則制作的青貯玉米質量最佳。
然而玉米籽實胚線的位置和全株玉米的含水量之間的關系不是恒定不變的,而是變化較大的。因而有時侯當玉米籽實胚線處在一半時收割全株玉米,但其含水量并不處在制作優質青貯的最適宜含水量。
玉米籽實胚線的最大用處在于確定何時測定全株玉米的含水量。一旦大多數玉米籽實凹進,胚線變得清晰,則可收割部分玉米,以測定其含水量。何時收割玉米由全株玉米的實際含水量變決定。
玉米籽實胚線(成熟度)顯示預期產量
全株玉米干物質的準確測定對青貯玉米的質量至關重要。當在牧場內測定干物質時,應該認真采樣和測定,并必須達到穩定的干物質重量時才計算樣品中的干物質含量。另外,也可請實驗室測定樣品的干物質含量。
b.制作青貯玉米的最佳含水量
全株玉米的含水量在65—70%時制作的青貯玉米質量最佳。這一含水范圍內的玉米制作的青貯也非常適合長期保存。
如果收割時全株玉米的含水量在70%以上,則由于汁液的流失易造成養分的損失、增加青貯玉米的酸度并進而造成奶牛干物質采食量的下降,同時降低了以干物質計算的玉米單產。
估計粗料(包括青貯飼料)含水量的手工方法如下:
用手擠壓粗料(包括青貯飼料) 水分含量 (%)
水很易擠出,飼料成形 超過 80
水剛能擠出,飼料成形 75 - 80
只能少許擠出一點水(或無法擠出),但飼料成形 70 - 75
無法擠出水,飼料慢慢分開 60 -70
無法擠出水,飼料很快分開 小于 60
c.切割長短
一般建議制作青貯的玉米切成0.94cm左右,根據全株玉米及玉米籽實的含水量、玉米品種等,切割長短可適當變化,范圍為0.63—1.25cm之間。
用普通切割機切割玉米芯和玉米籽實,為了把纖維切成有效長度,有必要切成更短一些。沒有分解的玉米籽實往往未經消化吸收就排出體外,而較大的玉米芯往往剩在食槽的角落。這意味著長度超過2cm的玉米青貯不應超過總數的5—10%。
應評估青貯玉米,包括玉米籽實和玉米芯的大小,以確定恰當的切割機的刀片放置。玉米籽實胚線超過1/2及全株玉米含水率小于65%,則切割的玉米理論長度應為0.63cm,如果收割的玉米尚未成熟,含水率較高或玉米品種的籽實結構較軟,則切割的玉米的理論長度可達1.25cm。
d.切割高度
切割高度從離地13cm提高到40cm,青貯玉米的干物質產量則減少15%,但飼喂每噸青貯玉米而產生的產奶量有所上升,因為纖維較多而又不易消化的那部分留在了田里,同時因為硝酸鹽一般集中在玉米秸柑的下部,因而切割高度的提高可降低硝酸鹽的影響。
在恰當的含水率收割青貯玉米,并切割成恰當的大小對青貯玉米的制作非常重要,何時收割玉米主要取決于全株玉米的含水率而不是玉米籽實的胚線。制作青貯時應壓實,上層覆蓋以減少貯存時的養分損失。
20. TMR營養濃度與混合組是多少?
為了保證TMR的營養平衡性,配制TMR要以營養濃度為基礎,這就要求各原料組分必須計量準確,充分混合,并且防止精粗飼料組分在混合、運輸或飼喂過程中分離。
奶牛TMR日糧中營養成分推薦量(干物質基礎上)
奶牛體重
(公斤) 體脂肪含量
(%) 體增重
(公斤/天) 泌乳奶牛日糧
奶產量(公斤/天) 泌乳早期 干乳期
500
600
700 4.5
4.0
3.5 0.275
0.330
0.385 8
10
12 17
20
24 25
30
36 33
40
48 41
50
60 0-3周
能量
泌乳凈能,兆卡/公斤
可消化總養分,占干物質%
1.42
63
1.52
67
1.62
71
1.72
75
1.72
75
1.67
73
1.25
66
蛋白當量
粗蛋白,%
食入非降解蛋白,%
食入降解蛋白,%
12
4.4
7.8
15
5.2
8.7
16
5.7
9.6
17
5.9
10.3
18
21.如何經營管理散欄飼養奶牛場?
散欄飼養奶牛場的經營管理不同于傳統式的飼養,其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工人都必須有現代化意識和對新飼養模式的確信。必須建立一支一專多能,既懂養牛又會掌握機械操作的干部和工人隊伍。通過嚴密的勞動組合和勞動管理,調動全體人員的積極性,達到預期的經營目標。
22.散欄飼養奶牛場奶牛肢蹄病如何防治?
肢蹄病是散欄飼養奶牛的主要疾病之一,由于奶牛行走機會多,蹄部浸泡糞尿時間長,肢蹄病多。根據上海星火農場經驗,牛通道和牛床的材料應選用軟性和干燥的材料;牛舍內糞尿處理間隔時間應視情況每日1-2次;蹄部定期藥浴,蹄型定期整修,蹄病及時治療。采取以上措施可以得到控制。可用木屑鋪墊、或橡皮軟墊或漏縫地板,以防蹄病。
23.散欄飼養條件牛只發情如何早發現?
在散欄飼養條件下,牛只晝夜自由活動,沒有固定的床位,對發情檢查帶來一定的困難,除加強配種人員責任心,增加發情觀察次數外,還必須引進新技術新辦法。國外已采用電腦監控跟蹤攝像、或用試情牛、同步發情技術等。
24.散欄飼養條件下食槽中飼料糧應如何控制?
記錄每天每槽的采食情況、奶牛食欲、剩料量等,以便于及時發現問題,防患于未然;每次飼喂前應保證有3%-5%的剩料量,還要注意TMR日糧在料槽中的一致性(采食前與采食后)和每天保持飼料新鮮。
25.飼料原料樣品的采集需要注意哪些?
飼料是一種十分復雜的混合物。飼料對奶牛生產尤為重要占動物生產總成本的60%~70%。通過降低飼料成本而又保持其質量,或者提高飼料質量而保持其成本不變,來提高飼料效率將直接提高奶牛生產效率,借助線性規劃技術優化最低的成本飼料配方,以便以最低成本生產出含有各種養分的日糧來滿足奶牛營養的需要。實驗室測定是分析飼料價值的一種重要手段。通過系統分析利用物理、化學或生物手段了解飼料中的各種營養成分,進一步確定飼料中各種營養的利用率。
從待測飼料或產品中取一定數量、具有代表性的作為樣品的過程稱為采樣。將樣品經過干燥、磨碎和混合處理,以便進行理化分析的過程稱為樣品的制備。飼料樣品的采集和制備極為重要,決定分析結果的準確性,采樣的根本原則是樣品必須具有代表性。保證采樣準確的方法有:正確的采樣方法、熟練的技能、嚴格的管理。
(一)、樣品的采集
1.采樣的目的
樣品的采集是飼料分析的第一步,采樣的根本目的是通過對樣品的理化指標的分析,客觀反映受檢飼料原料的品質為飼料配方選擇原料;選擇原料供應商;接受或拒絕某種飼料原料;判斷飼料加工程度和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分析保管貯存條件對原料的影響程度。
2.采樣的要求
①樣品必須具有代表性
②必須采用正確的采集方法
③樣品必須有一定的數量
④采樣人員應有高度責任心和熟練的采樣技能
3.采樣的基本方法
①幾何法
幾何法常用于采集原始樣品和大批量的原料。把整個一堆飼料看成一種具有規則的幾何體,如長方體、圓柱體、圓錐體等。取樣時首先把這個幾何體分成若干體積相等部分,這些部分必須在全體中分布均勻。從這些部分取出體積相等的樣品,再把這些體積相的樣品混合即得待測樣品。
②四分法
是指將樣品平鋪在一張平坦而光滑的一張方形紙或塑料布、帆 布、漆布等上(大小視樣品的多少而定),提起一角,使飼料流向對角,隨即提起對角使其流回,如此法,將四角輪流反復提起,使飼料反復移動混合均勻,然后將飼料堆成等厚的正四方形體或圓錐,用藥鏟、刀子或其他適當器具,在飼料樣品方體上劃一“十”字,將樣品分成4等份,任意棄去對角的2份,將剩余的2份混合,繼續按前述方法混合均勻、縮分,直至剩余樣品數量與測定所需要的用量相接近時為止。
26.TMR的配方如何配制?
飼料配方的設計,先要根據不同畜禽對各種營養素的需要而帛定的飼養標準(營養需要量),其次要有一個常用飼料的營養成分。飼料標準要求的各項營養素指標都應該在飼料營養成表中表達出來。
一、家畜的飼養標準及飼料成分表
(一) 飼養標準的概念
飼養標準是根據畜牧業生產實踐中積累的經驗,結合物質能量代謝試驗和飼養試驗,科學地規定出不同種類、性別、年齡、生理狀態、生產目的與水平的家畜,每天每頭應給予的能量和各種營養物質的數量,這種為畜禽規定的數量,稱作飼料標準或稱為營養需要量。飼養標準中規定的各種營養物質的需要量,是通過畜禽采食各種飼料來體現的。因此在飼養實踐中,必須根據各種飼料的特性、來源、價格及營養物質含量,計算出各種飼料的配合比例,即配制一個平衡全價的日糧,因此飼料標準以表格形式列出畜禽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要。為使用方便,畜禽的飼養標準附列家畜用飼料成分及營養價值表。此外,在必要時,也可附上畜禽曲型日糧配方,以供實際應用之參考。
飼養標準由于是通過科學試驗和總結實踐經提出的,所以它具有一定的科學性,是實行科學養畜的重要依據。在畜牧生產實踐中,只有正確應用飼養標準,合理的開發利用飼料資源,制訂科學的飼料配方,生產全價與合飼料,以使畜禽獲得足夠數量的營養物質,做到科學了飼養,才能在保證畜禽健康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其生產性能,提高飼料利用率,降低生產成本。另外,飼養標準還是一個技術準則,是為畜牧場制定飼養定額、飼料生產和供應計劃不可缺少的依據,所以飼養標準在畜禽飼養實踐和配方設計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 對應用飼養標準的認識
飼養標準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代表性,但對任何一種飼養標準,都不應把它作為教科看待。這是因為:
1. 飼養標準規定的指標,并不是永恒不變的指標,而是在不斷地發生變化的,隨著動物與飼養科學的發展,畜禽品種質量的改良和提高,生產水平的提高,飼養標準也在不斷地進行修訂,充實和完善。
2. 飼養村準是生物類型的標準,它具有局限性,地區性。因此,應用時要根據棲單位情況和飼養效果,家畜的反應,適當地調整。以求飼養標準更接近于實際。
3. 飼養標準是在一定的條件下制定的,它所規定的各種營養物質的數量,是根據許多試驗研結果的平均數據提出來的,只是一個概括的平均數,不可能完全符合每一個體群體的需要,因此應用時必須因地制宜,靈活應用。不能不考慮畜群的生態環境,技術水平,飼養條件等情況,脫離實際的生搬硬套。
總之,既要看到飼養標準的科學性,把它作為科學養畜配制日糧的重要依據,又要看到它的相對合理性,要靈活的應用,并要在科學實驗和生產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加以修訂,使它日益完善。
國樣,對飼料成分表和其營養價值也應重視其科學性和應用時的靈活性。因為雖然飼料分表的數字都是通過科學的分析而得出來的是科學地,但飼料成分表尤其是常用飼料成分表中是不能將所有含高營養成分與含低營養成分的飼料都列出來。而只能列出居中的數,如玉米的蛋白質含量在7-9%的范圍內,但大多數在8.2-8.9%之間,而在飼料成分表所列數字為8.6%。以此類推,可見一般。
4. 飼養標準應是每日每頭(只)該吃入各種營養素的標準,但多數畜禽都是群體飼養的,加上管理方便起見,就采用一種以每公斤飼糧的%或含量的營養素需要來表示,如每公斤的能量千卡(千焦耳)數。這樣配合飼料的營養素百分數乘上每日采量恰好獲得每日所需要的營養素。由于畜禽對能量的需要有在進食上自行調節的能力(畜禽以能為食),所雙在自由采食的方式下,采食一定范圍能量水平的飼糧都能獲得同樣量的能量和其它營養素。因此在雞的飼糧能量濃度可變化在2.6-2.9兆卡/公斤代謝能,豬可變動在2.9-3.4兆卡/公斤消化能之間。只要不受體積的限制,畜禽都能獲得每日所需的能量和各種營養素,只不過是采食量不同而異。
二、飼糧配合原則
(一) 應選用適宜的飼養標準和飼料成分表
我國已經有的飼養標準,可以參照使用,如地區性有標準則可用地區的標準,如國內沒有標準的畜禽種亦可參考國外的標準,并通過飼養實踐中畜禽生長發育及生產性能等反映酌情修正,靈活使用。
(二)要求飼料多樣化,注意飼料適口性和有毒物質
做到多種飼料合理搭配,以發揮各種營養物質的互補作用,提高飼糧的利用率和營養價值。
(三)控制粗纖維含量,注意飼糧全積
雞的飼糧纖維應控制2-5%之間,乳仔豬4%,生長肥育豬8%,種豬12%以下。在配合飼料糧時必須含有一定數量的干物質,使畜禽既能吃得下,又能吃得飽,且可滿足其營養需要。
(四)飼糧要質優價廉,在市場上有竟爭力
既要考慮用戶心理又要提高產品檔次。要著重宣傳經濟效益,適當強調投入產出,使“維持”需要保持在每日養分進食量的三分之一發下。
三、飼糧配合步驟
理想的飼糧是一種以最低的價值獲得最大的生產率的程度來衡量。即以每單位產品的價值是須成最好飼糧的最后決定因素。意識到這一點就可使配方的設計達到較為理想的境地。
為了配合出一種優惠價廉效益高的飼糧應遵循下列步驟:
(一) 查出并列舉出對所配飼糧家畜的營養需要或營養供給量。
(二) 確定什么飼料是可以使用,并在飼料成分表中查出其營養成分和營養價值。
(三) 確定要考慮采用的飼料組成成本。
(四) 考慮所用飼料的局限性和限量。
(五) 計算出最經濟的飼料配方。
四、飼糧配合的方法
飼糧配合方法有許多種,如:方塊法、聯立方程式法、矩陣法、試差法、電子計算機法(程序法)。盡管有時每種方法計算有所混淆,如果做得正確,最后結果都是接近的,即能經濟地(最低成本)提供一種理想的比例合適的營養物質平衡和滿足需要量的配方來。但是更要重要的,在于獲得最大的純利潤(凈利)。
五、配方設計
(一) 設計飼料配方時,先把飼料分為三大類,即:
. 能量飼料:玉米、麩皮(次粉);
蛋白質飼料:豆餅(粕)、棉仁粕、菜籽粕、魚粉、血骨粉等;
礦維補充料:包括磷、鈣和氨基酸或稱預混料。
能量飼料在豬禽配方中一般占50-70%,蛋白質飼料一般占20-35%(妊娠豬例外),礦維補充料3-12%。三類飼料的比例隨畜種和不同生長階段而異。最簡單的配方為玉米+豆餅(粕)+礦維預混物(包括保健藥)配方。但價格較高,一般生產者難以采用。如欲降低飼糧成本可采用當地常用的價廉的麩皮、次粉去替玉米或用棉仁粕、菜籽粕等替代豆餅(粕)飼料,但應保持最低限度的能量濃度和粗蛋白含量。如配方中欲加添加人工合成的氨基酸平衡飼糧中的氨基酸,則在配方中降低粗纖維蛋白質二個百分單位,以減少較昂貴的蛋白質飼料如豆餅(粕)、魚粉等的使用量,從而降低成本。
(二) 無魚粉日糧配方
魚粉在畜禽日糧中是一種良好的蛋白質飼料,它蛋白水平高,蛋氨酸含量高,適口性好,很受飼養者的歡迎。
但八十年代以來由于魚粉的價格來斷上漲,進口魚粉奇缺,國產魚粉質量又不穩定,其主要問題為:蛋白質含量高低相差懸殊,偽造摻雜產品難以分辨,有的場子喂了霉變的魚粉導致肌胃糜爛或中毒以及沙門氏菌病,造成不必國的損失。因此,目前國內和一些主要的種畜場都避免使用魚粉。
無魚粉日糧的配制的主要蛋白質來源是用大豆餅(粕),如用豆餅(粕)取代魚粉應注意的問題是:
1)、豆餅(粕)中的脲素酶活性要符合飼用標準(<0.5)。
2)、保持配方中蛋白質的原有水平。
3)、適量添加蛋氨酸,必須時還應補加賴氨酸,以彌補必要氨基酸的不足。
4)、全料價格比用魚粉時要低。
(三) 以用種用(有效)氨基酸配制飼糧
眾所同知,豬的蛋白質營養,實質上就是氨基酸的營養,因此在配制飼糧要注意氨基酸的平衡性,但經常發現飼糧中以等蛋白質含量用其它餅類如棉仁粕、菜籽粕等替代常用豆餅(粕)飼糧的水平。
營養學家對于這個問題經過試驗研發現其中原因主要是由于不同蛋白質飼料來源的氨基酸在動物體內的利用率很大的差異而造成的。而且亦已測定出畜禽主要飼料的各種氨基酸的利用率。
因此有些飼料廠已經開始采用可利用氨基酸(主要是賴氨酸和蛋氨酸)來配制飼糧。以等可利用氨基酸來進行飼糧中計算其它餅類與豆餅(粕)的替換值,以確保配合飼料的穩定性及效果的一致性。
豬飼料粗蛋質中賴氨酸和蛋氨酸的利用率(%)如下表:
指 標玉米豆粕豆餅棉粕菜粕花生餅葵花餅魚粉肉骨粉血粉
賴氨酸58 85 75 65 59 82 72 78 53 95
蛋氨酸75 76 72 70 60 90 84 86 60 92
(四)飼料添加劑和飼料預混物
1)、飼料添加劑它是一類在畜禽飼糧中添加量很少,用以糾正由于飼糧成分的缺乏而導致的營養缺乏癥或在畜禽的生長中起特作用的物質,廣義上說,飼料添加劑可可分為四類:維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和生長和/或效益促進劑。
2)、預混料它是用再體將一種或多種不同的微量原料,如維生素、礦劑、微量元素或藥物混合在一起的組成,它們不含有蛋白質飼料。預混料在飼料中的使用量通常為1%或低于1%。
3)、預混料精它是由上述預混料加上常量鈣、磷而組成,其用量一般高1%,用量范圍可變動在1-12%之間。
4)、濃縮料它含有比例平衡的蛋白質、微量元素和其它添加劑,一般是和谷物以及其它原料一起加入飼料中,其加入量約為10-20%,以滿足平衡全價的飼料的要求。
5)、全價飼料一定是包含比例平衡的所有營養物,并滿足畜禽各種營養成分需要的飼料。
預混料的目的是為了能添加量很小的微量原料維生素、礦劑、藥物、抗生素和其它化學物安全而又精確地添加進飼料中。預混和提供預混的基本原因如下:
在最終飼料中使微量原料均勻分布;
克服稱量和混料設備不足的問題;
由于在每噸飼料中預混料的使用量為公斤而不是克,因此普通飼料廠的設備都能進行添加;
由于預混料中已含有所有微量原料,所以就避免了在飼料廠稱重不同微量原料的麻煩;
在一家有特殊設備和訓練有素工人的專門廠家生產預混料,可為所有飼料廠服務;
避免在飼料廠內使用微量原料存貨;
提高微量原料存貨的周轉率;
在飼料廠工業中所用預混料可分為三種:商品預混料、廠內用預混料和客戶預混料。
商品預混料通常由藥物或維生素公司生產的單一單微量原料如維生素或藥物和一種載體混合在一起的單一預混料,如復合維生素可直接加入商品飼料攪拌中,使用前也可在飼料內進行一步稀釋。
廠內預混料它指的是經過稀釋的商品預混料或者由商品預混料加上其它微量原料和稀釋物組成的混合物。廠內用預混料一般都由飼料廠家各自生產,但有時也可由一家廠家供給其它的飼料廠。
客戶預混料它是指由廠內用預混料變化而來。由商品預混料和其它的微量原料以及一種稀釋物所組成的混合物,能滿足一家飼料廠或它的特殊需求,稱作客戶預混料。
27.人工TMR飼喂奶牛是否有效?
人工TMR,就是借鑒國外TMR技術和工藝流程,結合我國大多數牛場的實際生產條件和當地飼草料資源,對奶牛飼料配方進行優化組合,通過人工或簡易的攪拌設備,達到TMR飼喂方式的飼養效果的一種技術。青島市畜牧研究所對這項技術進行了探討,結果人工TMR比一般飼喂下,可提高產奶量4.75%,每頭奶牛每天利潤增加1.46元。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