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對蝦養殖后期池底管理 | 文章來源: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 更新時間:2006-1-10 點擊數: | | 南美白對蝦養殖60天后,應在做好水質調控的同時,及時改良蝦池底質。改良底質是改善水質的基礎,病原往往通過池底的有機污染物生長繁殖,再通過水體擴散傳播。
1、嚴格控制投餌量,根據天氣、水質狀況合理投料,一般控制在投餌后1小時內吃完為宜。
養殖后期每15-20天施用一次微生物制劑和底質改良劑。使用效果較好的微生物制劑有魚蝦生長素(CBS)、活水寶(芽孢桿菌)、亞氨凈、硝化寶(純硝化細菌)等,能有效調節水質和改良底質。同時,每隔20-30天施一次優得凈或(1+1)底改凈、顆粒氧等底質改良劑,以改善中下層水質和改良底質。盡量少用吸附型底質改良劑如沸石粉、木炭等吸附性物質,因為此類物質會大量吸附水體中的氨氮等有害物質并沉積池底,造成底泥中氨等有害物質迅速升高,進而發生底臭,極易引發對蝦死底癥。建議多使用魚蝦生長素(CBS)、EM原露等復合型微生物制劑,將殘餌、排泄物、動植物尸體等使底質變壞的隱患及時分解消除,改善底質和水質,控制病原微生物蔓延擴散。
2、在飼料中長期添加“適可耐”、“產酶益生素”等強效抗應激物質或有益微生物制劑,可提高對蝦的抗應激能力和免疫力,促進飼料營養的吸收轉化,從而降低餌料系數,從源頭上解決對蝦排泄物對底質和水質的污染,節約養殖成本,減少發病率。
3、高溫天氣應多開增氧機增氧,并適當延長增氧機的開機時間,通過增氧機的攪水曝氣作用,改善蝦池底部環境。 |
| 作者:佚名 |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