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查看: 3738|回復: 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牛糞麥秸種植雙孢菇技術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7-7-12 14:58: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牛糞麥秸種植雙孢菇技術

  雙孢菇的特性
  雙孢菇(俗稱圓蘑菇,洋蘑菇),屬草腐菌,中低溫性菇類,我國稻草、麥草豐富,氣候比較適合雙孢菇的生長,具有很大發展潛力。
  養料:雙孢菇是一種腐生菌,不能進行光合作用,配料時,在作物秸稈(麥秸草、稻草)中加入適量的農家糞(如牛、羊、馬、豬、雞和人糞尿等),還須加入適量的氮、磷、鉀、鈣、硫等無機養分。合理的配方是獲得高產的一個重要基本條件。
  溫度:雙孢菇菌絲體生長溫度范圍432,最適溫度2225;子實體生長溫度范圍525,最適溫度1418
  濕度:培養料的含水量以60%左右為宜,覆土的含水量16%-20%。菌絲體生長階段空氣相對溫度60%-70%,子實體生長階段85%-95%,過干或過濕對菌絲體生長都不利。
  酸堿度(PH):雙孢菇宜偏堿性,偏酸對菌絲體和子實體生長都不利,而且容易產生雜菌。菌絲生長的PH值范圍是58,最適78,進棚前培養料的PH值應調至7.58,土粒的PH值應在88.5。每采收完一期菇噴水時加少許石灰,以保持PH值,抑制雜菌孳生。
  空氣
:雙孢菇是一種好氣性真菌,因此要有良好的通風條件。
  光照:雙孢菇的菌絲體和子實體均不需要光,但在一般散射光的條件下還是可以生長的,但不能強光照射。子實體在陰暗的環境下長得潔白、肥大,若光線太強,長出的子實體表面硬化,畸形菇多,商品價值差。
  雙孢菇鮮食最佳,不宜久放,規模種植時,可做成罐頭,出口換匯。大面積發展雙孢菇,必須考慮深加工問題,否則,產品積壓變質,就會造成損失。
  雙孢菇的價值和效益
  一是雙孢菇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效果。鮮菇蛋白質含量為35%38%,營養價值是蔬菜和水果的412倍,享有“保健食品”和“素中之王”美稱。深受國內市場,尤其是國際市場的青睞。
  二是投資少、見效快、效益高。栽培實踐證明,栽培1平方米的雙孢菇,投資10元左右,一般可產鮮菇2025斤,按每斤1.5元計算,每平方米可收入30元左右,一畝雙孢菇大棚的收入是糧田收入的10倍以上,且栽培方法比較簡單,群眾容易掌握。
  牛糞的準備
  種植雙孢菇用的牛糞以干牛糞為好,牛舍建設的時候,后墻面都留有出糞口,堆放糞便的地方做成水泥地面,向外傾斜,外側開溝,以便清理牛舍的時候是牛糞和牛尿初步分離,牛糞成堆,牛尿流向沼氣池。牛糞堆放瀝水后,及時拉到曬糞場晾曬。曬糞場沒有特別的設施要求,通風向陽的空地即可。根據場地大小,將濕牛糞攤開,厚度適當,讓其自然曬干,曬成牛糞餅。切記:晾曬時不要隨意翻動,越翻動越不容易曬干,即使曬干最后也是粉狀不易儲存。
  牛糞曬干后,用編織袋包裝儲存備用,有條件的可以室內儲存,防止霉變
  牛糞的晾曬不是高深的學問,各地可以根據各地的情況,根據季節的不同,靈活運用晾曬方法,歸根結底是把牛糞曬干成餅狀以便儲存。
  牛糞麥秸種植雙孢菇
  雙孢菇是一種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綠色保健食品。幾年來,長官黃牛協會利用秸稈和牛糞做培養料,大面積發展雙孢菇生產取得了顯著的效益,一般每100平方米栽培面積可產鮮菇800-1000公斤,投資與收益比為13以上,畝收入達3萬元。
  一、建造菇棚。
  雙孢菇棚室對場地要求不嚴,房前屋后、村邊地頭均可建棚,而且棚的大小還可視場地條件而定。一般棚向以東西為宜,地下深挖80-100厘米,墻高100厘米,棚內用木棍或竹片搭起3-4層菇床架(上下間距50厘米)。菇床共設三排,兩側床寬均為100厘米,中間床寬200厘米,兩邊各留一個50厘米寬的走道。用竹片搭起棚架,蓋上塑料薄膜,膜上加蓋麥秸或玉米秸等,以免陽光直射。棚室兩頭各留一通風口,一端留門,兩走道上方每隔3-3.5米設一排氣孔。這樣既利于保溫、保濕,又可靈活掌握通風換氣。
  報廢的舊廠房可以改建成雙孢菇棚,改建費用一般為每畝5000元,這樣的菇棚牢固實惠,保溫性好,經久耐用。
資金充足的可以搭建規格高一點的高架棚,全部用毛竹搭架,塑料膜密封,加蓋稻草簾子。這樣的菇棚每畝造價為10000元左右,也就是每平方15元左右。特點是節約土地,提高效益。
  二、培養料的配方與堆制
  1、配方比例。一般每100平方米菇床需用新鮮干麥秸1250-1500公斤、干牛糞400-6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尿素15公斤、石膏粉和生石灰粉各25公斤。
  2、堆制發酵。堆制時間一般掌握在8月上旬為宜。①預堆:先將麥秸用清水充分浸濕后撈出,堆成一個寬2-2.5米、高1.3-1.5米、長度不限的大堆,預堆2-3天。同時將牛馬糞碾碎、加水調濕后堆起。②建堆:先在料場上鋪一層厚15-20厘米的麥秸,寬1.8-2米,長度不限。然后撒上一層3-4厘米厚的牛馬糞,再按比例撒入磷肥和尿素,依次堆高1.31.5。從第二層開始加適量的水,每層麥秸鋪上后均要踏實。③翻堆:翻堆一般應進行4次。在建堆后6-7天進行第一次翻堆,同時加入石膏粉和石灰粉。此后間隔5-6天、4-5天、3-4天各翻堆一次。每次翻堆應注意上下、里外對調位置,堆起后要加蓋草簾或塑料膜,防止料堆直接日曬、雨淋。
  3、發酵標準。堆制全過程約需25天大。應達到如下標準:培養料的水分控制在65%-70%(手緊握麥秸有水滴浸出而不下落),外觀呈深咖啡色,無糞臭和氨氣味,麥秸平扁柔軟易折斷,草糞混合均勻,松散,細碎,無結塊。
  三、進棚播種
先在棚內菇床上鋪一層3厘米厚的新鮮麥秸,再將發酵好的培養料均勻地鋪到菇床上,料層厚15-20厘米為宜。然后按每立方米空間用高錳酸鉀10克加甲醛20毫升熏蒸消毒,24小時后打開門窗難通風換氣。當料溫降到28°C以下時即可播種,每平方米用500毫升瓶裝的菌種一瓶。將菌種均勻地撒在料面上,輕輕壓實打平,使菌種沉入料內2厘米左右為宜。
  四、播后覆土
播種后3天內適當關閉門窗,保持空氣濕度80%左右,以促使菌種萌發。注意棚內溫度不能超過30°C,否則應在夜間適當通風降溫。播種后15天左右,當菌絲基本長滿料層時進行覆土。覆土方法:選擇吸水性好,具有團粒結構、孔隙多、濕不粘、干不散的土壤為佳,每100平方米菇床約需2.5立方米的土。先拌入1.5%-2%的石灰粉,再用5%的甲醛水溶液將土滲透,待手抓不粘、抓起成團、撒下就散時進行覆蓋,覆土厚度2.5-3.5厘米。
  五、覆土后的管理
覆土后調節水分,使土層含水量保持在20%左右。覆土后的空間濕度應保持在80%-90%,溫度13-20°C(最佳溫度15-18°C)。應視土層干濕狀況適時噴水,嚴格控制溫、濕度是雙孢菇優質高產的關鍵。
  六、適時采收
當蘑菇長到直徑2-4厘米時應及時采收,若采收過晚會使品質變劣,并且抑制下批小菇的生長。采摘時,用手指捏住菇蓋,輕輕轉動采下,用小刀切去帶泥根部,注意切口要平整。采收后在空穴處及時補上土填平,并噴施一次1%的葡萄糖、200倍的太陽花豐產王或綠風95,以促進小菇生長,提高產量和品質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7-7-16 00:26:03 | 只看該作者
好啊,把牛養好的同時也充分利用資源了。
板凳
發表于 2007-10-10 11:40:07 | 只看該作者
好,好!!!! 好!
地毯
發表于 2008-5-11 02:37:29 | 只看該作者
我是做肉牛育肥的!我自己的精料配方,玉米面30%,玉米掛漿纖維50%,棉粕18%,小蘇打1%,鹽1%,粗飼料是玉米秸青貯,每天每頭牛喂50克尿素,早晨,一次喂完,2小時后,飲水。我是從東北進的架子牛,每頭體重在650-------900斤左右,我請教了很多育肥的養殖戶,一人一個方案,讓我很困惑,我是出學者,現在的情況養牛是很慘的,我付出了很多的資金、辛苦,換來的是一個字------賠!!!,很無奈啊,請教各位了!
5
發表于 2008-5-11 17:26:52 | 只看該作者
現在養肉牛很賺錢的呀,:hehe: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0 10:21,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