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份,國內的各個賴氨酸生產廠家所產貨源主供出口,積極控制國內的出貨量,在貨源緊張氣氛的影響下,國內的賴氨酸市場價格出現了較大的漲幅,國產98.5%賴氨酸一度由12.8元/公斤上漲到月底的14.6-14.8元/公斤,但漲勢僅維持了一個月,6月份以來,市場便出現了跌勢,而近幾天的跌勢越來越嚴重,有人戲稱跌得比股票還厲害!那誰是造成賴氨酸下跌的罪魁禍首呢?根據對業內資深人士的溝通了解,飼料工業信息網現做如下總結:
第一,出口退稅的傳言影響。最近市場上有傳言稱,受人民幣匯率以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國家可能對玉米副產品包括賴氨酸在內的出口退稅率,由原來的13%下調到5%,據本網了解,目前海關方面還沒有正式的文件報道,但已經有一家報紙刊登出此消息。此消息的傳出對賴氨酸市場產生較大影響,尤其是賴氨酸廠家。畢竟8個百分點的稅率下調對于賴氨酸的出口是很大的一個資金損失,如果此傳言屬實,那國內的各賴氨酸生產廠家可能增加國內的供貨量,屆時又可能造成國內庫存壓力的增加。據悉,近期,國內各賴氨酸聲場廠家出貨比較積極,出廠價格也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調,但大部分經銷商都表示近期不愿接單購貨。
第二、豬病疫情的公布。據農業部《獸醫公報》,2006年6月,中國共有12個省份爆發“豬藍耳病”疫情28次,死亡數從數頭到數十頭不等,其中豬感染數量最多的廣東省,報告病例達543頭。到去年9月,湖北省報告病豬增至13837頭,當月死亡5100頭;今年1月,毗鄰北京的天津市首次報告豬藍耳病疫情,病豬 272頭,死亡138頭。 又據農業部最新統計,今年1月至5月,全國豬藍耳病發病豬總數為4.5萬頭,死亡總數為1.8萬頭。農業部還表示,目前已進入“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高發季節,各地必須做好防控工作。 這些疫情的公布無疑又給了國內剛剛開始恢復的養豬業當頭一棒,恐懼的心理下,養殖戶的補欄積極性再次受挫,而賴氨酸需求的恢復可能也會順延一段時間。
綜上所述,本網認為,在國內的賴氨酸需求市場本來就比較疲軟,難以支撐當前價格的情況下,出口退稅方面的傳言以及藍耳病疫情的公布又對當前的市場造成了很大的打擊,也使得賴氨酸市場短期內走向疲軟。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