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園植物圖解--苦參 
苦參 Sophora flavescens Ait
【基原】為豆科植物苦參的干燥根。
【原植物】亞灌木,高約50~120cm,根圓柱狀,外皮黃色。莖枝草本狀,綠色,具不規則的縱溝,幼時被黃色細毛。單數習狀復葉,互生,花淡黃白色。莢果線形,先端具長喙,成熟不開裂。
【采集】春秋兩季采收,以秋采質量較佳。挖取根后,去掉根頭、須根,洗凈泥沙,曬干,或趁鮮切片,曬干。
【性味歸經】苦,寒。歸心、肝、胃、大腸、膀胱經。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殺蟲去積,利水。主治濕熱瀉痢,黃疸,水腫,疥癬。
【成分】根含苦參堿,黃酮等
【藥理】1、利尿作用;2、抗病原體作用。1:100煎劑對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8%煎劑對常見的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醇浸膏在體外有抗滴蟲作用。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