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junshi.blog.china.com/200705/378456.html
第二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即將展開之際,中國采購團在美國簽 下美國大豆史上最大一筆采購合同,購買總共826萬噸的美國大豆。有分析指,中國是在對話前有意呼應美國財長鮑爾森關于希望對話產生“有形的成果”的期望,不過美國似乎并未領情,對中國知識產權問題仍緊抓不放。
《東方早報》報道,第二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將于5月22日至23日在華盛頓舉行。而由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馬秀紅帶隊的“中國貿易投資合作促進團”目前正穿梭于美國各大城市,最終將簽下總額達160億美元的采購大單,以此緩解近幾個月來中美在貿易上的緊張氣氛。
美國對于即將在華盛頓舉行的戰略經濟對話非常重視,美國方面主持人、財政部長鮑爾森為此放棄了18日前往德國參加G8(八國集團)財長會議。鮑爾森就任財政部長以來一直把美國同中國的貿易關系放在首要位置,他希望這次美中戰略經濟對話能產生“有形的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鮑爾森上周在接受CNBC專訪時表示,美國與中國創紀錄貿易逆差的主要原因并非中國對人民幣估值過低,而是中國民眾的高儲蓄率和不愿消費。他說,匯率是兩國關系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卻不是“主要的”。
再買826萬噸美國大豆 中國機電采購團在舊金山的科技大單剛剛敲定后,馬秀紅又帶領著中國大豆采購團打響了另一場采購戰役。由十三家公司組成的中國大豆采購團以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為代表,計劃在本周內與美國大豆出口商簽訂27份采購合同,總共向美國購買三億蒲式耳的美國大豆,相當于826萬噸,為美國歷史之最。
其中與八家美國出口商的15份大豆采購合同美國時間14日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簽訂,數目為2.09億蒲式耳美國大豆,相當于576萬噸,總價值約20.7億美元。交貨日期是在2007-2008年度。
在接下來的一周內,中國采購團計劃考察美國中西部地區的糧食倉庫,一家生物柴油廠和一家大豆農場,屆時他們將在圣路易斯舉行另外一次簽約儀式。
美國大豆協會駐中國首席代表雷天龍在14日的簽字儀式后向媒體表示,中國政府希望讓美國公眾知道中國在采購美國產品。對于美國玉米、大豆和棉花種植戶來說,這一點非常重要。“美國的農民正積極努力地耕作來完成中國的采購數量。”美國大豆基金會主席埃里克(EricNiemann)表示,“對于中國的大舉采購,我們感到非常興奮,相信今后我們會更好地滿足各方的需求。”
芝加哥交易所的場內交易商則表示,中國代表團的考察對大豆市場的影響甚微,更多是走形式,不會對市場產生太大的影響。
目前,中國對于大豆的進口不斷加大,中國每年進口的美國大豆量要占到美國大豆出口總量的40%。此次的芝加哥大豆采購是繼首站舊金山科技采購后的第二站。5月9日,馬秀紅帶隊的中國貿易投資合作促進團在舊金山簽訂了價值43.2億美元的科技采購合同。直至將于下周二舉行的戰略對話召開,中國采購團還將奔赴華盛頓和亞特蘭大等城市繼續簽訂采購大單。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