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福利是文明社會進步的象征
衡量社會文明的標志
《畜牧法》第八條明確“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指導畜牧業生產經營者改善畜禽繁育、飼養、運輸的條件和環境”,并在第42條指出,“畜禽養殖場應當為其飼養的畜禽提供適當的繁殖條件和生存、生長環境”。這里的“改善條件”、“提供適當環境”等詞組,以往從來沒有在動物身上使用過。
對待動物的態度如何,在某種程度上是衡量整個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世界上有許多發達國家為豬規定了詳細的福利待遇:小豬具有出生后至少吃13天母乳的權利;豬窩有要求鋪上稻草的權利;活動時有拱食泥土的權利。在運輸途中,運輸車必須保持清潔;要按時喂食和供水;運輸時間超過8小時就要休息24小時。在被宰殺之前,還必須對其進行完全清洗;必須隔離屠宰,不被其它豬看到;屠殺要快,必須使用電擊法;在豬完全昏迷后才準許放血和解剖,等等。
人類自身安全的保護
善待動物,歸根結底還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安全。據市畜牧獸醫局專家介紹,現在我市一些上規模的定點屠宰場,正在逐步做到隔離屠宰。一群生豬進屠宰場所時,先要排隊通過長長的水泥通道。通道每十來米有門隔開,后頭的豬看不到前面被宰殺現場。通道盡頭兩邊有屠工,拿著通電的“聽筒”,往跑在最前面的豬耳朵上一按,豬就被電擊昏。所以,一般情況下,定點屠宰場不會有“嗷嗷嗷”的慘叫聲。否則,這種“嗷嗷”慘叫會引起其它豬過分的應激反應,促進它們的腎上腺素急速分泌,生成毒素,肉質改變,我們吃進的就是有毒素的豬肉。
母雞的生存空間太小,就會影響雞蛋的質量。防疫不及時,雞、鴨們就可能患上禽流感……生病的是動物,受牽連的就是吃蛋、肉的人。
應對貿易壁壘的需要
據資料,烏克蘭有一車豬,顛簸60多個小時到達法國后,卻被拒之門外。理由就是在長途運輸中沒有考慮到豬的福利,這批豬在途中沒有按照法國的有關動物福利法得到充分休息,因此被拒絕入境。同樣,因為瘋牛病,歐盟對英國發布了長達十年的牛肉禁運令。
可見,動物福利也將成為我們面對的貿易壁壘之一。據農業部門統計,目前寧波市年出欄肉豬500頭以上的專業場(戶)有320家,飼養蛋禽在2000只以上的專業場(戶)有1500多家,但僅有40余家生產單位被評為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其它飼養場的“畜禽生存、生長環境”不容樂觀:蛋雞們在籠中擠來擠去,母豬直接躺在水泥地上,畜牧運輸車更是經常超載,屠宰時慘叫聲不絕于耳……這對寧波市的動物制品出口將造成不可想象的影響。因此,寧波市畜牧獸醫局要求廣大生產場戶樹立起“動物福利”的理念,開展適度規模養殖,確保經營、運輸環節中動物生活的舒適性,使寧波市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躍上一個新臺階。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