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方式要量力,挑選奶牛要細心
市場上的奶牛有成年牛、懷胎牛、周歲育成牛、5~6月齡斷奶牛等,若飼養戶資金不富裕,可選購成本較低的5~6月齡斷奶牛,但因這類牛產奶量不確定,所以在挑選時要注意查看檔案,并按照奶牛選購的基本要領去挑選;若資金寬裕,選購兩歲孕牛比較合算,但要注意查看是否確實懷孕,是否具有健康高產奶牛的特點,運輸中要注意做好保護工作,以減少應激反應;在資金有保障的前提下,并想縮短資金回收期,實現年贏利最大,可購入正在產奶的奶牛,但要謹防購入年齡偏大、擠奶費力、體弱、有惡癖及繁殖困難的牛,運輸中要切實做好管理工作,減少應激反應。
飼養規模要適度,建場選址要用心
養奶牛雖然效益比較可觀,但因成本高,投資較大,而且牛奶市場是決定奶牛生產規模的最主要因素。所以不能急于求成,草率上馬,也不能一味求大。要認真考察市場,理順銷售渠道,根據各自的經濟條件、設備條件確定飼養規模。奶牛生長的適宜溫度是10℃~25℃,所以要注意選在水源充足,采光、排水方便,通風良好的地方建場,且保證周圍無噪音、無水質及空氣污染。
牛場結構要合理,配套設備要稱心
奶牛飼養場內必備的建筑物比其他畜禽場要多,所以規劃時要本著因地制宜和科學飼養管理的原則,把有限的資金合理分配,提高土地利用率,利于生產和便于防疫滅病,以發揮最好的效果。一般牛舍應建在場內中心,牛舍建筑應包括牛乳處理室、工具室、值班室、飼料調制室等。飼料調制室設在牛舍中央,距離各棟牛舍都較近,便于運輸飼料;草垛距離牛舍50米以外,應在下風處;貯糞場建在牛舍下風向的地勢低洼處;病牛舍要建在距牛舍200米以外,避免疾病傳染。擠奶機與牛奶冷卻設備應盡量配套,要選質量好、性能優良的擠奶機,確保所擠牛奶衛生質量好、使用時間長,有利于奶牛健康。通常有200~400頭母牛的場可選用管道式擠奶機,而養500~600頭母牛的場最好選用廳式擠奶機。
優質飼草要備足,配制精料要精心
奶牛是草食家畜,每天不僅需采食大量干草與青綠飼料,還需用精料來補充缺少的營養。所以一是要備足草。種草養奶牛是減少飼養成本、增加奶牛產奶量的有效途徑,要根據飼養規模確定種草面積,做到草畜平衡。最好在奶牛引進前兩個多月播種牧草,待奶牛進場后,正好可以刈割飼喂。青貯飼料也是奶牛場必備飼料,所以奶牛場需建青貯窖,青貯窖的容積根據飼養量而定,以滿足奶牛常年青綠飼料的供應又不致浪費。一般每500公斤青貯飼料占1立方米的容積。二是要備好精料。奶牛日糧應以多汁飼料、青干草等優質粗飼料為主,但也需添加一定量的精料,以補充不足的能量和營養,提高其產奶量。用大型飼料廠家生產的濃縮料,另加同等量干玉米面即可,也可在建飼料庫的同時建一小型飼料加工間,購入大廠預混料后,自行加工全價配合飼料。
各項記錄要詳細,飼養管理要盡心
做好各項必要的記錄,如生產記錄及育種記錄等,對奶牛場長期發展很重要,因此奶牛場一定要建立各種記錄本,清楚記載奶牛來源,所含外血、年齡、胎次、泌乳月,現在產奶量、發情與配種、是否妊娠、預產期及飼料消耗等。對奶牛個體產奶量的統計,可采用一個月記錄一天,間隔不超過33天乘以30或各月實際天數,年末或每頭奶牛一個泌乳期結束,進行統計,計算出每頭奶牛一個泌乳期的實際產奶量,以做到對每頭奶牛了如指掌,及時發現問題,提高管理水平,確保適時配種,保留高產牛,淘汰低產牛,減少不必要的投資,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