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被低估了.....到07年底以前,累計升值幅度可能達到9%-10%”,在商務部部長薄熙來昨日表示要“把減少順差作為今年外貿發展的頭等大事抓好”之時,商務部網站“配合”發布了一份報告,一改此前在人民幣升值問題上的曖昧態度,明確指出了以“年升值4%-5%”應對順差過大的政策思路。
在一些市場人士看來,與出口業績息息相關的商務部此前正是人民幣升值上最大的“保守力量”,如果連商務部都“松口”了,那么幾乎是已為今年人民幣加速升值定下了最后的基調。
央行昨天也宣布,到2006年底中國 外匯儲備余額突破萬億美元大關,達到10663億美元。渣打銀行高級經濟學家王志浩昨天表示,薄熙來今年能夠做的并不多,中國貿易順差的高增長,以及由此帶來的外匯儲備高企,“到2009年之前才可能有所改觀”。
商務部“竟然”表態升值
“要把減少順差作為今年外貿發展的頭等大事抓好落實”,當天,商務部部長薄熙來在全國商務工作會議上表示,貿易順差過大既不利于國內經濟的均衡發展,也不利于對外經貿合作的持續發展,必須充分認識減少順差的重要性,努力減少貿易順差。
“商務部終于發布出‘配合性’的表態了”,一位商務部內部人士昨天向早報記者指出,此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必須把促進國際收支平衡作為保持宏觀經濟穩定的重要任務。商務部昨天在網站上發出的一份報告給出了一個最不應該由商務部口中說出的答案:人民幣升值。這份名為《外經貿發展如何應對人民幣升值挑戰》的報告指出,人民幣適度升值從長遠看有利于外經貿與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適度升值正是應對順差過大作出的調整。
“一個漸進的、平衡了各方利益的升值幅度,就是適度升值”,報告指出。在市場看來,在人民幣升值的“各方利益”上,一直以促進出口增長為己任的商務部正是那個最大的“保守力量”,可以說,商務部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拖慢了”人民幣匯改以來的升值速度。
甚至暗示升值幅度
“就人民幣升值而言,各部門反映意見的時期過去了,現在是落實最高領導層決策的時候了”,一位商務部內部人士昨天向早報記者指出。
引起市場高度關注的是,商務部的報告中甚至對今年人民幣的升值幅度作出了暗示。報告指出,“到2007年底以前,人民幣累計升值幅度有可能達到9%-10%”,而由于2007年前人民幣升值幅度在5%左右,市場也由此推導出今年商務部將“允許”人民幣升值4%-5%。
根據商務部此前一貫的表態,年升值3%已是商務部的“容忍上限”,而當前為了“頭等大事”,商務部在報告中已拋出了4%-5%這一進了一大步的“新思維”,
“從這份報告看,商務部對升值的態度比去年已經開放了很多”,渣打銀行高級經濟學家王志浩向早報記者指出。他認為,如果這份報告能夠代表商務部的普遍意見,那么人民幣今年加速升值的態勢將再無懸念,“反對方都松口了”。
薄熙來的“頭等大事”言論和“4%-5%”的報告同日很可能不是偶然。據商務部內部人士透露,該份報告早在2個月前便已在內部刊物刊登出來,昨天的突然公開發表很可能是為了配合薄熙來的講話,作為一個信號表明商務部愿意以人民幣升值來減少貿易順差的態度。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