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jpg (349.51 KB, 下載次數: 22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7-20 11:00 上傳
會議現場行業重磅技術會議,由國家肉羊產業技術體系、內蒙古神州動物營養發展戰略研究所、內蒙古自治區飼料工業協會主辦,畜牧人網站承辦的第五屆反芻動物技術創新發展論壇于7月15日在內蒙古呼和浩特開幕。經會議承辦方授權,接下來為大家分享由成都大帝漢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劉峰現場整理的7月15日會議聽課筆記。
1.《動物健康管理營養工程技術體系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應用》 盧德勛 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研究員
2.jpg (186.7 KB, 下載次數: 22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7-20 11:00 上傳
現代動物養殖業已經并正在發生養殖模式的重大戰略變化:
1.長期以來傳統動物養殖科學的決策目標都是以提高動物生產性能為根本性目標的。這種唯生產性能的決策目標隨著人類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正在受到極大地沖擊。包括整個養殖業對動物健康和環境的影響和對畜產品品質、安全的關切已成為人類社會普遍關注的全球性問題。
2.現代動物養殖業已經并正在發生養殖模式的重大戰略變化,形成一種多元決策觀,即把養殖效益、動物健康和對環境的影響以及畜產品質和安全四個方面放在一起統籌考慮,協調發展的現代科學決策目標。
3.以唯生產效益的決策觀為特征的動物養殖科學模式向以多元決策觀為特征現代動物養殖科學模式的戰略轉變,不僅在理論上是一次巨大飛躍,而且對整個養殖業也帶來深遠的影響。
4.養殖科學現代模式在我國的實施目前已取得一些初步成果,然而還沒有真正實現完全轉變,其原因在于因為經濟發展水平和科技發展水平的限制,養殖科學模式,特別是養殖業發展模式的轉變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許多涉及的問題在短時期是難完全解決的,必須在實踐的基礎上,特別是要在相關學科發展的配合下才能逐步深入、完善。
構建動物健康營養理論和技術體系重大創新成果:
1.從轉變養殖業的飼養決策目標入手,重點關注營養活性物質的應用,對動物健康營養學理論和技術體系的創新進行探索,提出本世紀動物養殖現代化條件下動物健康營養理論和技術體系的首創版(全方位營養,TotalNutrition: Adams,2001,2021 )。
2.從轉變學科整體思維方式入手,在對整個動物營養學理論和技術體系的創新的基礎上,對動物健康理論和技術體系進行探索,提出具有時代特征的動物健康營養理論和技術體系框架性創新成果(系統動物營養學導論:盧德勛,2004,2016;健康營養理論和應用技術體系,2020,2021)。
健康營養理論的核心理念的提出-------由自由基穩衡態失衡主導的三方聯動效應:
1.長期以來,人們對氧化應激、炎癥反應和免疫失衡都是孤立起來進行研究,認為三者是不同的病理生理過程。根據近年來大量的基礎研究和人醫臨床實成果表明,這三方面緊密聯系,不可分割。
2.氧化應激—炎癥反應—免疫功能失衡鏈是一個問題的三個相互聯動方面,往往出現相互疊加效應。這一聯動鏈涉及到許多共同的細胞類型(如巨噬細胞、淋巴細胞等)、共同細胞因子(白介素類、前列腺素等)、共同化學介質和發病機制(盧德勛,2018)。
3.盧德勛(2020)對這一新理念進一步發展為“由自由基穩衡態(free radical homeostasis)失衡主導的三方聯動效應”,并把它確定為健康營養理論的核心理念。
營養活性物質組學產品定義:所謂營養活性物質組學產品一般是指那些在營養活性物質組學理論的指導下,經過某種特定的加工技術生產出的含有眾多營養活性物質,用于營養調控和動物保健的飼用添加劑產品。 從嚴格意義上講,營養活性物質組學產品必須符合以下三個條件:
——按照營養活性物質組學理論研發和生產的產品
——經過配套的現代產品品質評價技術檢驗過的產品
——具備行之有效的配套的飼用技術體系的產品
2.《我國肉羊產業發展現狀、趨勢及五年行動方案》 金海國家現代肉羊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
3.jpg (214.51 KB, 下載次數: 22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7-20 11:00 上傳
我國肉羊產業發展趨勢:我國肉羊產業發展正處于“兩轉雙增”的關鍵階段,生產方式由放牧生產向規模化標準化舍飼方向轉型;羊肉產品市場需求由大羊肉向羔羊肉和肥羔肉轉變;北方肉羊主產區規模化養殖數量顯著增加;南方青綠飼草料豐富的地區、“東北黃金玉米帶”和農副產品富集區肉羊飼養數量顯著增加。
我國肉羊產業的地位與作用:1.肉羊產業發展,特別是在農區,對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綠色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具有重要推動作用;2.肉羊在全國分布最廣,對農民增收中起重要作用,是農牧民脫貧首選產業之一;3.肉羊產業是邊境地區少數民族及偏遠貧困地區群中賴以生存的唯一產業,少數民族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4.每只成年母羊每年可以消耗400kg秸稈,大約5只成年母羊即可消耗一畝玉米秸稈。
解讀《推進肉牛肉羊生產發展五年行動方案》:
1、“增產保供”2025年牛羊肉自給率保持在85%左右,羊肉總產量穩定在500萬噸,肉羊規模化養殖比重達到50%。
2、如何實現:
(1)牧區結合草畜平衡,以穩量提質為重點;
(2)減畜增肉-提高繁殖率-達到160-180%;
(3)農區-適度規模發展—推進標準化生產-設施設備的標準化;
(4)建立雜交利用體系開展二元、三元經濟雜交體系生產肥羔產品(創建配套系---豬的模式);
(5)傳統肉羊產區-扶持規模化養殖。南方青綠飼料豐富的地區及“東北黃金玉米帶”農到產品富集區,增加母羊飼養頭數,種養結合。
(6)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的推廣應用。
延伸政策: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 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工程; 高素質農民培育;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 農業信貸擔保服務; 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 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 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 農業生產救災; 動物疫病防控;農機購置補貼; 基層農技推廣; 種質資源保護; 畜牧良種推廣; 實施糧改飼 實施肉牛肉羊增量提質行動; 牛羊調出大縣獎勵; 農業產業融合發展。
3.《飼料無抗與反芻動物健康養殖需求》 黃顯會 華南農業大學教授
4.jpg (225.58 KB, 下載次數: 23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7-20 11:00 上傳
中國的獸醫臨床用藥政策走向:
1.抗菌促生長的藥物添加劑退出獸醫臨床
2.加快推出食品動物上科學合理使用獸用抗菌藥系列舉措
下階段獸藥行業監管重點工作:
1.圍繞“產好藥”嚴管全鏈條獸藥質量
2.圍繞“用好藥”規范養殖環節獸藥使用
3.圍繞“少用藥”推動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
4.圍繞“強基礎”持續加強獸藥法規制度建設
5.圍繞“放管服”深化獸藥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飼料中功能性添加劑的作用需求:
1、提高動物的抗病能力體內抗氧化作用:清除體內自由基,提高細胞活力,延緩細胞凋亡,繼而提供動物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全身作用(吸收作用):十二指腸的吸收作用;常見產品:博落回散、山花黃芩提取物散、植物精油 (多酚、有機酸、醛類、萜類)、姜黃素。
2、抑制動物腸道細菌的定植與增殖改善腸道內環境:酸化回腸之后內環境,有害菌生存受限; 腸道作用(非吸收作用):送到小腸后段溶出作用;常見產品:酸化劑、益生菌。
3細菌攻擊的對癥控制吸附作用:消除細菌外毒素的攻擊作用(氧化鋅、蒙脫石、單寧酸);抗炎作用:消除細菌外毒素的炎癥效應(多酚、醛類、萜類)。
反芻動物藥物及功能性物質內服發揮作用的影響因素:
1.考慮對瘤胃微生物是否有影響;
2.適口性?藥物攝入量?
3.物質的溶出度?吸收利用度?
4.飼料中是否混勻?穩定性如何?
5.胃內容破壞(酸、酶、食糜) 蠕動、排空速度影響。
4.《肉羊飼料轉化效率高通量測定在育種中的應用》 張清峰 天津奧群牧業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5.jpg (220.37 KB, 下載次數: 23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7-20 11:00 上傳
衡量飼料利用率的指標:剩余采食量(RFI):動物實際采食量與根據生產性能(體增重、產奶量和產蛋數等)需要和維持體重需要的標準預期估算的采食量之差。Yi=β0+β1(ADGi)+β2MBWi+eiRFI反映的是由畜禽本身遺傳背景決定的代謝差異而導致的飼料利用效率的差異,RFI與ADG、BW等主要經濟性狀不相關,但與FCR呈強顯著相關。RFI是目前衡量畜禽飼料利用效率的理想育種指標。
飼料轉化率與采食行為:低飼料轉化率的羊吃料的次數少18%,時間短21%。剩余采食量與采食量及采食時間呈正相關(0.73和0.4)。剩余采食量與次采食量及采食時間呈一定負相關(0.33和0.41)。
高通量表型測定---測定技術:
1.性能測定是育種工作的基礎,傳統動物表型測定技術存在低效、費時、耗力等弊端;
2.高通量表型測定技術具有自動化、高精度、高通量、便捷高效等優點;
3.隨著機器人技術、傳感器技術、高通量成像技術的不斷發展,表型組學的研究已經進入了高通量、無損傷、自動化、高精度的大數據時代,這將是動物育種學史上又一次新的革命。
5.《運營大單品 問鼎新增量》 李霄峰 中國農牧行業實戰營銷專家
6.jpg (189.15 KB, 下載次數: 22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7-20 11:00 上傳
牛羊的未來掌控在豬的手里,抓住短暫的產業黃金期,崛起、突圍!消費演變助推反芻產品消費需求:健康導向、習慣導向;
大單品戰略的五大優勢:采購優勢、生產優勢、流量優勢、勢能優勢、掠奪優勢;
大單品鍛造八大心法:洞察未來--找準行業痛點,客戶需求點(如:提高免疫力和健康度、肉羊去味道等);品質驗證--品質體驗是根本、品質量化是手段、品質穩定是保障、品質感嘆是爆度;打磨顏值--人員包裝、美女銷售、產品包裝等;模式初構--網絡銷售/體驗裂變;鎖定區域--鎖定一個市場當做試驗田;聚焦整合--整合人力、物力、財力等;模式標準--把成功流程化、標準化、量化;節奏復制--控制好節奏,快速復制,優化保障體系。
6.《中國肉羊產業的價值》 路乃為 內蒙古青青草原牧業有限公司總裁
7.jpg (205.08 KB, 下載次數: 22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7-20 11:00 上傳
牧原從1997年的年出欄1萬頭商品豬到2020年出欄1800萬頭商品豬,這十三年牧原出欄商品豬數量的爆增,不是中國豬肉消費數量增加的結果,而是散戶退出的結果。在中國農業結構巨變的過程中,會催生出一大批世界級農業企業,禽產業是這樣,豬產業是這樣,中國肉羊產業也是這樣,目前,中國肉羊產業開啟了“散戶退出”進程:放羊老漢的兒子不會再放羊了!國內龐大的消費人口基數,將催生一大批世界級的農牧企業,只要與民生有關的產品,中國產量都會是世界第一。目前,國內的家電、手機、汽車等產業發展迅速,擁有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農業企業也正在發生這種變化,之前處于世界前列的農業企業都在美國或歐洲,2018年溫氏集團肉豬出欄量首次超過排名世界第一的美國史密斯菲爾德公司,這標志著中國的農業企業正式登上世界舞臺,預計將來世界農業企業的前幾名都會是中國的企業。牧原成功的四個要素:時間(1992年創業,創業28年)、地點(中國)、人物(秦英林)、行業(養豬)。把以上四個要素中,換其中一個要素,其余三個要素不變,也許就不會成就如今的牧原,而這就是中國畜牧業的價值。牧原、溫氏、新希望的目標是年出欄7000萬頭生豬,占全國生豬出欄量的30%,而2021年牧原股份生豬出欄量已達7%。雞肉產業,溫氏集團一家出欄量就占到全國的10%,肉豬產業、肉雞產業已經高度集約化了,個人創業已經進不到肉豬產業和肉雞產業了。在目前中國的畜牧產業中,個人創業和農戶養殖唯一能進入的行業就是肉羊產業,在將來的中國肉羊產業中,也會出現肉羊產業的“牧原股份”,也會出現肉羊產業的“秦英林”,因為肉羊產業正在出現牧原股份創業時的“散戶退出”的機遇期。
7.《國內反芻行業發展階段精準剖析》 馬新民 反芻行業資深產業專家
8.jpg (240.63 KB, 下載次數: 22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7-20 11:00 上傳
反芻動物的獨特性和行業特點:營養消化的獨特性:反芻動物主要有:肉牛、肉羊、奶牛、奶羊、牦牛、駱駝、鹿等。以牛羊為例,牛的胃由4個胃室組成,即瘤胃、蜂巢胃、重瓣胃和皺胃。食物按順序流經這4個胃室,其中一部分在進入重瓣胃前返回到口腔內再咀嚼,其過程稱之為“反芻”。由于反芻動物獨特的消化吸收系統,很多地產原料,纖維含量較高,蛋白質質量不是很好,在豬雞飼料上表現很差,市場價格也比較廉價。這些原料若用來喂牛羊,具有很好的價格優勢,能夠降低牛羊飼料的成本。
繁殖性能的獨特性:反芻動物低繁殖率:PSY指標:豬25頭、肉雞180只、羊2.5只、牛0.7頭。雖然牛羊年出欄量遠低于豬,但母牛(7000萬)母羊(2億)存欄量卻遠高于母豬(4000萬)。造肉成本的差異性:牛羊育肥料肉比4.5-5.5:1,加上低繁殖率的母體耗料,綜合料肉比相當于肉雞的5-6倍、豬的3-4倍,高料肉比需要使用更多飼料;理論測算:反芻飼料容量高達1.5億噸,遠高于其他畜種。
反芻養殖端、食品端、飼料端的階段精準剖析:
(一)養殖端的階段分析:
1、牛羊存出欄分析:母牛存欄7000萬頭、肉牛出欄4500萬頭;母羊存欄2億只、出欄3.5億只。
2、散戶養殖為主,規模化處于初期階段:畜牧業規模化經營是趨勢,但前提是:標準化和流程化!反芻行業的品種、營養等相當于80-90年代的豬禽業;養殖流程化尚未起步。行業精英們任重而道遠!未來2-3年肉羊具備規模養殖的基礎,但肉牛需要更長時間。
3、反芻養殖是重資產行業:牛羊養殖繁殖率遠低于豬禽,且單體投資大,投入產出比低。重資產特征高于豬禽。
4、放牧、舍飼與環保:放牧與舍飼的成本?禁牧將成為反芻行業進步的催化劑!
5、北繁南育與東羊萬里西進:
6、現階段牛羊養殖效益分析:母畜好于育肥、效益歷史新高;
7、肉羊規模化養殖將快速成長:肉羊產業具備資本進入的基礎,幾個重要的技術指標:年胎次2,PSY4.0-4.5;150日齡130-140斤;毛羊成本8.0-8.5元/斤。肉羊養殖方式將越來越接近養豬業;當毛羊市場相當于毛豬125-135%時,肉羊規模養殖效益相近。
8、近期組織型養殖企業;遠期經營型養殖企業。
(二)食品端的分析:
1、行業集中度低:國內年屠宰量肉牛4600萬頭、肉羊3.5億只,主要是小型企業和小屠宰戶經營,超過10萬肉牛僅有2家;超過100萬只肉羊的沒有。原因有兩點:一是鮮肉消費特點,迫使大型企業和小屠宰戶進行成本競爭;二是流通零售端拉動。
2、進口牛肉比國產牛肉價格低一倍:缺少高價支撐、將出現牛羊周期;3、火鍋消費將拉動牛羊食品發展:餐飲行業消費70%牛羊肉、調理品快速增長。
(三)飼料端的分析:
1、反芻飼料處于2-3階段交叉期:補品階段代表企業:大草原、亞禾;產品階段代表企業:波杜、牧士。模式階段代表企業還沒有出現。隨著集團型企業進入反芻行業,將促進反芻飼料業的進步。反芻總體上剛剛進入第三個階段。由于有其他行業的借鑒,反芻飼料將以躍遷式、并行式的發展。各企業根據自身的見解與條件,各有側重。
2、反芻飼料市場容量1.5億噸,未來5年將達到3000萬噸,接近蛋禽飼料。反芻飼料未來市場容量1.5億噸;2018年反芻飼料1004萬噸,2020年1318萬噸,這兩年年增長率在20%以上,將于2023-2024年超過水產飼料;5年左右接近蛋禽飼料總量。反芻飼料的增速主要看技術層面的成本突破和政策層面(如禁牧、進出口等)的執行力度。也有可能黑天鵝事件會促進行業業態的改變(如三聚氰胺、非瘟)。
3、反芻飼料技術方面,國內嚴重缺少數據庫,特別是非常規原料的數據庫;缺少營養標準,大部分企業使用國外標準或使用奶牛數據庫。過去草資源價格低廉,但如今性價比越來越低,亟待技術突破!營養技術路線有兩種意見,一是強化瘤胃粗纖維利用率和過瘤胃技術;二是弱化粗纖維的營養功能。產品層面,將經歷添加劑、37料、73料、全價料,交叉并存緩慢進步的過程。
4、與豬行業相比,養殖散戶階段周期更長,反芻飼料通道將以經銷商為主:預估母牛戶400萬戶(7000萬)、母羊戶500萬(2億只)、肉牛戶200萬戶(4600萬)、肉羊戶60萬戶(3.5億只),合計接近1200萬戶,遠超豬禽水產養殖總戶數。按照一個經銷商有效服務100個用戶計算,將出現12萬個以上經銷商網絡隊伍。
反芻行業未來趨勢的思考:反芻行業是中國畜牧業最后一塊蛋糕草飼料也是飼料,增速快于反芻飼料反芻養殖端、飼料端、食品端的切入時機的思考反芻飼料快速增長,小企業還有機會
聽課筆記由成都大帝漢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劉峰現場整理
文章來源于大帝漢克 ,作者DDC | 劉峰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