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立佳 于 2021-6-26 07:27 編輯
6元豬價的到來,徹底撕毀了過往的繁榮,不僅僅是豬肉,肉雞、牛、羊等農牧產品價格都在下降,現實鋒利的刀刃讓無論是養殖戶還是上市企業,都在痛苦反思自己后續生存的空間。降成本、長期主義、充裕的資金流是農牧業發展的三大要點。 6元時代來臨,上市豬企一地雞毛 養殖業其實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這么簡單,要知道,年初以來,生豬市場迎來了階段性下跌,甚至連跌了5個多月,養豬戶也損失慘重。很多養豬戶的養殖成本高達8元,但如今的生豬價格已經降到了6元到10元,這意味著一頭豬要虧400-500元。生豬價格連續大幅下跌后,養豬戶損失持續增加,二次育肥豬更是損失達1000多元。由于豬肉價格持續下跌,如今大家都實現了豬肉自由。 跟養殖戶一樣,上市豬企日子也不好過,正邦、新希望、溫氏等第二季度業績都或將面臨虧損。 即便以樂觀的態度推算企業6月份銷售數據(現實是當月巨頭們的平均出欄售價極可能低于7元/斤,且養殖成本更高),也可看出,其中只有牧原堪堪守住不虧,剩余企業都要蒙受上億乃至上10億的虧損。 幾個月還能這樣扛過去,但明顯豬價后續不會出現明顯反彈,那么開源很難實現,節流就很可能排上首位。 肉雞、牛羊下跌跟進 但隨著生豬的價格下跌,肉雞、活牛羊的價格也在下降,到底是怎么了? 進入6月以來,肉雞價格持續下降。即使端午節來臨之際,肉雞價格也沒有受到刺激上漲,而是繼續處于低迷狀態。從市場來看,山東肉雞4.25-4.3元/斤,但養殖成本在4.28-4.33元/斤,也就是說,部分養雞戶出現了虧損的局面。 有業內人士表示,肉雞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生豬數量銳減。消費者對豬肉的需求增加,這自然減少了對肉雞的購買。但到了7月到8月的時候,預計標豬將實現供不應求的局面,生豬價格可能也會上漲。屆時,肉雞市場及或許也將實現上漲,從而提振整個肉雞市場。 其實不止是雞的價格下跌,羊的價格其實也實現了下跌,豬價下跌后,羊價也隨之下跌。據羊販子介紹,目前河北唐縣小尾寒羊135-140斤的價格為13.3元/斤,125-135斤的價格為13.5元/斤,125斤以下的價格為13.8元/斤;細毛串的價格是135-140斤的14元一斤,125-135斤的14.2元/斤,125元以下的14.4元/斤。 而山東鹽窩本地小尾寒羊130公斤以上價格13.5元/公斤,125-130公斤價格14元/公斤,125元以下價格14.3元/公斤,93-97公斤母羊價格14.3元/公斤。目前,羊價已由17元降至13元,部分養殖戶一只羊就要損失200元。其實主要原因還是飼料成本的增加,過去,13元能保持微利,現在卻陷入虧損。許多養羊戶已經放棄養羊生怕下一次損失會像豬價一樣不斷的增加。 論農牧業的長期主義 可以說,在這個夏天,牛羊豬都遭遇了市場的考驗。這個時候大家不禁要問,還能入局養殖業嗎? 綜上所述,實際上對于豬價來說,生豬均價已經降到了7.2元/公斤。不過,畜牧業的成本是8元/公斤,溫氏和新希望都在10元以上。這些生豬企業每頭豬其實都要虧損200-800元不等。事實上,生豬的損失主要是受飼料大幅上漲的影響。2017年,生豬也是每斤6-7元,但養豬戶還是盈利了。 但現在飼料成本高達50%以上。再加上仔豬成本高企,豬價大幅下跌。至于將來會不會漲,我們還要繼續觀察。對于肉雞來說,每年6月至8月的肉雞市場不會太差,可以保證一定的利潤。其實最近幾天市場的下跌并不意味著未來市場還會繼續下跌。預計7-8月市場將漲至4.5元左右。 事實上,養殖最困難的部分在于幼崽的照料。無論是養雞還是養豬,早期的成活率都無法保證。不管價錢多高都沒用。而且,養殖業的市場也是跌宕起伏,時時牽動著大家的神經。目前,養殖業恐將迎來新一輪寒冬。按照一輪兩年的“豬周期”來看,行情可能會連續兩年下跌。我們應該做好準備。 總之,在當前形勢下,要搞養殖創業,就必須有打持久戰的準備,有充足的資金和過硬的技術。我們應該要加強防疫,非洲豬瘟禽流感什么的對養殖業的威脅還是很大的,養殖創業不能掉以輕心。很多人也紛紛抱怨養殖業風險大,利潤低,一個疏忽就會虧損慘重。農業正是如此,看似價格正漲得起勁,但隨時就可能止漲反跌,因此大家別盲目擴欄,想辦法減少飼料成本,這樣才能在劇烈的價格變動中獲利。 文章來源:國際畜牧網、畜牧人才網、不凡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