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下跌的豬價,正倒逼著中國養豬業在轉型升級、節本增效上下功夫。 6月24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生豬(外三元)6月中旬價格為每公斤13.9元,比6月上旬下跌12%。根據中國畜牧業協會6月18日對各生豬養殖企業發布的“倡議書”,5月份生豬養殖的虧損面為9.7%。
由于三元豬生產性能遠遜于二元豬,前述“倡議書”建議,加快淘汰低產母豬,特別是淘汰留作種用的三元肥豬,提高母豬繁殖效率,提高飼料轉化率,增強競爭力。 三元母豬替補上場的背后
二元豬是由兩個品種或品系雜交而來的品種,在繁殖性能上,多作為母豬飼養,公豬當成育肥豬飼養。三元豬是由三個品種雜交而來的品種,其主要優勢在于生長速度快、料肉比低,三元豬不論公母多用于育肥飼養。一般而言,基于三元母豬在生產性能方面存在劣勢的考慮,二元豬才是繁育仔豬的主力軍。
對比二者的生產性能,除了單胎產仔頭數這個核心指標三元母豬不如二元母豬以外,在遺傳基因方面,三元母豬的后代性能不均勻,甚至表現出遺傳缺陷,仔豬活力差、成活率低等。而且三元母豬容易出現肢蹄病,從而導致淘汰率高,使用年限短。肢蹄病是集約化現代養豬場淘汰種豬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非洲豬瘟侵入中國之后,受疫情沖擊,能繁母豬存欄量銳減,二元母豬價格上漲,同時出于安全的考慮,很多養豬場不敢從外部引進后備母豬。面對無種可引、無豬可養的困境,同時,從2019年8月份開始豬價持續上漲,帶動行業內補欄擴產積極性提升,對能繁母豬需求量激增。于是,三元母豬不得不替補上場。
廣西揚翔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揚翔股份”)相關負責人表示,正常情況下,二元母豬生產出來的仔豬,要么是三元公豬,要么是三元母豬。一般來說,三元豬不論公母,都作為商品肉豬育肥。面對非洲豬瘟在國內暴發初期,大量二元母豬死亡、淘汰的客觀事實,行業內只能選擇相對容易獲得的三元母豬來作為種母豬使用,以生產商品豬。
即便沒有非洲豬瘟,考慮到中國養豬業小散養殖戶比例高的現實,使用三元母豬繁育仔豬的現象也一直存在。當然,這種現象本身仍然是一個經濟問題。是否使用三元豬,主要取決于豬價。
有行業內人士稱,“使用三元母豬配種又不違法,只要能掙錢,肯定就有人敢干。”
雖然行業內眾所周知三元母豬生產性能相對較差,二者生產性能相差10%-20%,當然,不同養殖場的養殖水平參差不齊,生產性能的差異可能更大。那么,養豬場使用三元母豬繁育仔豬,在三元母豬淘汰之前,能收獲多批次仔豬銷售收益。淘汰之后,三元母豬還能賣肉。綜合計算下來,利潤可能也很豐厚。
對于規模養殖企業來說,會優先考慮二元母豬,畢竟在降低生產成本方面有著明顯優勢。然而,面對豬價暴利,為盡快恢復生豬產能,“三元母豬”現象并不少見,在本輪豬周期中,三元母豬的占比尤其高。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朱增勇統計,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三元母豬占能繁母豬的比例就開始持續增加,到2020年上半年高峰期,平均達到40%-50%,部分地區在50%以上。
加快淘汰低產能繁母豬
在養豬業發達國家,由于養殖主體都是大規模豬企,一般不會出現這種現象。跟國外不同的是,中國養豬業的國情是散戶出欄生豬量仍然占相當大的比例,常態下也極少出現這種狀況。
對于高豬價時期的異常情況,朱增勇解釋稱,三元母豬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二元母豬的供給不足,這是中國養豬業所通常采取的措施。
隨著二元母豬的產能恢復,逐步淘汰三元母豬也成為必然趨勢。到2020年下半年,一部分前期產能較差的母豬開始淘汰,三元母豬的存欄量逐漸下降。對養豬業來說,二元母豬的占比提升,會提升PSY(每頭母豬每年所能提供的斷奶仔豬頭數)水平,從而降低生豬生產成本。
在當前豬價下行階段,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二級巡視員辛國昌建議豬企“以質換量”,加快淘汰低產能繁母豬。“原來在市場供應緊張的時候,很多養豬場戶把三元肥豬母豬留下來作為種豬使用,它生產效率比較低,在這個階段,可以把這些低效率的母豬淘汰掉,這樣養殖效益可能更好一點,成本也會下降。”
事實上,在加速擴張產能的同時,頭部上市豬企正在主動換群、淘汰種豬。今年3月,新希望(000876.SZ)就回復投資者,每月會淘汰多次配種不成功、窩均斷奶低于5頭等的母豬,并對于外購且折舊不滿2年的能繁母豬淘汰。
2020年11月,正邦科技(002157.SZ)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當時三元母豬占比22%,年底三元母豬占比將繼續下降。2020年第四季度及2021年第一季度,正邦科技集中淘汰80萬頭低效母豬,第二季度繼續淘汰5萬頭低效母豬,共計淘汰85萬頭。同時,從2019年四季度開始,正邦科技開啟“萬頭國外種豬引種計劃”。
據了解,2020年3月,正邦科技第一批引種的種豬已開始產仔,平均產仔數16頭,最高可達18-19頭。
2021年5月20日,正邦科技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在二季度淘汰完最后5萬頭低效母豬后,整個種群差不多90%都是自己培育的高效母豬。所謂的“高效母豬”,指的是PSY做到20以上,對應仔豬成本500元左右。正邦科技從海外引入的種豬在2020年11月已經產下祖代豬,2021年下半年就會有父母代出來,2022年下半年就會批量進入市場。海外引進種豬所產父母代的PSY期望達到25。屆時,仔豬成本將進一步下降,預計會明顯低于非洲豬瘟前水平。
根據農業農村部對定點屠宰企業的監測,今年1-5月,全國淘汰能繁母豬345.4萬頭,同比增長108%。能繁母豬存欄結構得到優化,肥豬留種比例已經從2020年年底的22%下降到12%左右。
那么,淘汰后的三元母豬,將作何用途?
前述揚翔股份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養豬業內,三元豬本身就是作為育肥肉豬使用。三元母豬不能作為種母豬使用,淘汰后也是作為商品肉豬屠宰加工,價格隨行就市。
據該負責人預計,由于三元母豬規模較大,全部淘汰替換為二元母豬,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文章來源: 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