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農業農村部公告第194號發布:2020年7月1日起,飼料生產企業停止生產含有促生長類藥物飼料添加劑(中藥類除外)的商品飼料,2020年4月15日農業農村局發布了關于《養殖者自行配制飼料有關規定》征求意見的通知,如果生效,意味著即便是在養殖場自配料也不得違規添加禁用的抗生素、藥物。這意味著飼料禁抗的時代已經來臨?!?/font>
飼料中不添加抗生素,對養殖場而言飼養方式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你擔心嗎?你準備好了嗎?我們先來看下飼料中抗生素的作用有哪些?
1.jpg (42.85 KB, 下載次數: 6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11:21 上傳
飼料禁抗之后的生長、料肉比又會如何呢?我們先通過歐洲禁抗后生產成績的變化來判斷并借鑒。
一、歐洲禁抗后生產成績變化
2.jpg (33.14 KB, 下載次數: 6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11:21 上傳
歐洲自2006年飼料全面禁抗后已有14年
1、仔豬腹瀉問題
仔豬實行3~4周齡早期斷奶,斷奶后受自身消化機能不完善、免疫力低下,加上換料和環境改變等應激作用,斷奶2周內常發生腹瀉問題,輕者影響生長發育,重者導致死亡,給養豬生產帶來巨大經濟損失。而原來靠飼料中添加抗生素來抑制腹瀉,那么在飼料禁抗后,腹瀉問題能否改善,將是養豬業一個很大的挑戰。
3.jpg (67.35 KB, 下載次數: 6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11:21 上傳
數據表明,禁抗后,抗生素使用量會出現短暫的增加,后續才逐漸下降。
2、死亡率增加、出欄時間延長
4.jpg (69.59 KB, 下載次數: 6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11:21 上傳
以上數據顯示,禁抗顯著降低了斷奶仔豬的生長速率,提高了斷奶后仔豬死亡率,仔豬對應激更加敏感。而對生長肥育豬影響不大。
3、生產成本增加
5.jpg (69.53 KB, 下載次數: 7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11:21 上傳
結果顯示荷蘭在禁抗后飼料效率降低了5%-10%,而歐盟家禽健康專業調查顯示,歐盟家禽健康狀況普遍失衡,引起家禽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腸道疾病,每只雞因此損失5美分,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引自中國農業大學譙仕彥教授)
二、歐洲養殖條件與我國成績比較
歐洲養殖條件尤其是丹麥等國家養殖成績在世界上都屬于前列,當然離不開優越的硬件設施、良好的生物安全、合理的營養、批次化生產等,即便是現在我國多數家庭農場依然無法達到。
6.jpg (165.88 KB, 下載次數: 6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11:21 上傳
那么中國處在哪個水平呢?
根據“微豬科技”給出的2018年全國豬業大數據,我國2019年的行業PSY水平為19.49頭,與丹麥、荷蘭等歐洲國家依然有很大的差距。
更重要的是很多疾病在歐洲已經被凈化,如豬瘟、偽狂犬、口蹄疫等疾病在歐洲多國已經凈化,但在我國仍然存在,所以綜上推斷飼料禁抗后的幾年內,我國養殖業問題相比歐洲禁抗后可能更會更加突出。
三、全面禁抗后,我國養豬業可能出現的4大問題
7.jpg (54.18 KB, 下載次數: 5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11:21 上傳
結合歐洲禁抗十四年來的數據及中國農業大學譙仕彥教授的分析,我們推斷,禁抗后可能會出現以下4大問題;
1、斷奶及保育階段仔豬腹瀉,仔豬死亡率增加
對養殖場而言,最大的風險會落在管理不 良和生物安全防護差的養殖場,最大的壓力是在25Kg之前仔豬階段的腹瀉問題,尤其是斷奶階段(-引自2016年專家論壇《歐洲飼料禁抗實踐及其 對我國飼料企業的啟示》)。
陳代文教授在一次報告中也指出,飼料禁抗后可能會出現:保育前期的發病死淘率,會增加50%,甚至可能會翻倍;保育料由于前期靠氧化鋅控制腹瀉,換仔豬料后將會出現嚴重腹瀉,從而導致全群料肉比增加0.2以上,生長速度降低,出欄時間延長。
8.jpg (32.11 KB, 下載次數: 6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11:21 上傳
而仔豬斷奶后腹瀉會大大影響仔豬的成活率及料肉比。
2、養豬戶自己加藥,用藥不規范會增加
長期用藥不規范,會導致豬群耐藥性增加、免疫抑制等一系列問題,導致機體免疫抑制及二重感染增加。進一步影響生產成績及增加養殖成本。
9.jpg (26.4 KB, 下載次數: 6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11:21 上傳
3、畜舍差管理差的養豬戶加速淘汰
非洲豬瘟的壓力,加上飼料禁抗,對豬場硬件設施尤其是產房保育設施要求更進一步提升;豬場環控條件好,一些機會致病菌會通過降低冷熱應激、通風換氣等答復許下降,如常見的鏈球菌、支原體、大腸桿菌等疾病。
4、一些環境致病菌如豬血痢、鏈球菌等細菌類疾病可能會增多
通過歐洲資料顯示,禁抗后一些細菌性疾病可能會增加,豬場常見的細菌性疾病,如豬丹毒、豬血痢等比較少發生的疾病,之前是因為抗生素的使用壓制及降低了疾病的發生,一旦飼料中禁抗,如果管理、環境及科學的防疫保健跟不上很容易導致這類細菌性疾病的發病率增加。
通過歐洲禁抗及行業推測,預計2020年冬季飼料禁抗導致的豬場問題將會達到高峰。
四、當無抗進入倒計時,我們養豬人應如何提前準備?
靜觀其變?未雨綢繆?
目前幾種心理誤區:
1、無抗無所謂,我在自己豬場加藥就可以了
問題:加藥規范嗎?勞動量增加有效果嗎?成本會有多少?耐藥性如何?有儲備方案嗎?
2、無抗反正我的生物安全做的好,沒關系
問題:生物安全做的好固然重要,但不是養殖的全部,養殖環境、營養的等同一樣重要
3、到時候再說,反正不止我一個人
問題:機會垂青有準備的人,這個時代就是快魚吃慢魚的時代,淘汰我們的不是同行而是改變太慢
綜上所述,替抗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需要強化飼養管理、改善飼養環境、調整飼料加工工藝和飼料營養、降低應激,只有以上幾點都做的很好,養殖場才能實現在無抗條件下養好豬。
來源:安佑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