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腸道屏障“漏洞”引發自身免疫病
腸道既是人和動物對營養物質消化、吸收和代謝的主要場所,也是保障機體內環境穩態的先天性屏障,被譽為“機體的第二大腦”。 腸黏膜由幾種有助于其作為物理和免疫防御屏障的功能的元素組成。主要包括具有共生腸道微生物群的外黏液層、抗菌蛋白(AntimicrobicProteins,AMPs)和分泌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IgA,sIgA)分子、具有專門上皮細胞的中央單細胞層和先天及適應性免疫細胞(如T細胞、B細胞、巨噬細胞和樹突狀細胞等)存在的內層固有層。
1.jpg (135.8 KB, 下載次數: 20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4-27 10:36 上傳
腸道屏障是一種半透性結構,允許吸收必需的營養素和免疫感應,同時限制致病分子和細菌,維護機體腸道的健康。值得注意的是,腸道屏障是高度動態的,對內外刺激(如細胞因子、細菌、飲食因素等)都有反應。在正常情況下,腸道屏障由機械屏障、化學屏障、生物屏障和免疫屏障組成。
2.jpg (173.08 KB, 下載次數: 20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4-27 10:35 上傳
1、機械屏障機械屏障由腸道上皮細胞和細胞間的緊密連接組成,是機體抵御外界環境的第一道防線。細胞間的連接包括緊密連接、黏附連接、橋粒等。腸上皮細胞形成一個連續的單層,并通過連接復合物緊密相連。緊密連接位于細胞的頂端,也是最重要的,由多種蛋白組成的復合體,主要包括跨膜蛋白(Claudins、Occludin等)和細胞質蛋白(ZOs),調節小分子和離子的轉運;黏附連接和橋粒提供了嚴格的細胞黏附結合能力,有助于維持腸屏障的完整性。細胞間的緊密連接結構具有高度的動態穩定性,受到細胞內外信號的調節。
3.jpg (66.17 KB, 下載次數: 18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4-27 10:35 上傳
2、化學屏障腸道化學屏障主要是由覆蓋在腸上皮細胞上的黏液層組成,腸道微生物、宿主炎癥介質、腸道分泌物(胃酸、糖蛋白、消化酶等)都能夠影響腸道的化學屏障。腸道中產生的一些物質如膽汁膽鹽、黏多糖、黏蛋白、溶菌酶和糖蛋白等也起到一定的化學屏障作用。
4.jpg (127.65 KB, 下載次數: 18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4-27 10:35 上傳
3、生物屏障動物體的腸道內寄居著大量的微生物菌群,這些菌群對動物的健康和免疫具有重要的作用,穩定的腸道菌群對動物的生理功能和健康至關重要,腸道微生物構成的微生物屏障是腸道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腸道菌群與宿主之間形成一個穩定的動態微生態系統,通過微生物競爭黏附等機制抑制有害病原菌在體內的定植與增殖,保護機體免受外界病原體的入侵。
5.jpg (118.64 KB, 下載次數: 18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4-27 10:35 上傳
4、免疫屏障腸道不僅是動物體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也是機體中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具有完整的膜免疫系統,腸道相關淋巴組織是黏膜相關淋巴組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含有機體70%的免疫細胞,包括樹突狀細胞、T和B淋巴細胞、漿細胞、先天性淋巴細胞、巨噬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樹突狀細胞通過調節保護性免疫和免疫調節能力,在形成腸道免疫反應中起著關鍵作用。存在于固有層的T和B淋巴細胞是樹突狀細胞誘導和引導的適應性免疫反應的主要效應細胞。T細胞對來自腸腔的信號作出反應并啟動免疫反應。B細胞特別是產生IgA的漿細胞,有助于保護腸屏障。ILC通過分泌細胞因子保護黏膜免受細菌入侵。巨噬細胞負責吞噬擴散到固有層的細菌。此外,免疫細胞也通過分泌細胞因子來調節腸屏障功能。
6.jpg (220.13 KB, 下載次數: 20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4-27 10:35 上傳
腸道的健康與腸黏膜屏障功能密切相關,任何一個腸道屏障功能受損將會嚴重影響機體的健康。機體正常的腸道屏障功能能夠防止外界病原體的入侵,保障機體的健康。致病菌可誘導腸道屏障缺陷,觸發系統性自身免疫病,影響機體的健康。當腸道屏障功能異常時將會造成代謝紊亂,進而引起抗病力下降、免疫力下降、生長受阻等,導致疾病的發生。
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既要控制好生產管理,還需搭配合理的營養添加。在飼料行業禁止抗生素促生長劑的大背景下,中短鏈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產品是動物機體正常代謝產物,無殘留和耐藥風險,是一種安全、綠色的飼料添加劑,非常有潛力的抗生素替代品,在畜牧生產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來源:Lipidomax利必多 作者:楊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