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日,公司養豬場上報發現一頭病豬,外觀嘴角發紫,被同一群的豬撕咬驅趕,趕快隔離出來,2日,采用兩支替米考星+一支地塞米松注射,這幾天突然發作的氣候變化,出現狂風暴雨。視頻里面已經有好幾頭眼睛發紅,3日,那頭豬扎針之后已經不會出血了(代表皮出現了嚴重腫脹),3日下午,視頻里面那頭豬出現巨疼和尖叫(視頻如下)
4日那頭豬死亡,解剖癥狀如下:






比較經典的間質性肺炎+肝臟腫脹。


經典的血液凝固不良。


整個時間流程如下:
3月5日,當初攻擊那頭豬的那一圈豬群采食量下降,從3月5日下午到6日基本上沒怎么吃,3月7日用糖水混合一些飼料,做成濕拌料,都吃完了。
3月10日,結合劇烈的疼痛顫抖嘶鳴,胃腸道出血,后面全圈厭食,初步判斷是非洲豬瘟。采取的措施就是那頭解剖豬取血樣化驗確定是否非洲豬瘟,本著盡量減少損失,降低風險的經營原則,暫時按照非洲豬瘟處理,那些肥豬(92頭)全部在3月10日賣掉,(賣了之后數據是全群平均115公斤,33元/公斤。正好經歷三九冬天,豬舍基本上是開放的,早晨基本上是8℃-9℃,平均日增重達到760克。還差一個月,體重會更大,價錢應該更好一些(過后,因為新冠肺炎爆發,全國消費量沒有恢復,價格沒有很高(預期36元/公斤),只是后面一個月的生長利潤沒有賺到)
3月12日下午,由于豬場地理位置很偏,送樣出來比較費時間,到PCR確診排除非洲豬瘟。
以上是公司豬場的過程。
反思公司豬場都在偏遠地區交通不便,等待PCR出來最后確診結果根本來不及,為了更好的減少損失,決定采購現場可以測量非洲豬瘟試紙,這樣可以最快的輔佐現場決定。
直到公司另外一個豬場,在3月24日,一頭出生3日齡的小豬出現腹脹,渾身發紫,不喝奶,商量之后解剖看看問題所在,才聯想起來公司這個豬場的問題,后面會做分析。當時那頭小豬解剖如下:





這頭小豬腹腔鼓脹,渾身發紫。解剖之前,觀察小豬肛門正常(不是閉鎖)穿刺發現不是尿液,但是是血色的腸液。解剖之后,發現小豬曾經正常喝奶,胃內有凝固的奶水:


內臟基本正常的,到了腸道才發現,有明顯的出血病變什么的。


分析造成腸道出血的原因,是梭菌造成的,突然聯系到另外一個豬場那頭病豬,才明白,原來是梭菌造成的病變。當時沒有想到這么多,造成了差不多20萬元的損失。
這件事前后,分別從網絡上和朋友微信處聯系,都出現了類似的事情,朋友們第一反應:是不是非洲豬瘟?看來這么久遠以來,養豬人神經高度繃緊,真的不容易啊。
其中我的朋友在3月19日微信給我發過來的解剖照片如下:

所有的養豬人看到了這樣的脾臟,都會慌掉的。其他的臟器變化如下:

比較明顯的間質肺炎,血液不凝固。

淋巴結明顯腫脹。

胃底充血,肝腎明顯腫脹。


問題是,幾乎所有人看到那樣的脾臟,都會發慌。
有了公司的例子在先,我回復客戶:不是非洲豬瘟,過后1周,1月,經過回訪,朋友的回復是:那群豬很好,語氣里面聽得出來他的開心。
后來,4月12日,網絡上又出現了一例母豬急死的案例,(視頻如下): 那頭母豬死后解剖如下:





這個母豬死之前也是疼痛嘶鳴,口鼻噴出血沫(這一點類似非洲豬瘟),場長首先一句話:是不是非洲豬瘟?在群里面我回復他不是的,可以安心養下去。10天后,4月22日,回訪這個養豬戶朋友,回復很好的,沒有別的豬發病,現在那窩小豬正常發育如下圖:使用了一家飼料廠的奶粉,有一頭因為吃撐著了,拉稀死掉了,其他都很好。說明這頭母豬發病還是因為梭菌,而不是非洲豬瘟。

順便百度一些梭菌的癥狀表現:魏氏梭菌病本病又稱產氣莢膜桿菌病。魏氏梭菌性腸炎主要由A型和E型菌及產生的α毒素所致。傳染途徑主要是消化道或傷口,糞便污染的病原在傳播方面起主要作用。本病的主要傳染原是病兔和帶菌兔及排泄物。病原菌自消化道或傷口侵入機體,在小腸和盲腸絨毛膜上大量繁殖并產生強烈的α毒素,改變毛細血管的通透性,使毒素大量進入血液,引起全身性毒血癥。體溫升高到39—40.5℃,呼吸60—80次/分鐘,脈搏90—11次/分鐘。病程短、死亡快、發病后一般在幾分鐘、幾十分鐘或幾小時內死亡。腹部臌脹明顯,耳尖,蹄部,鼻唇部發紺,食欲減少,廢絕,精神沉郁。表現神經癥狀,亂沖亂撞,轉圈,倒地,口流白沫或紅色泡沫,四肢劃動,全身肌肉顫抖,抽搐,怪叫,呻吟。呼吸困難。也有不具任何先兆癥狀者突然死亡。
糞便呈深綠色或褐色。有時見有血便,并有特殊惡臭味,污染肛門周圍、后肢、尾部皮毛。仔豬表現為紅色下痢,與大腸桿菌合并感染時拉黃色、黃紅色、土灰色稀糞,脫水消瘦,部分豬嘔吐,體質弱。
以腸道出血為特征,尤以空腸段最為顯著。
淋巴結 腹股溝,腸系膜淋巴結出血,紅白相間,呈大理石樣變水腫多汁。
胸腹腔 胸腹腔積液且呈黃色。
心臟 心肌變軟變薄,心肌表面有樹枝狀充血,心包積液,心內外膜、心耳充血。
腸 腸腔充氣,特別是小腸臌氣,腸壁松弛,使腸粘膜變得薄而透明,漿膜有出血斑,空腸與回腸充滿膠凍狀液體。部分粘膜壞死形成潰瘍。盲腸粘膜有出血斑點。內有稀糞且有氣體
胃 胃充滿內容物及氣體,胃粘膜脫落,胃漿粘膜血管充血。
肝 肝腫大,質地脆易碎,病程長者呈土黃色。膽囊腫大,充滿膽汁。
脾 腫大2—3倍,甚至腫大破裂,周邊也有出血點。
腎 淤血,有的有白斑。
肺 肺充血,出血,氣管環充血。且氣管或支氣管中常帶有白色或紅色泡沫。有些病例生前咯血。
魏氏梭菌病最近發作比較多,病程急,來不及治療。平時飼料中添加高效的枯草芽孢桿菌,可以在腸道內形成競爭,從而預防此病的發生,詢問最后一位朋友,他那里本來有這個產品,卻因為飼料機器壞了,臨時購買顆粒母豬料,又在土地上養殖,最容易發生所菌感染的背景下中招了,好在反應及時,只是損失了一頭母豬,沒有全群處理。這些訊息也從側面印證了魏氏梭菌病的發生。
后面的話:非洲豬瘟時代,網絡時代的廣泛傳播,所有的養豬朋友都知道了非洲豬瘟的外觀癥狀和解剖表現,并且一旦出現相似的癥狀,馬上就反應:被吻了!為了保證最小經營風險,馬上啟動全場淘汰計劃。實際上,相對來說,那種劇烈疼痛嘶鳴,那種脾腫大,口鼻出血,更加容易聯想成非洲豬瘟。但是經常因為非洲豬瘟對的恐懼,都忽略了其他疾病,比如:梭菌性腸炎造成的胃腸道出血、疼痛顫抖、嘶鳴,還有目前普遍處在的圓環病毒導致的肝腎脾腫大,那種所謂的大脾,也讓我們忐忑,目前這樣的行情,能夠堅持到最后出欄,才能夠獲得最大效益,所以認真的鑒別診斷很有必要。
為了更好的做好經營,建議養豬場購買一些現場可用的膠體金試紙,盡管準確率達不到100%,但是可以在心中有疑問的第一時間提供參考,對養豬的決策很有幫助,不過真正的良性經營,需要對病因完全了解確認,才能夠及時準確地做出來下一步的決定。
實際上,目前的非洲豬瘟時代,不少豬是被冤殺的。
來源:普羅頓 作者:王統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