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配制無抗乳仔豬料的“三外力、三內力”策略話題。上期分享對“三內力策略”中功能物質的選擇給了一些線索,今天談談“三外力策略”。“外力”就是要盡可能保護好乳仔豬的物理屏障和免疫屏障功能,包括盡可能少的有害物質引入(清潔日糧),盡可能高的營養物質消化率(尤其是蛋白質),盡可能少的有害病菌入侵腸道上皮(抑菌殺菌)。蛋白質的消化率取決于原料的可消化性和動物的消化能力。針對消化能力本身就弱的乳仔豬,原料的可消化性顯得至關重要。今天與大家聊聊不同原料的蛋白質組成特點和乳仔豬體內回腸末端的蛋白表觀消化率。
1、蛋白質的分類及特點
1.jpg (50.25 KB, 下載次數: 19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3-25 10:27 上傳
蛋白質按化學組成可分為簡單蛋白質(包括清蛋白、球蛋白、組蛋白、精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硬蛋白)和結合蛋白質(包括核蛋白、糖蛋白、脂蛋白、色蛋白、金屬蛋白、磷蛋白)。簡單蛋白的理化特性如下: A、清蛋白(albumin)又稱白蛋白:分子量較小,溶于水、中性鹽類、稀酸和稀堿,可被飽和的硫酸銨沉淀。清蛋白在自然界分布廣泛,如小麥種子中的麥清蛋白、血液中的血清蛋白和雞蛋中的卵清蛋白等都屬于清蛋白。 B、球蛋白:一般不溶于水,可以溶于稀鹽類、稀酸和稀堿,可被半飽和的硫酸銨沉淀。大豆中的豆球蛋白、肌肉中的肌球蛋白、血液中的血球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屬于這一類。 C、組蛋白:可溶于水或稀酸。組蛋白是染色體的結合蛋白,富含精氨酸和賴氨酸,是一類堿性蛋白。 D、精蛋白:易溶于水或稀酸,是一類分子量小的蛋白質。精蛋白含有較多堿性氨基酸,缺乏酪氨酸和色氨酸,是堿性蛋白質。精蛋白存在于成熟的精細胞中,與DNA結合在一起,如魚精蛋白等。 E、醇溶蛋白:不溶于水和稀鹽溶液,溶于70-80%的乙醇。多存在于禾本科植物的種子中,如玉米醇溶蛋白和小麥醇溶蛋白。 F、谷蛋白:不溶于水和稀鹽溶液,溶于稀酸和稀堿。如水稻中的稻谷蛋白和小麥中的麥谷蛋白。 G、硬蛋白:不溶于水、稀鹽類、稀酸和稀堿。硬蛋白主要存在于皮膚、毛發、指甲中,如角蛋白、膠原蛋白、彈性蛋白、絲蛋白等。
飼料中提供蛋白的第一類原料是蛋白質原料,包括植物蛋白、動物蛋白、微生物蛋白。植物蛋白如大豆類(豆粕等)、菜粕、棉粕等,動物蛋白如肉粉(魚粉、雞肉粉、豬肉粉等)、血漿粉、奶粉、雞蛋粉等,微生物蛋白如酵母類蛋白。總體來講:植物蛋白以球蛋白為主,三、四級結構緊密,二級結構中β-折疊和無規卷曲含量高,蛋白溶解性低,可消化性低。動物蛋白以肌原纖維蛋白、肌漿蛋白為主,三、四級結構致密度低,蛋白溶解性高,可消化性高。
2.jpg (188.33 KB, 下載次數: 19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3-25 10:27 上傳
【材料來源】王瑞紅,2016;趙冬冬,2009;郭圓圓,2011
飼料中提供蛋白的第二類原料是能量原料。由于能量原料用量大,不可忽視這些原料提供的蛋白對整個飼料蛋白消化率的影響。飼料常用能量原料如玉米、小麥(面粉)、碎米、大麥、高粱等。能量原料中蛋白質類型主要包括醇溶蛋白、谷蛋白、球蛋白、清蛋白,不同原料中所含蛋白類型的比例不同,決定其中蛋白可消化性不同。
3.jpg (65.8 KB, 下載次數: 19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3-25 10:30 上傳
【材料來源】賈祥祥,2011;張飛,2012;李明,2006
3、影響蛋白質可消化性的主要因素
● 原料粉碎細度 ● 蛋白質被暴露程度 ● 蛋白質的溶解性 ● 蛋白質空間結構的復雜性或緊密度 ● 蛋白分子量大小
4.jpg (182.71 KB, 下載次數: 18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3-25 10:30 上傳
4、不同原料在乳仔豬體內的蛋白消化率
5.jpg (125.93 KB, 下載次數: 18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3-25 10:30 上傳
原料消化率測定包括體外法和體內法。體外法快速、操作簡便,但不能真實反應原料在動物體內的消化情況。體內法耗時耗錢、操作復雜,但可較真實反應原料在動物體內的消化情況。飼料原料數據庫中各原料蛋白消化率是30kg體重后豬只的回腸末端消化率。由于乳仔豬腸道發育不完善和應激對腸道健康的影響,斷奶仔豬上消化率可比這低多了。小編通過文章查閱,整理了常用原料分別在6kg和10kg仔豬的回腸末端蛋白表觀消化率,供大家參考。
6.png (13.28 KB, 下載次數: 18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3-25 10:27 上傳
轉自:成都美溢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