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獸醫協會會長、農業部新獸藥評審委員會委員陳煥春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獸醫行業關系國計民生,社會各界特別是養殖業要高度重視獸醫的作用。他還建議相關部門,盡量加快非洲豬瘟疫苗的研發和審批進程。
陳煥春指出,獸醫的重要作用體現在5個方面:防控動物疾病,為養殖業保駕護航;80%的人類新發傳染病與動物有關,防控好動物源性人畜共患病對保障人民健康非常重要;減少抗生素使用、降低動物藥物殘留等,有利于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做好野生動物疾病防控,保護生態環境安全;為伴侶動物(寵物)提供疾病診療。
2.jpg (93.91 KB, 下載次數: 22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9-30 11:52 上傳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獸醫協會會長陳煥春。華中農業大學南湖新聞網 圖 9月27日,全國種豬大賽(湖北賽區)暨第19屆中國武漢種豬拍賣展銷與學術交流會在華中農業大學舉行。
中國執業獸醫制度起步較晚。2009年,農業部研究制定了《執業獸醫管理辦法》《執業獸醫資格考試管理暫行辦法》以及一系列規范性文件,同時在吉林、河南、重慶、廣西、寧夏等5省(區市)開展執業獸醫資格考試試點。2010年,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在全國全面開展。
公開報道顯示,到2018年,全國有近10萬人取得執業獸醫資格,其中執業獸醫師約7萬人,執業助理獸醫師約3萬人。我國是一個養殖業大國,寵物數量也急劇增加。參考發達國家的標準和國際組織的測算,我國從事動物診療活動的人員至少需要100萬以上,缺口巨大。
中國社會對獸醫行業的認識仍然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獸醫社會地位和收入待遇都不夠理想,這也對農科類高校的招生帶來一定制約。陳煥春介紹,在發達國家,獸醫屬于名額限制類專業,收入待遇也排在各行業前列。
現在中國不少大型養殖企業也建立起了自己的獸醫團隊。陳煥春認為,大型養殖場中的獸醫身處臨床一線,有利于及時對動物疾病作出診斷和治療,把疾病消滅在萌芽狀態,崗位十分重要。此外,國內外動物疫病防控的經驗表明,凈化根除是解決我國豬病流行的唯一出路,在這方面獸醫的作用也不可或缺。
規模化是中國養殖業的發展趨勢,面對未來中國養殖和寵物等行業的發展需求,陳煥春建議一方面應加強培養獸醫專業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為高校配備更多實踐基地;另一方面,要加大獸醫專業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力度,為基層和中小規模養殖場提供更多獸醫服務。
除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獸醫協會會長等身份外,陳煥春還是華中農業大學農業微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獸醫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務院突發事件應急專家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動物重大傳染病與人畜共患傳染病流行病學、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疫苗與分子診斷試劑等。
陳煥春介紹,在非洲豬瘟疫苗研發方面,中國農科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已經進入轉基因試驗、安全試驗等臨床試驗階段,投入使用時間還不明確。相關部門曾就疫苗研發征求過他的意見,他的建議是盡量加快。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中國農科院9月10日發布,我國非洲豬瘟疫苗研制在今年4月實驗室研究工作取得成功后,今年8月,疫苗研發工作又取得了新的重要進展。一株雙基因缺失弱毒活疫苗已完成了實驗室安全評估與有效試驗,突破了規模化生產技術瓶頸,近期已向農業農村部提出生物安全評價申請,即將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關于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也提出,加快非洲豬瘟疫苗研發,加強疫病防控技術培訓和分類指導,提升養豬場(戶)生物安全防護水平;強化疫病檢測和動物檢疫,加強基層動物防疫隊伍建設。
(資料來源:豬兜融媒體摘編自澎湃新聞;若文章作者有認為有不妥之處,請留言聯系本微信公眾平臺,本平臺將立即與您磋商并解決相關事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