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ng (270.26 KB, 下載次數: 30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 11:43 上傳
導讀:2018年8月至今,非洲豬瘟(ASF)席卷了眾多豬場,最終導致全場清空的現象不在少數,期間被有關媒體、飼料與獸藥銷售人員、某些專家學者及獸醫人員炒作得沸沸揚揚,也因此使身處其中的養殖者不知何去何從。
恐慌的心理也讓某些養殖者盲目地去聽從、去防治,再加上非洲豬瘟的確診必須要是國家指定實驗室才可以檢測,而國家指定的實驗室很少再加上送檢可能帶來的污染,使得很多疾病被誤診為非洲豬瘟。
因而搞清楚ASF與其它豬病在典型類癥、類似剖檢病變的鑒別上顯得很有必要:
(1)在養殖環節有臨床疑似ASF發生時;
(2)臨床疑似ASF病例經實驗室診斷為陰性,需要對發病豬群進行診療時。
以下,筆者概述了ASF與其它豬病在典型類癥、剖檢類似病變中的鑒別診斷方法,以便于養殖一線的獸醫人員本著早、快、嚴、小的原則對發生的豬病進行合理處置。
1.什么是非洲豬瘟?
非洲豬瘟(簡稱ASF)是由非洲豬瘟病毒感染引起的豬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法定報告的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
2.非洲豬瘟的歷史發生與分布
1921年,東非國家肯尼亞首次確認非洲豬瘟疫情。之后,于1957年傳入歐洲,1971年傳入美洲,2007年,首次傳播至歐亞接壤的格魯吉亞,迅速傳入俄羅斯,并在高加索地區定殖。2012年,傳入烏克蘭,2013年傳入白俄羅斯。2014年傳入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2016年傳入摩爾多瓦,2017年傳入捷克,羅馬尼亞。
2018年8月傳入我國遼寧(2018.8.1,沈陽市沈北新區五五社區發生非洲豬瘟疫情,是我國首次發生的非洲豬瘟疫情)。
3.非洲豬瘟的臨床癥狀?
非洲豬瘟的潛伏期為5-19天,嚴重病例一般在感染后2-10天死亡,依據臨床癥狀程度不同,可分為超急性型、急性型、亞急性型和慢性型。
超急性型:無癥狀突然死亡。
急性型:體溫升高至42℃,沉郁,厭食,耳、四肢、腹部皮膚有出血點、發紺。眼、鼻有黏液膿性分泌物,嘔吐,便秘,糞便表面有血液和黏液覆蓋,或腹瀉,糞便帶血。步態僵直,呼吸困難,病程延長則出現神經癥狀。妊娠母豬在妊娠的任何階段均可出現流產。
2.png (276.69 KB, 下載次數: 30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 11:43 上傳
亞急性型:癥狀較輕,病死率較低,持續時間長。體溫波動無規律,常大于40.5℃。呼吸窘迫,濕咳。關節疼痛、腫脹。病程持續數周至數月,有的病例康復或轉為慢性病例。
慢性型:呼吸困難,消瘦或發育遲緩,體弱。關節腫脹,局部皮膚潰瘍、壞死。通常可存活數月,但很難康復。
3.png (316.42 KB, 下載次數: 31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 11:43 上傳
(各種毒力的毒株均可導致流產:胎兒可能全身水腫;可能在胎盤、皮膚、心肌或肝臟有瘀血點)
剖檢病變 脾臟:腫大、易碎、暗紅色至黑色。
4.png (323.12 KB, 下載次數: 3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 11:43 上傳
淋巴結,尤其胃、肝、腎各部淋巴結腫大、出血。
5.png (189.2 KB, 下載次數: 3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 11:43 上傳
肺臟表面出血或有瘀血斑。
6.png (329.24 KB, 下載次數: 3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 11:43 上傳
4.非洲豬瘟的流行病學?
易感動物:家豬和野豬對非洲豬瘟均易感。各年齡段豬均可感染。軟蜱是非洲豬瘟病毒的自然宿主和傳播媒介。
傳播方式:非洲豬瘟在豬—野豬—蜱—豬間傳播。
7.png (318.61 KB, 下載次數: 32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 11:44 上傳
(非洲豬瘟在豬—野豬—蜱—豬間傳播)
8.png (279.35 KB, 下載次數: 31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 11:44 上傳
(非洲豬瘟可能傳入我國的途徑)
5.非洲豬瘟對養豬業的危害?
非洲豬瘟引起豬發病死亡,一旦發病,發病率和病死率可達100%,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
6.非洲豬瘟傳染人嗎?
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不感染人。
7.如何防控非洲豬瘟?
因目前沒有可預防該病的疫苗,防控非洲豬瘟應做到以下幾點:
嚴格出入境檢驗檢疫,嚴禁夾帶動物及其制品入境。
嚴禁從有非洲豬瘟疫情的國家或地區進口豬及其產品。
進口豬及其產品的入境運輸工具的監督、檢查、登記和消毒,防止運輸工具機械傳播。
對途經我國或在我國停留的國際航班、火車、航行船舶的廢棄物和泔水等嚴格進行無害化處理。
加強養豬場(戶)防疫監管,提高生物安全水平。
加強生豬屠宰廠(點)監管,嚴格落實屠宰企業主體責任,進一步強化屠宰檢疫和肉品品質檢驗,保障上市畜產品安全。
防止豬接觸受非洲豬瘟病毒污染飼料、肉制品、器械等。
遠離野豬,防止被軟蜱等吸血昆蟲叮咬。
一旦發生疫情,立即采取措施,嚴防疫情擴散。
8.如何進行鑒別診斷?
要注意與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和圓環病毒感染等動物疫病鑒別診斷。
如果免疫過豬瘟的豬無癥狀突然死亡,或出現步態僵直,呼吸困難,腹瀉或便秘,糞便帶血,關節腫脹,局部皮膚潰瘍、壞死等癥狀,可懷疑為非洲豬瘟。
預防非洲豬瘟的四種消毒方法
1.空豬舍消毒 采用八步消毒法,即“一清二洗三泡四除殘,五霧六白七熏八空棚”。“一清”指拆卸設備、搬動漏糞板,徹底清掃屋頂、窗戶上的灰塵、蜘蛛網等;“二洗”指沖洗豬舍地面、墻壁及設備;“三泡”指用消毒液浸泡地面與一些可拆卸設備,至少保持24小時;“四除殘”指用大量清水沖洗地面及設備表面的消毒劑;“五霧”指對整個棚舍進行全面的霧化消毒,使消毒劑與屋頂、空氣等進行充分接觸;“六白”指用石灰乳粉刷豬只接觸過的墻壁、地面,殺滅細菌、病毒及寄生蟲;“七熏”指關閉門窗使用醛制劑,經一定時間后殺死病原微生物;“八空棚”指將消毒過的棚舍空置,至少一周以上,減少對豬群的刺激.
2.帶豬消毒 應選擇低刺激性產品,采用霧化的方式對帶豬棚舍進行消毒。需要注意的一點:冬季帶豬消毒要盡量選擇在中午溫度較高的時候進行,防止豬著涼感冒。
3.飲水消毒 做好飲水消毒,可以殺滅豬舍飲用水中的病原體,對豬群傳染病及消化道疾病有顯著的防制作用。由于此類消毒劑會拌入水中被豬群直接飲用,因此在消毒劑的選擇上需要重點關注產品的安全性,以及豬只的食欲、飲水是否會受到影響。
4.環境消毒 對豬場地面、門口、過道及運輸車等的消毒。在使用過程中,許多養殖戶會同時使用多種消毒劑來達到廣譜消毒的目的,但這樣操作有可能會出現酸堿中和的情況,反而減弱消毒效果,因此在混用前需要充分了解產品特性,或及時向廠家做好相關咨詢。
來源:執業獸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