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首次出現在2019年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標志著人工智能為傳統產業賦能升級的步伐。中國畜牧業協會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整合資源,匯集了一批與畜牧業相關的IT高新技術力量,主動全面擁抱信息化,引導傳統畜牧業向“智能畜牧”轉型發展,推動中國畜牧業駛入“智能化”發展軌道。2018年11月26日,中國畜牧業協會四屆三次理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增設中國畜牧業協會智能畜牧分會》的提案,智能畜牧分會開始籌備階段。這期間得到了國內外畜牧養殖及上下游產業鏈的高度關注。
2019年4月2日上午,中國畜牧業協會智能畜牧分會成立大會新聞發布會在北京世紀金源大飯店召開。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王俊勛,中國畜牧業協會會長李希榮,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張國,全國畜牧總站副站長贠旭江,中國飼料工業協會行業統計分析處劉丑生處長、史建民博士,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畜牧水產處處長張保延,北京市飼料工業協會會長汪秀艷、副會長王湘黔、秘書長王文娟,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張偉民,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教授龐昌樂,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信息中心主任熊本海研究員,中國蔬菜流通協會副會長董校堂,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秘書長趙國棟,中關村同航智能裝備技術創新聯盟副秘書長張廣生,農民日報副秘書長兼新聞采訪中心主任焦宏,中國畜牧獸醫報社長劉波,中國畜牧業協會副秘書長劉強德、劉瑞、于潔、王國梁等領導和嘉賓及智能畜牧分會發起單位的代表出席此次新聞發布會。來自研究機構、養殖企業的負責人,科學院校專家、學者,以及主流媒體人民網、中國網等與行業媒體農民日報、中國畜牧獸醫報、《飼料與畜牧》等近50家媒體,以及智能硬件、應用開發、云計算、物聯網等智能養殖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家、技術專家、創客、開發者等超過120人參加了此次發布會。
中國畜牧業協會智能畜牧分會發起單位的代表包括農信互聯、峪口禽業、德康集團、京東農業云、阿里云智慧農業、揚翔集團、安佑集團、影子科技、小龍潛行、普立茲、挺好科技、乾寶牧業、天地興農、睿畜電子、慧農科技、金鼎自控、豐尚智能科技、省飼兒等。
1.png (307.07 KB, 下載次數: 6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4-3 10:20 上傳
新聞發布會由中國畜牧業協會秘書長何新天主持。此次發布會向社會公布中國畜牧業協會智能畜牧分會發展方向以及未來的重點規劃,會場座無虛席,彰顯出此次發布會對畜牧行業的進一步發展至關重要。
2.png (274.3 KB, 下載次數: 4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4-3 10:20 上傳
中國畜牧業協會秘書長何新天主持新聞發布會
3.png (238.74 KB, 下載次數: 6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4-3 10:20 上傳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王俊勛對中國畜牧業智能分會的新聞發布會的召開表示祝賀。他全面總結了當前我國農業特別飼料畜牧業發展情況,深刻剖析了當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為下一階段的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生動具體地為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性意見。他稱,我國是畜牧生產和消費大國,2018年全國肉類產量為8517萬噸,禽蛋產量3128萬噸,奶類產量3075萬噸。近幾年隨著畜牧額產業結構優化,畜牧業也機械化水平大幅提升,產業集中度提升,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增強。2019年畜牧獸醫局工作要點明確提出,要以“優供給、強安全、保生態”為目標,以穩生豬、防疫病、減獸藥、治糞污、調結構為重點。
他認為,中國畜牧業協會職能畜牧分會成立,為職能畜牧業的發展搭建了互動交流的平臺,加強合作的平臺,謀劃創新的平臺和展現價值的平臺。他希望中國畜牧業協會繼續加快智能畜牧分會開展工作,充分發揮協會的橋梁紐帶功能和自身優勢,為加快實現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做出應有貢獻。真正讓智能畜牧分會為畜牧及養殖帶來新的活力。
4.png (207.73 KB, 下載次數: 5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4-3 10:20 上傳
中國畜牧業協會李希榮會長出席發布會并致辭,他指出:智能產業已經進入改造傳統行業的新發展階段,智能經濟即將拉開新時代的帷幕。中國畜牧業協會智能畜牧分會的成立,標志著我國智能畜牧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是我國智能畜牧業發展歷程中的又一座里程碑。分會的成立,將為智能畜牧產業營造一個數據動態、數據即時、數據真實、數據共享、網絡安全、平臺開放、共享共生的生態環境。分會以協同創新、集群集約、智能融合、高效生態為導向,逐步建立起比較完善的適合發展的智能畜牧業規范體系,使智能化、信息化與現代畜牧業深度融合,促進畜牧業整體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最終實現生產智能化、經營網絡化、管理數據化、服務在線化。
他認為,建設現代畜牧業,提供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是不可或缺的核心內容,是當今和未來的產業發展的方向,也是當前畜牧業產業科技進步、產業創新驅動的重要努力方向之一。從目前智能畜牧的實踐看,將AI人工智能與各個畜種結合在一起,通過計算機、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技術的鏈接實現養殖生產效率的大幅度提升,進一步提升我國養殖業全要素生產力、資源利用力和市場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必將惠及我們廣大的農牧民和城鄉居民。
5.png (250.92 KB, 下載次數: 6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4-3 10:20 上傳
中國畜牧業協會副秘書長劉強德《介紹智能畜牧分會籌備》
劉秘書長表示,智能畜牧分會作為中國畜牧業協會2019年重點成立的分支組織,籌備分會從籌劃到提交理事會審議通過,其中涉及有大量的提前的籌備工作,從工作安排、會務協調、會務保障等,每個細節都做了周到的安排。為了智能畜牧分會的籌備,中國畜牧業協會成立了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舉協會各級部門之力,協調多家發起單位參與籌備和會務工作,所有參與者都以優良的素質和優質的服務,保證了分會成立籌備的順利推進。他詳細介紹了職能畜牧分會的現階段的主要任務包括團標建設、職能畜牧各要素、職能畜牧行業大會、職能畜牧宣貫及職能畜牧前瞻研發等。他表示,2019中國畜牧業職能畜牧分會將以賦能、創新、融合、務實為總體思路開展相關工作,實現李希榮會長提出的“職能畜牧提高產業效能,品牌戰略提升農業價值”的目標。
6.png (228.95 KB, 下載次數: 4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4-3 10:20 上傳
智能分會籌備組包曉玲《關于申請成為智能畜牧分會會員資質的解讀》
作為智能畜牧分會籌備組的主要成員,包曉玲女士從智能畜牧分會的自薦條件、享受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分會的服務理念以及“攜手共贏”的良好祝愿為大家做了講解。同時,她指出,在中國畜牧業協會的這個大家庭里,每一個參與單位和每一個參與者都享受到良好的會員服務,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實現“攜手共贏”。
7.png (211.07 KB, 下載次數: 5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4-3 10:20 上傳
農信互聯副總裁王柯《豬小智,智能養豬的超級連接器》
王總基于對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技術及現代化先進管理理念的深刻理解,融合這些技術及服務,應用到傳統生豬養殖業,降低了養殖成本,提升養殖收益,符合加快產業轉移和產業升級的方向,為實現科學發展奠定基礎。
8.png (278.69 KB, 下載次數: 8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4-3 10:20 上傳
峪口禽業副總裁劉愛巧《蛋雞行業物聯互通 開啟智慧養殖新時代》
劉總指出,峪口禽業扎根蛋雞行業40年,致力于引領行業健康發展。峪口禽業創建的蛋雞養殖物聯互通模式,為行業從自動化向智能化轉型,再向智慧化應用提供了新借鑒。期待集聚行業優勢資源的智慧蛋雞,助力產業高產出高效率高效益發展。
9.png (247.64 KB, 下載次數: 5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4-3 10:20 上傳
廣州影子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何京翔博士《智能畜牧 大機遇 大變革》
何京翔博士指出廣州影子科技有限公司通過與廣西揚翔股份有限公司密切合作于2018年推出了未來豬場(FPF)系列智能養豬產品。該系列產品通過物聯網和傳感技術把人、豬、物、場搬上了互聯網,并通過大數據智能分析和行業的最佳實踐的知識庫相結合,在基因,營養,環控,生物安全,生產運營等諸方面為大中型豬場提供智能化的任務身份管理、導航、協同優化等智能服務。為了來勢兇猛的非洲豬瘟的威脅,影子科技還進一步與揚翔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擴展了FPF的生物安全系統,增加了對豬場周邊生產車輛的監控以及對豬場周圍的隔離區的管理,從而加強對豬場的防護的對非瘟傳染源的切斷。最后他指出,影子科技秉承著源于行業服務行業的理念,與行業休戚與共,關注行業的難點和痛點問題,提供有效的智能平臺解決方案,為中國智能畜牧的發展添磚加瓦。
10.png (245.07 KB, 下載次數: 5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4-3 10:20 上傳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資深AI總監、平安深度學習平臺負責人、高級工程師王健宗《金融企業利用AI技術在畜牧業的應用實踐》
王健宗博士在報告中從大型動物(牛)識別,農場智能化管理,以及植物識別等實際案例出發,講述人工智能賦能畜牧業的機遇和挑戰。他認為,隨著傳統畜牧行業的轉型升級,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日益成熟,利用高新技術賦能傳統行業已成趨勢。平安科技作為國內領先的綜合金融企業,積極用科技引領金融,利用人工智能賦能農業保險上已有一些實踐。
11.png (224.57 KB, 下載次數: 5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4-3 10:20 上傳
中科創達軟件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鄒鵬程《AI+傳統產業:一項系統工程》
鄒總認為,AI+傳統行業是當前的熱點,這個"+"不是簡單的AI算法疊加加持,而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是一個包括智能芯片、智能設備、智能框架、智能云端和智能應用等各個層面的智能系統工程,這需要各個相關領域的跨界融合。他強調,作為一家資深智能系統技術和服務廠商,中科創達在嵌入式人工智能開發、計算平臺以及攝像頭優化技術在智能畜牧業領域不斷的進行應用實踐,以人工智能系統在產業垂直領域為傳統產業賦能。
12.png (260.94 KB, 下載次數: 5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4-3 10:20 上傳
小龍潛行科技研發總監張興福博士《生豬智能養殖落地思考》
張博士在演講中,向大家介紹小龍公司歷經四年,潛心研發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支撐畜牧行業智能化升級的智能養殖產品系列及產品如何落地。他提出了定制豬場(CF)模式,智能養殖產品采用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解決了養豬行業飼喂、管理過程關鍵指標的無接觸、無應激測量問題,基于圖像視頻技術的豬只盤點、背膘測量等產品已在多家豬場進行示范建設,產品應用效果良好,極大地解決了豬場科學管理難題、提升了管理效率、提高了經濟效益,受到用戶的一致好評。張博士認為,個性化定制是未來智能養殖的發展方向。他主要探討了人工智能技術在生豬養殖行業落地的途徑與方法,并表示,智能養殖產品系列形成大數據平臺,相當于為畜牧企業安裝上智能大腦,通過不斷融入科技迭代、應用場景,研發領先的人工智能養豬設備,在測重、測膘、盤點模塊方面為眾多智能養豬提供了前期創新的基礎,同時還為飼料、添加劑、屠宰、肉制品銷售等上下游產業鏈企業提供高質量數據服務,為政府職能部門決策支持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撐。
13.png (265 KB, 下載次數: 5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4-3 10:20 上傳
正大集團中國區 肉品專家、屠宰及豬肉品質研發主管 朱海波博士《國際化大集團在智能畜牧應用經驗》
朱海波博士談到,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中國的豬場結構和從業人員結構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近年來,正大集團針對產業的轉型和升級提出了“正大農業4.0”的發展戰略,并結合人工智能務實落地的技術應用,搭建企業大數據平臺,進行標準化數據采集、分析和應用。隨著“正大農業4.0”的落地、實施,正大必將走出一條利國、利民、利企的實效之路。
14.png (303.97 KB, 下載次數: 6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4-3 10:20 上傳
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來自影子科技、小龍潛行、農信互聯及峪口禽業的企業代表分別就智能養殖及智能設備應用現狀及養殖方案等落地問題進行了現場解答。
為積極推進智能畜牧行業發展,更好的服務養殖業,加大對智能畜牧人才的學習交流,2019年5月18日,將于武漢“第十七屆(2019)中國畜牧業博覽會”期間,舉行中國畜牧業協會智能畜牧分會成立大會。
2018年是人工智能落地年。2019年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現代畜牧業有望繼續緊密聯結、加快融合。隨著AI、大數據、云計算的產業化,這必將帶動整個產業發生天翻復地的變化,加速企業的轉型和升級,這有望成為畜牧業發展的重要節點。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人工智能將會加速改變畜牧業及其上下游產業的發展模式,必定會為行業發展創造出新的價值。
來源: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