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規模化豬場越來越多,感染性疾病在養殖業不斷蔓延,并對豬養殖業帶來嚴重的影響。豬藍耳病是一種普遍存在的感染病菌,有很高的患病率,并且病癥相對復雜,控制的難度大。并且豬藍耳病的發病比較快,傳染性比較強,因此常會錯失最佳的治療時間,如果病情嚴重,豬的安全還會受到威脅,導致豬出現死亡,使得養豬戶的經濟利益遭受損失.
母豬藍耳病的表現:
母豬如果有藍耳病其體溫會升高,一般在40℃左右,食欲不佳,精神萎靡,呼吸有障礙。有些母豬還會出現乳頭、腹部、尾部等發生的現象。豬藍耳病對于母豬的造成的影響是極為嚴重的,會使養豬戶遭受嚴重的經濟損失。如果是妊娠母豬出現了以上的情況容易出現流產或早產的情況。早產的幼豬可能沒有受到病毒的影響,但是由于母豬會出現母乳不足的等情況,因此幼豬的生長還是會受到影響的,母豬的懷孕幾率也會降低。盡管妊娠母豬沒有出現流產、早產的情況,但是生產下的幼豬也多數是病弱豬或死豬。
患病藍耳病的表現:
如果剛出生并且沒有斷奶的小豬出現了藍耳病,會出現呼吸困難、精神食欲不佳、肌肉萎縮等情況。斷奶的小豬如果患有豬藍耳病,會出現呼吸不暢、皮膚有斑點、肺部炎癥等情況。
豬藍耳病的防控:
(1)堅持自繁自養的原則,建立穩定的種豬群,不輕易引種。如必須引種,要了解所引豬場疫病狀況,進行血清學檢測,陰性豬方可引入。引人后必須進行隔離,一般需隔離檢疫至少30天,經實驗室檢測血清學陰性者方可混群飼養。
(2)規模化豬場要實行全進全出,尤其要做到產房和保育兩個階段的全進全出。
(3)建立健全規模化豬場的各項防疫管理制度和免疫檔案及生物安全制度,定期對豬舍和環境進行消毒,保持豬舍、飼養管理用具及環境的清潔衛生。消毒可用干粉消毒劑,撒在舍內吸水后,有效增加地面摩擦力,避免動物滑摔;吸附并降解氨氣及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清新空氣并降低環境致病病原濃度。
(4)做好豬群飼養管理。做好各階段豬群的飼養管理,保證豬群的營養水平,提高豬群對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降低繼發感染的發生風險。
(5)做好免疫工作。豬群在做好豬瘟、口蹄疫等基礎免疫的同時,要定期做好藍耳病滅活疫苗的免疫,同時要做好其他疫病的免疫,控制常規疫病的發生。
(6)定期對豬群中藍耳病的感染狀況進行監測,了解該病在豬場的活動狀況,及時淘汰感染豬。
(7)仔豬進圈前,圈舍經徹底消毒后,方可進豬。購進仔豬后不要立即混群,應立即請鄉鎮獸醫防疫人員注射疫苗,經14天隔離觀察確認健康后再混群。同時要加強飼養管理,保持圈舍清潔衛生,定期進行圈舍和環境消毒。將干粉消毒劑噴灑在畜舍入口處,消毒鞋底,減少病源傳播
(8)藥物預防。添加由黨參、黃芪多糖、綠源酸、金絲桃素等中藥提取物的蘭圓雙效,1000g拌料500斤飼料,可有效降低應激反應,提高豬只抗病能力,可達到預防或降低疫藍耳病的發病率,從而顯著降低藍耳病對豬場的危害。
做好相關預防措施,對于控制豬藍耳病的傳播具有重要的意義。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