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非洲豬瘟的出現,中國宏觀經濟下行及人口老齡化等客觀因素的重大影響,豬肉消費能力和數量將呈現出非常明顯的下降趨勢。豬肉消費量將從肉類消費量的近60%快速下降到50%左右,禽肉和反芻動物肉的比重將替代性增長。消費需求的較大幅度下降,會嚴重限制養豬產業鏈利潤的變化,部分抵消因非洲豬瘟造成的豬肉價格上漲的預期,使養豬風險與獲利之間的平衡被打破,必須重新審視其中的辯證邏輯關系。
2
基于養豬產業鏈兩大風險——疫病流行和需求減少,再加上近期國家應對政策的不斷調整和修訂,使得養豬業風雨飄搖,不確定性增大。養豬者必然將越來越理性地做出結構、規模及布局三位一體的立體性調整,以此確保能夠存活,然后才是掙錢。絕大多數企業面臨的問題是過去從來沒有過的,解決問題的途徑與難度都是讓企業舉步維艱的,并且是失敗不起的。此時,贏者不是依靠規模,也不是簡單的生產效率和低成本。戰略布局前所未有地成為大企業大集團第一要素:在哪里養豬、養多大規模、如何配套解決物流問題、盈利模式是什么、怎么樣預防控制疫病的發生和有效快速處理風險等新問題,替代了價格和成本控制,將成為今后的熱點話題。
3
由于國家應對非洲豬瘟的措施對豬肉供應方式的根本性改變:活豬運送改變為冷鏈配送,與之關聯的屠宰加工和物流系統將發生巨大變革,養殖業直接布局屠宰加工時機成熟,那些在養豬方面投入大的上市公司自建或者合資建設屠宰場成為趨勢。屠宰加工與養殖一體化全面開啟,這也是元年。這意味著豬產業化開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產業鏈運作。
4
非洲豬瘟的流行情況和特點,打破了有些人想借此機會徹底清除散養戶和中小型家庭農場的愿望。事與愿違,中小型家庭農場的優勢和生命力超出了他們的想象。某些大集團的脆弱和不堪一擊,也是他們始料不及的。事實證明:能夠頑強生存與發展的,不一定是所謂的強者,而是順勢而為的企業。家庭農場必將牢牢占據中國養豬業一席之地,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員。
5
活下來的不一定就會掙大錢!我們必須要看他們活下來的成本或者代價有多大,其次,還要看后續的發展空間有多大。千萬不要為活而活!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豬價會持續走高是共識,同時豬價越高的地方也將是豬減少越多的地方。目前限運壓死了許多疫病流行區域的養豬企業,當沒有多少豬的時候,也會虛高豬價,有價無豬!幸免者寥寥無幾,行業會因此受益嗎,你憑什么會成為幸運者,應該去奢望嗎?
6
北方和中原大部分地區已經深受非洲豬瘟的危害,南方似乎有些風平浪靜了。可是春風會綠江南岸嗎?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誰敢僥幸?豈敢掉以輕心?我不想說讓人痛恨的話,但是沒有人能夠改變趨勢。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