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查看: 267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綜合] 農業農村部預警:塞內卡病毒已傳入我國!需高度重視!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9-3-4 10:25:53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近期,塞內卡病毒病在我國局部地區零星散發,農業農村部網站專門發布了防治通知。因為目前對塞內卡病毒病的相關研究還不充分,而且尚無針對性防治措施。其發病風險難以預測,所以養殖戶要高度重視疾病預防工作。

農業農村部:

防止塞內卡病毒病擴散 維護養豬業生產安全

近日,農業農村網站公布了《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做好塞內卡病毒病防治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塞內卡病主要在加拿大、巴西和美國等國家流行。據報告,該病已傳入我國并在局部地區零星散發。

農業農村部提醒,各地要充分認識防治塞內卡病毒病的重要性,特別是已經發現該病的省份,更要高度重視,加強防治措施落實,做到早發現、早確診、早報告、早處置,防止擴散蔓延。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做好塞內卡病毒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畜牧獸醫(農牧、農業)廳(局、委、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畜牧獸醫局,部屬有關事業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

  為切實做好塞內卡病毒病防治工作,維護養豬業生產安全和產品質量安全,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提高對做好塞內卡病毒病防治工作的認識

  塞內卡病毒病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塞內卡病毒屬的塞內卡病毒A(Seneca virus A,SVA)引起的一種主要感染豬的病毒性傳染病。該病主要通過接觸傳播,可以引起豬的鼻吻、蹄部冠狀帶水泡病變,與口蹄疫、豬水泡病和水泡性口炎等疾病在臨床上難以區分。該病主要在加拿大、巴西和美國等國家流行。據報告,該病已傳入我國并在局部地區零星散發。各地要充分認識防治塞內卡病毒病的重要性,特別是已經發現該病的省份,更要高度重視,加強防治措施落實,做到早發現、早確診、早報告、早處置,防止擴散蔓延。

  二、及時診斷疫情和報告

  各地發現豬出現水泡性病變等臨床癥狀后,應立即采集病料樣品,由省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進行檢測。對口蹄疫、豬水泡病等病原檢測結果為陰性的,有條件的省份,應使用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以下簡稱“蘭獸研”)提供的診斷試劑進行塞內卡病毒檢測;不具備檢測條件的省份,應將樣品送蘭獸研進行塞內卡病毒檢測。蘭獸研要及時將檢測結果反饋給樣品來源的省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省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要按疫情快報程序做好疫情報告工作。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要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分析預警和報告工作。

  三、嚴格做好疫情處置工作

  各地要監督養殖場(戶)對患病豬進行隔離、監控,對病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對染疫場(戶)生豬及有關物品要采取限制移動措施,并加強對整個養豬場所的消毒和清潔,防止疫情擴散。發病豬場(戶)最后一頭病豬康復并經檢測合格后,相關生豬及有關物品方可解除移動限制措施。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要及時關注疫情發生態勢,指導做好疫情的控制工作;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要調整完善緊急流行病學調查方案,組織開展疫源追溯和疫情追蹤等調查工作。

  四、夯實防治工作基礎

  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要組織有關單位,按照《2018年國家動物疫病監測與流行病學調查計劃》安排,做好塞內卡病毒病監測工作,掌握疫病流行情況;組織對省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塞內卡病毒病防治知識、診斷和鑒別方法培訓。各有關單位在前期研究基礎上,要進一步加快適用于基層使用的檢測技術研究,研發出特異性強、靈敏度高、方便高效的檢測診斷方法,做好技術儲備。各地要做好基層獸醫人員培訓工作,加強防治知識宣傳,提高從業人員防治意識。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2018年6月15日


塞內卡病毒三問

塞內卡病毒是什么?

塞內卡病毒病是由塞內卡病毒(Seneca Valley Virus,SVV)引起的一種豬的以口蹄部出現水泡性損傷為特征的傳染疾病。

塞內卡病毒病癥狀與口蹄疫相似,其主要通過感染仔豬使其豬鼻鏡及蹄冠處出現水皰、潰爛創面從而導致跛足甚至死亡。

塞內卡病毒最早于1998年被分離到,因其2014年在巴西大規模爆發才被養豬業所重視。2015年3月,塞內卡病毒病首次在我國廣東某豬場暴發,并從發病病料分離到了SVV。

根據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賀東生教授的相關研究資料,2016年3月華南某集約化豬場肉豬和母豬群暴發水皰性疾病,發病率100%、病死率約40%。發病豬的病料經多項技術和實驗排除了FMDV、SVD等類似病原存在,證實這是一起單純SVV引起的暴發。

為什么要高度重視塞內卡病毒病?

1.其與口蹄疫在臨床很難區分鑒別與診斷

塞內卡病毒病發病特點與口蹄疫等非常類似,臨床癥狀上無法與口蹄疫、豬水泡病、水泡性口炎和水泡疹相區別(表1)。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在最新一版的《陸生動物診斷試驗與疫苗手冊》中沒有提及塞內卡病毒病,我國也沒有將該病歸類。

但由于口蹄疫和豬水泡病都是農業農村部規定的 I 類傳染病,因此,對所有水泡特征的疾病都必須在采取嚴格生物安全措施的情況下盡快確診。

2.相關研究還不充分

不僅塞內卡病毒病的臨床癥狀難以與其他水皰性疾病區分,而且對其傳播途徑和致病機理還不明確。

SVV的傳播途徑還不明確。鼻腔分泌物、口腔分泌物、血液和尿液都含有病毒。口蹄疫可以通過排泄物傳播病毒,但排泄物對SVV的傳播意義尚不明確。對損傷的口腔皮膚的超級結構分析沒有發現病毒的存在。

SVV的致病機理還不清楚。有國外文獻顯示人工感染試驗沒有出現臨床癥狀,但我國進行的人工感染試驗卻能致病,并應用于疫苗效力檢驗中。

另有試驗通過肌肉注射和滴鼻途徑都可以使哺乳仔豬出現水泡癥狀并死亡的現象,而45~60日齡的豬其蹄部冠狀帶出現表面發紅,但無水泡形成,成年豬則沒有癥狀。滴鼻試驗也許可以說明呼吸道是SVV感染途徑之一,并且可以引起小豬的死亡。美國從健康的豬身上分離出了SVV,但美國出現水泡特征的疾病都與SVV有關,是發生水泡特征疾病后能檢測出的唯一病原。感染圓環病毒和腸道病毒的豬發生水泡特征的疾病也與SVV有關聯。

塞內卡病毒病臨床癥狀:

臨床以鼻鏡、鼻孔、口腔粘膜和蹄部冠狀帶出現水泡性損傷甚至蹄殼脫落為特征,并伴有跛行、站立困難及多數急性傳染病共有的體溫升高、厭食和精神不振等。有關該病致死率的資料不充分。

2007年加拿大發生的一次疫情中,6%出現鼻鏡水泡,30%出現蹄部冠狀帶水泡,80%出現跛行,沒有出現死亡。我國2017年福建省發生的一次疫情中,部分經產母豬和150公斤以上的大豬表現四肢蹄部有潰爛,鼻鏡有水泡,乳房未見水泡性損傷,未出現死亡現象,10天后損傷部位結痂。而產房小豬、保育豬、中大豬均未發病。

同年福建省發生的另一次疫情則表現大小豬和母豬都發病。另有學者進行的病毒回歸試驗出現哺乳仔豬發病并死亡而大豬不發病的現象。

以上跡象表明,SVV的致病力隨著毒株不同或品種和年齡的不同而存在差異。

3.全球尚無商品化疫苗

我國學者已開始從事SVV滅活疫苗的研究,但目前世界上還沒有商品化疫苗。

如何診斷與防控?

診斷:

SVV可在人的成視網膜細胞(retinoblast)和肺癌單層細胞上生長并產生高滴度的病毒。可用于病毒分離和培養。用PK-15、BHK-21和IBRS-2細胞分離培養SVV也獲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中PK-15最為敏感。電鏡觀察、免疫組化法、RT-PCR、定量實時RT-PCR等都已經用于SVV的研究和診斷。用單克隆抗體開發的競爭性酶聯免疫吸附試驗(C-ELISA)具有更快捷和敏感的特點,廣泛用于SVV抗體的檢測。

診斷樣品的采集:首選采集的樣品包括水泡液、血液和病變的上皮組織,也可采集口咽部的刮取液。如懷疑FMD則需按FMDV監測要求采集樣品。

預防和控制:

目前缺乏預防和控制SV的方法,一般采用常規的生物安全措施。由于臨床上無法將SV和FMD等水泡性傳染病相區別,在確診之前應立即啟動類似FMD的防疫措施。消毒藥的選用也可參考口蹄疫常用消毒藥。

轉自:畜牧獸醫圈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5 12:06,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