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后,筆者同相關機構一同到北港,了解春節前港口貿易商心態、港存和集港情況。下面結合數據和見聞作以總結。
1、集港與庫存:錦州和鲅魚圈近期每日集港在1.5萬噸左右,較往年同期低,較去年減少超過一半。10-11月份集港主要是拍賣陳糧,12月份以新糧為主,主要來自黑龍江,遼吉糧少,大多摻混少量陳糧。國慶至今,18/19年周度集港平均66萬噸,而去年同期周度集港達88萬噸。北方港存較去年低,截至12月20號,北良、大窯灣、錦州、鲅魚圈四港港存333.5萬噸,低于去年同期的440萬噸。今年貿易商對后市態度分化,部分大型貿易企業囤糧看漲后市,大多企業仍是觀望。這一方面因為產區農戶惜售、尤其是流轉承包戶,一方面深加工企業漲價鎖糧導致產區港口持續倒掛、貿易流通不暢,還有是對豬瘟利空超預期的擔憂。港口貿易商大都在春節前積極裝船下?;螂S用隨采,觀望情緒濃厚。
1.png (183.84 KB, 下載次數: 6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7 10:31 上傳
2.png (197.62 KB, 下載次數: 4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7 10:31 上傳
2、惜售與賣壓后移:今年華北農戶售糧進度正常,東北產區明顯惜售。傳統上,臘月小年至正月十五糧貿購銷基本停滯,當前離農歷小年僅有三周時間,按照目前的集港進度和貿易商心態,預計元旦-春節前“合二為一”的售糧高峰將不存在,這也意味著,從新糧上市到春節期間,東北傳統上量高峰遲遲未到??上攵?,春節后三四月份的賣壓較往年會更重。從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的主產區收購進度看,截至12月25號,累計收購3658萬噸,較去年同期少1271萬噸,降幅25.8%。從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和中國玉米市場網基層售糧進度來看,去年元旦前超一半的銷售進度,今年不足四成。東北整體慢15-20%,黑龍江慢15%,吉林慢21-25%,遼寧慢20%,內蒙慢10%,結合各省產量數據來看,同比少上量約1800萬噸,售糧壓力延遲。
3.png (409.03 KB, 下載次數: 6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7 10:31 上傳
3、糧質:當前集港糧質較好,容重大都700以上、水分相對低(比去年同期集港新糧水分偏高)、霉變率低。經了解,部分貿易商擔憂年后的糧質情況,尤其是吉遼惜售的地趴糧等到年后氣溫回暖,霉變率大概率提高,疊加農戶售糧高峰集中在三四月份出售,屆時港口玉米質量將會參差不齊,優質糧價格有望走高。
4、豬瘟與貿易戰預期:豬瘟與貿易戰緩和是玉米從業者必須面對和預判的關鍵因素,也是貿易商后市偏悲觀的主要因素。這兩方面在我們年報中已有闡述,豬瘟悲觀預期已經在四季度豆粕和近期飼料數據中體現,也在南方玉米銷售“旺季不旺”中體現。此外,隨著春節人員流動增加,疫情擴散或加劇,年后補欄積極性變差,19年生豬養殖量同比降幅可能超10%,再考慮到出欄體重下降,19年豬料同比降幅也超10%。對貿易戰緩和來說,我們倒不是特別悲觀,中美貿易戰在農產品領域的主角是大豆,玉米及替代能量谷物進口量預計會增加到14/15年水平。持續關注這兩個核心因素。
5、后市展望:預計元旦-春節前“合二為一”的售糧高峰將不存在,集港進度不會大幅攀升。此外,該階段東北和山東深加工備貨基本完成,飼料企業春節前“旺季不旺”的采購季已過,再考慮到農戶惜售和成本支撐問題,預計節前期現價格窄幅波動。另外,雖然當前港存偏低,但也不會重演16/17年因南北貿易攀升卻庫存低而引發的報復性上漲行情。春節過后,一方面中美貿易爭端這個重大的反轉因素“錘子”落地,若未有效解決或引發一輪報復性上漲;另一方面關注深加工補庫及基層銷售進度,在節后農戶售糧高峰期若有深加工大量補庫,將對價格起到一定支撐。進入4月底5月初,臨儲拍賣將成為國內玉米市場價格的主導。從盤面價格來看,東北種植成本已經跌破,下方關注18年陳糧拍賣成本支撐。綜合來看,在豬瘟利空和貿易戰不確定的情況下,建議觀望,不建議圍繞貿易戰緩和利空持續單邊追空;考慮到拋儲底價大概率提高、臨儲庫存快速去化等因素,建議做59反套。
作者:張大龍 范婧雅 來源:中糧期貨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