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作為飼料中重要原料,了解豆粕的分類,知道質量好壞的鑒別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很多養豬朋友豆粕都是自己采購的。今天小編整理了關于豆粕的知識和大家分享,希望能夠對采購豆粕的朋友有所幫助。
一、豆粕的來源
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的一種副產品,根據豆油的提取方法可以分為一浸豆粕和二浸豆粕二種。其中以浸提法提取豆油后的副產品為一浸豆粕,而先以壓榨取油,再經過浸提取油后所得的副產品稱為二浸豆粕。這個過程中對溫度要求很高,溫度過高,損壞蛋白質質量。溫度過低,含水量比較高,存儲起來,容易發霉變質。所以大家在選購豆粕時候不能選購水分含量太高的豆粕。
二、豆粕分類
1)一浸豆粕、二浸豆粕上面已經介紹,是按提取方法不同分類。
2)去皮豆粕、不去皮豆粕
1545118785399873.jpg (51.49 KB, 下載次數: 3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2-19 10:40 上傳
豬飼料要用去皮豆粕,因為豆皮主要成分為細胞壁或植物纖維素,豬等單胃動物很難消化。使用去皮豆粕消化率要高于普通豆粕。有助于提高豬的生產性能降低生產成本。與普通豆粕相比,去皮豆粕還具有較高能量和蛋白質,在豬飼料配方中可以留出更多空間來容納其他原料,并減少油脂使用量。
3)一級豆粕、二級豆粕、三級豆粕
目前市場上大部分是二級豆粕,極少飼料廠使用一級豆粕,三級豆粕基本不用。其中市場上占比分別為20%,75%,5%。
3)普通豆粕、發酵豆粕、膨化豆粕
發酵豆粕

原理:就是利用優質多菌種協同發酵,改善了飼料適口性和消化率。
優點:適口性好,提高采食量;無雜菌和有害菌,穩定性好;酶和維生素補充劑;益生菌源泉,快速建立健康平衡的腸道微生物區系;發酵時間適當后,可去除豆粕中抗營養因子,降低植物性蛋白抗原性;經發酵酶解將大部分大分子蛋白質降解為小肽及氨基酸,消化吸收率提高,預防乳豬營養性腹瀉。
發酵豆粕質量鑒定
首先感官判斷:顏色淡黃色至灰黃色、氣味清香酵母味,不能有刺鼻的味道。
直觀簡單泡水判斷:發酵過的產品泡水后為懸濁液,久放后變糊甚至發臭(因為有菌,加水后會變質)。
膨化豆粕

膨化豆粕是在大豆粉碎后加了一道膨化工藝,主要目的是提高油脂浸提量,增加出油率,同時也提高了豆粕質量(脲酶活性較低),而且味道比較香,改善適口性。
小結:
從以上豆粕的分類可以清晰的看到,在選購豆粕的時候可以購買去皮豆粕,膨化豆粕,發酵豆粕。這些豆粕改善了適口性,增加豬采食量,提高消化率,調理腸胃等優點。
來源: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