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酵 飼料行業,技術絕大部分都是幾十年前、甚至幾千年前的技術,進入的門檻低且缺少標準,行業年輕而發展迅速,發展中不免裹挾泥沙。這個年輕的行業做的生產資料,需要的是數字表征的確確實實的效果產出,而消費品甚至是保健品模式的宣傳與營銷將制造越來越多失望與質疑的聲音,最終將使這個行業走上彎路甚至歧途。作為非執法機構的從業者人群,我們無法直接去打擊這些違規者,但是,至少我們可以發出質疑的聲音,將劣幣驅逐出行業。
發酵飼料產品可以做的很低端,低端到無法去定義什么是假發酵飼料產品;發酵飼料產品定義又太寬泛,寬泛到人們可以用發酵飼料概念產品解決大部分生產問題。如此情況,就讓一部分人可以腳踩著下限,嘴卻捅著上限宣傳自己的產品:解決所有XX問題,所有指標提高X%,完全替代XX,及其他違反廣告法、違反大部分常識的用語。我們期待產品與技術的進步、創新、突破,但也看到了“放衛星”“大Y進”的傷害。我們無法揣測那些秉持“人有多大膽,料有多大產”理念者是出于攀比心理,還是生活所迫,抑或無知無畏,但可以要求他們拿出理論依據與試驗數據,對那些“這是秘方”“一切都有可能”“不相信就算了”的論調,勇敢的打出“呵呵”二字。
我們不是明萬歷朝的首輔,不需要高超的和稀泥技藝,對于這個年輕的行業,理性的質疑與踏實的工作才能夠讓其健康而快速的成長。對于那些橫行于網頁、微信、講座、紙張上夸張言詞,當自己沒有搞明白的時候我們可以沉默,但當直接違背自己的常識而又無法用理論或實踐自圓其說時,請勇敢一點。或許這個蛋糕只有1寸、2寸,一個拿著少林寺炒勺的人只可能把它打翻,卻吃不到任何人的嘴里。 |